2023/10/30 |
《提案高手不靠靈感的12個思考拆解術》:有些人說,創造力就是要跳出框架思考,但如果我說根本就不需要框架呢?
年輕的孩子們可以構想出驚人的原創性解決方案,因為他們不受成人的僵化慣例和方法論的約束。他們沒有像我們這些可憐的成年人的心理限制。西班牙藝術家和畫家巴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完美地說明了這一點,他說:「我花了4年的時間才能像拉斐爾(Raphael)一樣畫畫,但卻需要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這種始終保持開放、興奮和好奇地看待不同事物的心態,是讓兒童接觸新思想的原因。他們的思考不受到限制、無邊無際;他們沒有順從,而是在創造。
2023/10/26 |
《突破性思考》:Siri開發者和達利、愛迪生一樣,都發現在半夢半醒時可以進入天才模式
半夢半醒狀態的創造力之所以那麼強大,是因為大腦裡負責控制行為的額葉,也就是執行網絡的櫃檯所在的位置停止運作,讓預設模式得以強力運轉。
2023/06/08 |
《欲望分子多巴胺》:愛情終究是握不住的多巴胺,了解之後也沒什麼了不起
多巴胺讓人對屬於外界區域的事物感到興奮,並激勵我們去追求詩和遠方。它鼓勵獵人追踪難以捉摸的動物,鼓勵社畜申請夢寐以求的促銷活動,鼓勵消費者購買功能強大的汽車。 從演化的角度來看,這是有道理的。 畢竟,決定我們最終生死的往往並非眼前苛且可吃的食物,而是我們尚未擁有的遠方食物。
2023/03/28 |
《高效焦慮法》:愛迪生說「我從來沒有失敗」,這就是(由焦慮所推動的)卓越主義
為了突破焦慮迴圈,你必須要先釐清焦慮的聲音,判斷焦慮的類型並做出相對應的行動,並逐漸從「刻意練習」邁向「自主運用」,在適當的時機掌握焦慮心法,促進大腦快速決策與大局掌握,為你帶來豐碩的成果!
2023/03/21 |
《【牛津通識課09】創造力》:創造力的典範轉移——從「他」到「我」,最後到「我們」
創造力是天生的嗎?具備鮮活的想像力、美感和好奇心就能有創意?為何如今難以出現像達文西這樣的偉大創造者?網路霸凌、陰謀論等惡意行為也都隱藏著創造性?打開牛津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通識讀本,用最簡明的方式理解創造力如何賦予世界無限可能。
2022/09/12 |
《重新想像教育的未來》:將智力狹隘定義為「智商」,完全忽略了智力與創造力之間的關係
如同我們與生俱來的智力並不是有限的,與生俱來的創造力也不是有限的。創造力就和大腦或肌肉一樣,會隨著使用情況而起變化。假如我們忽略了自身的創造性才能,它們就處於休眠狀態。假如我們適當的使用,它們就會不斷成長與發展。
2022/07/07 |
《人生需要來場小革命》:古羅馬人不認為傑出的人「身為」天才,而是「擁有」天才
從不自己設限的吉兒伯特向大家證明,站立在成功頂峰的她並沒有因畏懼失敗而讓自己躊躇不敢前進。她的創作力依然讓大家驚豔!這次她決定跟大家談談「創造力」,以及她跟靈感、創意打交道的經驗。
2022/04/03 |
《潛富:成為真正富人的潛意識關鍵》:當你直視自己的願望時,就是在凝視救世主的眼睛
所謂「大道至簡」,生命最偉大的運作之道也是最簡單的。墨菲博士受到世界無數讀者的擁護,教導我們如何透過簡單卻強大的方法實現富足人生。他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經常與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戴爾・卡內基、諾曼・文森・皮爾相提並論,影響了全球數百萬人。
2021/11/24 |
《化解衝突的高效溝通》:滾石樂團與披頭四如何阻止衝突升級,避免永久破壞彼此關係?
本書讓我們得悉世界一流的解決衝突專家,他們是如何處理意見分歧,並獲取他們想要知道的情報或資訊。從飛機的發明到披頭四的成功等,透過真實故事講述有效衝突如何鼓舞人心,並將其與人際溝通理論相結合。
2021/11/09 |
《像藝術家一樣開發創意》:將想法視覺化,以「歐威爾式」的概念來作畫
想跟達文西、愛因斯坦一樣擁有創意腦?你只需懂得「如何看」!一本兼具啟發性及實用性的創意開發指南,教你輕鬆切換思考、打開視野,看見充滿創造力的解答。
2021/11/08 |
哈默爾《人本體制》:這四種認知習慣,在偵測新商機上特別有幫助
傳統的信念會產生傳統的結果。新進者具有創新優勢的理由在於,他們的思維還沒受限於多年的產業經驗。但是,有一個危險是:傳統智慧多半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