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加勒比海

加勒比海(英語:Caribbean Sea;西班牙語:Mar Caribe;法語:Mer des Caraïbes;荷蘭語:Caraïbische Zee)是位於西半球熱帶大西洋海域的一片海域,西部、西南部是墨西哥猶加敦半島、中美洲諸國,北部是大安地列斯群島,包括古巴,東部是小安地列斯群島,南部則是南美洲。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6/29 | 有關人類學

讀《與糖同行》:行過死蔭之地,貝里斯甘蔗種植帶來糖尿病狂潮

在加勒比海小國貝里斯,NGO組織發放的免費糖尿病飲食宣導手冊寫著:「早餐建議:勿攝取含糖飲料,勿攝取各種精緻澱粉。」但難過的是,精緻澱粉類食物像米飯或木薯便宜又管飽,正是當地最常見也最容易準備的主食。對居民來說,所謂好的食物從來不是容易就可以上桌的。

2023/03/15 | Abby Huang

宏都拉斯總統尋求與中國建交,外交部:台灣真誠可靠,請友邦勿落入中國圈套

卡蕬楚(Xiomara Castro) 在2021年競選總統期間就表示有意與中國建交,不過我國副總統賴清德2022年1月赴宏都拉斯參與卡蕬楚就職典禮,雙方會面後卡蕬楚表示宏都拉斯感謝台灣的支援,並希望保持兩國關係。

2023/02/21 | 精選書摘

《51個影響世界經濟的關鍵大事》:美國擊敗西班牙後,搖身一變成為侵略性的海洋帝國

當時的美國國務卿海約翰把美西戰爭稱為「輝煌的小戰爭」,因為美西戰爭是美國實現「世界政策」的一大契機。短短四個月內,美國就攻破西班牙,將古巴和波多黎各納入了勢力範圍。

2023/02/13 | BBC News 中文

英國奴隸主後裔主動彌補先輩留下的歷史傷痕:「人無法修復過去,但可以承認痛苦」

特雷維麗安女士說:「對我來說,將近200年後捐贈10萬英鎊……也許這似乎真的很不夠。但我希望我們樹立一個榜樣,為我們祖先的所作所為做出道歉。」格林納達國家賠償委員會稱這一姿態值得稱讚。

2022/11/26 | Louis Lo

【圖輯】沒有賽馬場的加勒比海小島聖安德列斯,居民卻瘋狂愛上賽馬的樂趣

賽馬在聖安德列斯及其姊妹島普羅維登西亞有著悠久的歷史,這裡總人口不多(約6萬人) ,距離最近的大陸約700公里(435英里)。這個位於加勒比海西部的雙子島嶼,居民普遍說著英文,歷史上是英國的殖民地,但現在卻是哥倫比亞的旅遊聖地,到處都是沙灘酒店、免稅商店和熱鬧非凡的度假勝地。

2022/09/12 | 德國之聲

對新英王查爾斯三世說「不」?大英國協加勒比海諸國要求正視殖民歷史

伊莉莎白女王去世、英國新君主繼位的消息傳出,在加勒比海的大英國協國家,部分人士呼籲不再接受英國國王為國家元首,並要求英國為殖民時代的販奴暴行提供賠償。

2022/09/09 | TNL 編輯

充滿挑戰的王位繼承者:用ㄧ輩子準備登基的查爾斯國王,與大眾名聲不佳的卡蜜拉王后

已故的女王非常受人歡迎和尊敬,但她留下一個名譽受損、關係緊張的王室,由兒子查爾斯繼續帶領,同時曾為殖民地的加勒比海國家傳出反彈聲浪,一些大英國協的國家人民對一位遙遠的君主在21世紀應該扮演的角色提出質疑。

2022/09/09 | 有關人類學

讀《主權島嶼》:逃離動亂的海地,仍逃不出美軍構築的海上堡壘

逃出貧困、動盪的海地島國,這些海地流亡難民與美國驅逐艦在加勒比海相遇。一邊是「逃離」動亂追求應許之地,另一邊則是「逃離」美國國內法律,執行美國社會意志。雙方在「逃」的過程中,不斷的在重塑海洋、國家邊界與主權。

2022/07/07 | 李芯

加勒比海國家「安地卡及巴布達」同性性行為除罪化,倡議團體:盼能影響周邊島國

加勒比海國家安地卡及巴布達高院法官認為,同性性行為的禁令,違反《憲法》保障的自由權、言論自由和隱私權。加勒比海地區的LGBTQ人士,現在寄望這項裁決,能成為鄰近島嶼同志人權的前鋒。

2022/06/24 | 黃皓筠

細菌要顯微鏡才看得到?科學家發現1公分長華麗硫珠菌,顛覆細菌小且簡單等觀念

近期在加勒比海的紅樹林中,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白絲狀且大小、形狀與人類睫毛相似的新型細菌。它們的體型除了顛覆人類想像,有組織整理遺傳物質的方式也讓科學家們感到驚訝。研究者們總結「更大、更複雜的細菌都可能隱藏在肉眼可見的地方。」

2021/12/10 | 橫議拉美

加勒比海島國巴貝多不再奉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是中國推倒大英國協的第一張骨牌?

加勒比海島國巴貝多(Barbados)於1966年自英國殖民地獨立55年後,在11月30日獨立紀念日(國慶),正式宣布取消英國女王伊利沙白二世的象徵國家元首地位,改制為「巴貝多共和國」,為全球最年輕的共和國。英國國會議員指稱此係係中國施壓所致,中國有此影響力?

2021/10/03 | TNL國際編譯

休旅車華麗變身「音樂戰車」,紐約街頭「惡名昭彰」的多明尼加汽車音響文化

這個文化源於對聲音和群體的熱愛,在這個難以稱之為自己的國家的地方孕育歸屬感。它是多明尼加生活的喧囂的迴聲,這種喧囂佔據了街角、家、雜貨店,是透過移民經歷傳承下來的異議之聲。

2021/08/16 | TNL 編輯

(更新)我國友邦海地7.2級強震1297人死亡、5700人受傷,台灣將捐款50萬美元援助救災

規模7.2極淺層強震8月14日上午約8時30分侵襲海地西南部,造成至少304人罹難,另有至少1800人受傷。海地總理亨利(Ariel Henry)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一個月。

2021/07/23 | 橫議拉美

歷經如電影情節般的總統刺殺案,海地政局不穩是否引發與我邦誼生變?

雖然在國際政治及經貿利益領域,海地對中國而言並無吸引力;但若考量近期中美在全球範圍內的衝突與競爭,加以兩岸關係低迷,中國是否會在美國「後院」趁亂出手,將「中國海地貿易發展辦事處」升格為「大使館」,應予以密切關注。

2021/07/15 | 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

「西半球最貧窮之國」的荒謬悲劇:多明尼加對鄰國海地發動「香菜大屠殺」

多明尼加軍人到達邊界後,開始把邊界的海地人集中起來,接著高舉手中的巴西利,逐個審問海地人這是什麼東西,如果對方不能以流利的西班牙語發出巴西利的西文「perejil」而是帶有一點法語特色的濁小舌擦音,那麼就當場處決格殺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