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劉仲敬

劉仲敬(1974年12月10日—),四川資中人,中國政治理論家、異見人士及業餘史家,亦曾於新疆任法醫十年。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1 | 精選書摘

蘇曉康《海慟》:從中國文明史上可以看到,東亞通常鬥不過內亞

他的筆,見證「鬼推磨」近代中國三十年魔幻奇觀,記錄「瘟世間」二○二○後的疫戰危機。最新創作《海慟》,總覽太平洋政治局勢,冀望痛楚終能使人醒覺。流亡者視角談中國可信度更高!毛澤東如何鞏固共產政權、參考商鞅變法操縱人心;春晚怎麼開始的,文革把人逼死後連屍體都不放過?從地理歷史、獨裁政權再到人文,中國一路走來在作者眼裡早已地蠻天荒。

2022/10/20 | 精選書摘

劉仲敬《窪地與韭菜》:中國「四大發明」就是一種歷史神話,東亞的技術一直沒有先進過

本書蒐集劉仲敬歷年對中國及中國人的各種深刻觀察及犀利評論,分為四個主題,包括:中國文化、中國人的心理、當代中國社會與中國共產黨統治、以及中國(人)即將面臨的可能結局,以問答的形式呈現大多數中國人不敢面對的真相。

2022/09/28 | 精選書摘

劉仲敬《逆轉的文明史:羅斯大地》:「冬季遠征」是烏克蘭民族發明學的核心,實際上是殘兵敗將的一次逃亡

從文明和憲制的角度看俄羅斯,它是一種次生文明,其歷史演化無法擺脫被地理牽制的宿命,而不得不變成靈魂分裂的國家。而莫斯科偏好用專制的形式,來解決其上下層階級和東西方文化的結構性矛盾,否則就會造成地理的分裂!這種模式似乎變成了俄羅斯的宿命,在進退維谷中維持一個橫跨歐亞的專制帝國的運作。

2022/07/22 | 精選書摘

劉仲敬《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以文科為職業的人,皆無法避免變成不同層次的無產階級

本書蒐集劉仲敬對於人生百態的各種看法,分為兩性、情感、婚姻、家庭、教育、職業、財富和各種日常生活的疑難雜症等十一個面向,以問答的形式呈現。不想當沒有主見的費拉順民?想要提升階級?那本書就是你的必讀人生指南! 

2022/06/24 | 精選書摘

劉仲敬《逆轉的文明史:美索不達米亞》:古巴蜀三星堆文明,是美索不達米亞的東方殖民地?

本書跳出「偉大古文明」的傳統歷史論述,剖析其演化過程的獨特之處,進而指出在人類歷史上曾經是歐亞大陸核心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後多次淪為外來征服者的殖民地,其實是當地居民喪失傳統文化及社會組織力量、淪為「費拉」後不可避免的結局。

2021/10/25 | 精選書摘

劉仲敬《民國紀事本末1911-1949》:黨外不待解嚴,即以神風隊員挑釁姿態衝破紅線,賭民主化必勝

劉仲敬認為,東亞大陸的歷史自西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政」以降,歷經二千餘年的憲制歷史從未有過根本改變。然而「中華民國」的建立,從憲制的角度看,卻是東亞大陸二千餘年以來未有之變局。

2021/10/25 | 精選書摘

劉仲敬《民國紀事本末1911-1949》:蔣中正刺陶成章於滬,凶犯津貼至蔣經國時代年年照發

本書的最大特色,在於採取傳統史書體例──紀事本末體的形式,沿著時間順序展示民國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並以「憲政」、「法統」與「革命」的演化作為主要切入點,梳理及解釋民國歷史為何如此演變,並犀利針砭舊國會的法統為何屢遭挫敗,不得不變成黨國。

2021/06/28 | 精選書摘

《逆轉的東亞史(5)滿洲國篇》:契丹和渤海這兩個政治集團的關係,猶如「國共對峙」

可以說,突厥人站在史達林元帥的那個位置上,而渤海人和契丹人則站在國民黨和共產黨的地位上。同時,渤海和契丹對於跟東北亞一樣同樣處於秩序窪地的唐國就不大在乎,可以在公開外交場合稍作逢迎,但是唐國手中並沒有什麼它們非常想要得到的技術。

2021/06/28 | 精選書摘

《逆轉的東亞史(5)滿洲國篇》:共產黨的說法沒有錯,是蔣介石背叛了革命

當我們跳脫「東北」、翻轉傳統史觀的「中國」視角,便能發現藏在考古發現和漢文史料下面的「另一種滿洲史」。「滿洲國」並非蠻荒的塞外之地,而是位處東北亞心臟地帶,自古以來便是國際勢力爭相競逐之地,也是影響東亞歷史走向的關鍵地帶。

2021/05/26 | 精選書摘

《逆轉的東亞史(4)上海自由市篇》:曾比丹麥瑞典先進的上海,為何現在比愛沙尼亞還落後?

如果沒有國民黨和共產黨的接連占領,上海自由市按照資本主義議會制度逐漸演化,這個遠東最富強的城市,甚至有機會成為像新加坡那樣的獨立國家。但華人不問政治、只求財富的思維觀念,導致它遭受國共兩黨的恐怖主義入侵,最終喪失政治獨立的機會。

2021/04/29 | 精選書摘

《逆轉的東亞史(3)晉、燕、齊篇》:燕雲十六州=台灣,遼=美國,宋=中國

你可以把這個情形理解為,中國政府到了台灣以後,只能夠找到邱毅和連戰這樣的人替你做官,凡是在台灣社會中真正有影響力的人都只願意服從美國人和日本人,而不願意擁護你們中國。

2021/04/29 | 精選書摘

《逆轉的東亞史(3)晉、燕、齊篇》:齊魯相爭:濱海之國和內陸之國的衝突與融合

齊魯的合併產生了有利於魯而不利於齊的效果。這就像是英法百年戰爭以後,英國人如果真的征服了法國,那麼英國國王也勢必要搬到巴黎,變成法蘭西的君主,結果反而會對英格蘭本地的紳士不利,很可能會把英格蘭變成法蘭西的行省,而使後來的英格蘭無法出現。

2021/04/02 | 精選書摘

《逆轉的東亞史(2)巴蜀、滇與夜郎篇》:東南亞西部邊緣的滇國,與古代日本系出同源? 

本書是劉仲敬「逆轉的東亞史」系列作品之一,從巴蜀、滇、夜郎民族的起源談起,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跳脫傳統的中國框架,建構專屬巴蜀、滇、夜郎民族的歷史。

2021/02/26 | 精選書摘

《逆轉的東亞史(1)吳越與江淮篇》:吳國=台灣,南唐=中華民國?

你的東南,我的吳越與江淮——以「吳越」、「江淮」兩支民族為中心,探討其民族建構與歷史演變。打破大一統的中國框架,徹底顛覆你對中國史的既有認知。

2020/12/27 | 精選書摘

劉仲敬《中東的裂痕》:庫德人如果像波蘭人一樣全面建國,那麼倒楣的是敘利亞人和伊朗人

這些國家發展到今天,有的社會穩定且繁榮昌盛、有的則是陷入長期的族群紛爭或內戰衝突,淪為「敘利亞化」的部族戰爭之地。是什麼原因,在今天中東各國家的戰亂或和平、衝突或穩定之間劃下了深遠的裂痕呢?

2020/12/27 | 精選書摘

劉仲敬《中東的裂痕》:阿拉伯民族主義是一個非常接近於漢族主義的民族構建

本書是劉仲敬以其獨特的「民族發明學」視野,深入分析中東地區的一部「民族發明史」。劉仲敬認為清帝國解體之後的東亞遵循類似的軌跡,而在民族發明學的意義上處於演化到一半的半成品階段。中東諸國民族發明失敗的歷史路徑,例如「敘利亞化」及「桑吉巴化」,真的預演了東亞/諸夏的未來嗎?

2020/11/13 | 精選書摘

劉仲敬《歐洲的感性邊疆》:烏拉圭再獨立之父「東岸三十三人」,其實就相當於是阿根廷的連橫

這些小國當中分裂出來的比較小的國家,像烏拉圭這樣解體比較徹底的國家,與像阿根廷和巴西這樣解體不大徹底的國家相比,是更容易實現自由民主的。這就是西班牙各殖民地在民主化的過程中間給全世界留下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