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撒錢買你的隱私?當心成為「數位獵巫」的受害者
因貪圖一時之便或蠅頭小利,我們可能親手揭開私生活的神秘面紗,讓科技巨頭時刻窺探我們的生活。而這些個人資訊與偏好,正是大數據世代,提升企業發展的寶貴利器。在Apple與Facebook為了用戶隱私權槓上的同時,身為直接受害者的我們,應該開始正視自身隱私的重要性,並了解相關法規如何從旁協助。
【動畫】改善刷牙流血,你的漱口水選對了嗎?
刷牙流血是因為牙菌斑滋生造成牙齦問題,而使用漱口水雖然口腔清新,但不等於有效清潔牙菌斑。牙周適牙齦專業護理漱口水的「穿透式除菌」效果,能滲入牙菌斑內部,打擊牙刷清潔不到的死角。
當個人資料「殘留」在虛擬空間,會有甚麼風險?
歐盟的《一般資料保護規範》賦予了民眾「可攜權」、「被遺忘權」與「反對權」,讓個人資料及私隱保護邁向前所未有的重要里程碑,也促成當事人在使用個資時更隱密、彈性、平等。
劍橋分析案的「抓耙子」如何替自己贖罪?
劍橋分析事件中的吹哨者懷利很希望能繼續過他的人生,也想透過提高社會對社交軟體的認識為自己贖罪——但這並不那麼容易,因為他至今仍被禁止使用Facebook。
台灣綠色能源時代來臨,解析風電發展3大關鍵要素
在能源取得不易的台灣,風力發電更是目前政府積極發展的發電方式之一。如今離岸風電三大關鍵因素:「投資商機」、「人才就業」及「技轉國產化」皆已到位,只待時間發酵。
大學生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蹲點台灣,用行動與創意服務偏鄉與部落
「蹲點‧台灣」活動由中華電信基金會和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共同主辦,至今第十一年,每年邀請大學青年以15至20天期間,至台灣鄉鎮、部落蹲點進行「一手服務、一手記錄」,至今已有超過40校80系500多位大學生投入,為自己也為全台70多個鄉鎮角落帶來改變的契機。
「劍橋分析」不如它聲稱的有影響力
臉書在大家發現數據政策有缺陷後隨即成為箭靶,似乎非常合理,但是事實是劍橋分析不過是間操著英國口音的數位行銷公司,根本不用引起大家對於數位化分析影響的焦慮。
「劍橋分析」並不如它所聲稱的具有影響力
臉書在大家發現數據政策有缺陷後隨即成為箭靶,似乎非常合理,但是事實是劍橋分析不過是間操著英國口音的數位行銷公司,根本不用引起大家對於數位化分析影響的焦慮。
核能問題大全:重新解放被壟斷的話語權(中)
缺電和空污兩大支持核電的理由其實並不充分。透過能源配比改善空污問題,關鍵不是單位發電方式上的兩相比較,而是整體供電配比的加總。
對Facebook「戒嚴」感失望?朱克伯格其實比你更灰心
從特朗普當選以來,可以看到很多自由派認為Facebook有責任替這個平台上的出現的訊息負責。但無論是在理念上還是現實上,Facebook無意、且無力替這些訊息負責。
Facebook做壞事的潛力驚人 專家:我們知道的太少
一位從事數據分析多年的科學家說:「它們(Google、Facebook)做壞事的潛力是驚人的」,為何她這樣說?作者藉「劍橋分析」事件綜合其他角度,剖析有關社交網路風險的各種問題。
掌握數位創新商機,AWS雲端服務助攻企業邁向區塊鏈時代
區塊鏈在商業上的落地應用有許多可能性。為幫助企業更快進入區塊鏈的世界,AWS 推出「託管區塊鏈」服務。透過12月18日 的線上研討會,冷颼颼的天氣不用出門,就能在線上觀看AWS分享技術服務內容,並以實際應用案例為企業指引方向。
Facebook做壞事的潛力驚人 專家:我們知道的太少
一位從事數據分析多年的科學家說:「它們(Google、Facebook)做壞事的潛力是驚人的」,為何她這樣說?作者藉「劍橋分析」事件綜合其他角度,剖析有關社交網絡風險的各種問題。
細節中見證熱情,跨界音樂職人柯宗佑點評 VOLVO 車用音響系統
柯宗佑從吉他手起家,經驗跨足演唱會音控、錄音師、混音師與母帶後製,多元的職涯使他培養出對聲音敏銳的直覺。原以為車用音響難滿足專業人士,但VOLVO打造的兩套車用音響,似乎使他找回那個愛嘗試不同可能的大男孩。
面對「電車難題」,自駕車會怎麼想?
Facebook和Uber相繼發生爭議事件,其中Facebook被盜個資僅以行政裁罰,Uber的電動車撞死人事件更可能不被判罰,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的法律卻還在苦苦追趕。
臉書又認了!華為、OPPO等中國製造商都可獲得用戶個資
些企業的產品即便沒有安裝Facebook app,但仍會提供Facebook訊息、Like按鈕、通訊錄等功能給用戶,而且還能得到包括政治傾向、宗教信仰、感情關係等在內的各類資訊。
智慧醫療突破界限 預見生醫大未來
由科技部主辦的「2019未來科技展」於12月5日至8日登場,以AI、AIoT等如何擴大滲透在生技醫療領域,六大技術中「生技與新藥」、「醫材」二大主題,囊括28項前瞻科研成果,共同見證臺灣在全球生醫競賽中的絕佳優勢。
VACANZA攜手《We Bare Bears熊熊遇見你》 聖誕節推新品
VACANZA即日實體門市及官網同步推出聖誕「滿額三重送」活動,搭配超萌熊熊三兄弟《We Bare Bears熊熊遇見你》第二波聯名商品開賣,陪伴女孩們度過美美的聖誕節。
仍未決定是否同Facebook分手?不如先看看自己「獻出」了什麼資料
Facebook表示,用戶可以隨時在帳戶設定及活動日誌(activity log)中查看及刪除已上載的資料,亦可以在Messenger app的設定,選擇終止持續上載資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