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

加密貨幣(英語:Cryptocurrency,又譯密碼學貨幣、密碼貨幣)是一種使用密碼學原理來確保交易安全及控制交易單位創造的交易媒介。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17 | 丁肇九

歐盟通過全面監管加密資產,將如何影響區塊鏈產業的發展?

「MiCA」啟用後,未來歐盟區域營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與相關服務,都需要向歐盟取得服務商資格。壞處是這些企業與團隊將面臨更嚴格的監管要求,但好處是一但獲得批准,該服務就可以覆蓋歐盟27個國家、4.5億人口。因此「MiCA」雖然代表了更多的監管,但許多人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2023/05/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佩佩蛙幣17天內價格狂飆70倍,「迷因幣」風險再受關注

每枚價格僅不到千分之一美分的佩佩蛙幣,本月15日價格已由本月5日高點下跌60%,但市值仍高達近7億4000萬美元(約新台幣228億元),居規模第3大迷因幣,僅次於市值100多億美元的狗狗幣(dogecoin)與50多億美元的柴犬幣,後兩者都是源自與柴犬有關的網路玩笑。

2023/05/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經亞洲》:北韓駭客全球竊加密貨幣發展飛彈,日本2017年以來遭竊225億元占3成

《日本經濟新聞》與英國加密貨幣分析公司Elliptic公司聯合分析得知,北韓為了賺取外匯正覬覦他國的加密貨幣。有說法指出,北韓藉此獲得的錢可能用為開發彈道飛彈。這可能造成亞洲整體安全保障的威脅,如何拉起國際包圍網是當務之急。

TNL+ 2023/05/12 | TNL特稿

香港大力擁抱加密貨幣發展的時機真的不能再好

香港證監很快會公布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發牌指引,當中包括散戶投資者參與範圍。短期內幣圈在香港或許可以引發一番陣喧鬧聲,只是,當全球目光和金錢都被AI吸了過去,漸已褪色的加密幣市場,實在很難引人關注。往好的方向想,香港這次人棄我取,時機真是不能再好。即使觀眾不多,戲還得唱下去。

2023/04/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金管會納管虛擬貨幣聚焦風控,幣圈業者盼漸進勿大刀闊斧

台灣金融研訓院副所長張凱君表示,若讓業者處於完全沒有業務主管機關的狀態,基本上是對人性的賭注,每發生一次不良事件,將讓外界對去中心化發展逐漸失去信心。面對虛擬貨幣走向納管,他對此樂觀其成。

2023/04/23 | 讀者投書

全球去美元化、「本幣結算」趨勢下,區塊鏈有望重回國際支付場景

隨著美元在市場上的信任感降低,越來越多國家轉向「本幣交易」,在多極且去中心化的世界中,結算方式也不再只透過SWIFT,但若國家之間互不信任,就很怕遇到使用對方的系統結果對方不認帳——而區塊鏈去中心化、無須信任的特性,正好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

2023/04/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73所大專出版「永續報告書」,專家:節約能源步調應與政府一致,宿舍別放任學生挖礦

簡又新提到,大學是非常耗電的場所,因此節約能源的步調應跟政府一致。這涉及校園生活形態的改變,例如許多學校規定每個實驗室都要設置電表,追蹤和管理用電情形;宿舍也要加強管理,不能放任學生挖礦(指架設硬體消耗學校的電力,獲取加密貨幣)。

2023/04/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歐洲議會通過全球首部加密貨幣法規,議員:無法可管的「蠻荒西部」時代結束

根據稱為「加密資產巿場」(Markets in Crypto Assets,MiCA)的這項規定,加密資產服務供應商必須保護客戶的數位錢包,一旦投資人的加密資產虧損,他們也得承擔責任。

2023/04/14 | 丁肇九

CryptoGPT:把所有「潮字」摻在一起做成撒尿牛丸的東西都要小心

區塊鏈已死?人工智慧是未來?大家吵得不可開交時,有個最近討論熱烈的區塊鏈專案就混在一起做成了撒尿牛丸——取名叫CryptoGPT。先後發了App、發了幣,前幾天還號稱募到了1000萬美元,真厲害,但正所謂「Too good to be true」,聽起來太好的事情很多時候都是假的。

2023/04/10 | 今周刊

「數位日圓」試點計畫將上路:央行發行的數位貨幣,跟其他加密貨幣有何不同?

隨著智慧科技的進步與普及,電子支付或第三方支付開始盛行,出門不帶現鈔將成為趨勢。各國央行也開始致力於研究數位貨幣轉型等工作,或許在不遠的將來,現金將不復存在於你我的生活中……

2023/03/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金管會擔任「虛擬資產」主管機關,9大面向督導業者防洗錢、審查商品上下架

金管會指出,針對相關的虛擬資產,盼由公協會訂定自律規範,透過洗錢防制、銀行金流、產業形象3面向先形塑約束力,金管會將持續參考國際法規,賦予監理法源依據。

2023/03/20 | TNL Marketing

銀行相繼關門見危機蔓延,加密行業能「借東風」還是要「乘東風」?第三屆《區塊鏈應用法律高峰論壇》4/7隆重展開

由區塊客和奧果區塊顧問主辦、重量科技 KryptoGO共同主辦的《區塊鏈應用法律高峰論壇》(Blockchain Legal Forum, #BLF2023)將在4月7日於華南銀行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展開。活動將延續專業法律論壇模式,重量級演請嘉賓將分享和探討區塊鏈應用的適法性,期盼在科技發展之時,提供一個法律友善的創業發展環境予全球業者,幫助意欲落腳台灣、佈局亞太的公司及從業者,明晰其中的機遇和風險,帶動科技法律新時代。

2023/03/16 | 精選書摘

KK《5000天後的世界》:25年以內,科技四巨頭GAFA將被取代

日本科技記者大野和基和服部桂訪問凱文・凱利對於5000天後的想法,整理成這本科技預測。KK預測人工智慧、擴增實境、加密貨幣將成為未來引領潮流的關鍵,糧食、交通、金融、能源與教育等領域也將迎來革命性的變動。

2023/03/14 | 方格子vocus

八歲小孩都能看懂的「矽谷銀行」倒閉風波:「雷曼兄弟」事件是否正在重演?

相較於「雷曼兄弟」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層層關係、連鎖效應與不良資產因素,「矽谷銀行」會倒閉主要仍在於公司自身債券投資部位過多,且對金融市場的變化不夠敏感,才導致不可挽回的結果。

2023/03/13 | 精選轉載

金融業人士看矽谷銀行倒閉:跟2008年雷曼是一樣問題,跟加密貨幣沒啥屁關係

15年過去了,銀行倒掉依舊可以是這麼驚心動魄、出人意料之外,沒給你半點預警就掛了。資產負債表6000億美元的美林證券都可以倒得莫名其妙,你130億美元的Silvergate算什麼?你2090億的SVB又算什麼?

2023/03/06 | 果殼

FTX事件後砍向「境外交易所」的刀:各國推出哪些不歡迎措施?交易所如何因應?

世界各國正在加緊把加密貨幣產業的監管漏洞補上,例如框架最完善的日本在FTX事件爆發後,政府迅速採取應變措施,甚至即將開放用戶提款。至於不落地的「境外」交易所,開始要面對各種「不受歡迎」的舉措......

2023/02/17 | BBC News 中文

土敘強震募捐詐騙:利用AI生成圖像與TikTok直播手法大公開,如何避免受騙安全捐款?

騙徒並未將其所得用於幫助有需要人員,反之將捐款從真正的慈善事業引流到他們自己的PayPal帳戶與加密貨幣錢包。我們找到了騙徒主要採用的手段,還有你能用來在捐款前先行核查真偽的工具。

2023/02/15 | 李秉芳

廉政署研議修法:公務員申報財產須納入虛擬貨幣,故意隱匿最重罰400萬

唐鳳曾在申報財產時,提出了關於虛擬貨幣的說明,雖然當時並未規定虛擬貨幣要申報,不過唐鳳特別在備註欄提及自己未持有比特幣,或其他中央銀行認定的高度投機式數位虛擬產品,並表示自己於2022年開設虛擬通貨帳戶,用作開發運算系統,而非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