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動物

動物,或稱後生動物(Metazoan),是一群多細胞真核生物,在生物分類學上構成名為動物界(學名:Animalia)的分類階層。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9/18 | TNL國際編譯

研究:動物可能也會做夢,大腦藉由重現狩獵、唱歌、走迷宮等活動學習與記憶

科學家們已在更多動物身上發現了快速動眼期的跡象,包括蜘蛛、蜥蜴、章魚和斑馬魚等。越來越多的數據讓一些研究人員開始懷疑,原先被認為只存在於人類大腦中的夢境,是否比以前更為普遍的出現在多種生物當中。

2023/08/01 | 精選書摘

《人性之鏡》:人類為什麼要貶低動物?最簡單且直接的答案是因為「懼怕死亡」

人類在漫長的演化歷程中,在求生存以及適應環境的壓力之下,形成幾種跟動物的關係,影響到了人類透過什麼心理機制看動物,甚至於遺傳到了今天的人類。這種機制可以分成兩類:一方面的警戒跟敵意,以及另一方面的接納甚至於友善。

2023/06/13 | 黃靖芸律師

狗狗對他人造成損害主人要負擔賠償,但有一種例外狀況

假如動物去對他人造成損害,狗主人就需要負擔損害賠償之責,不過其中還是有例外的情況,狗主人可以不用去負擔賠償責任——那就是狗主人已經對狗狗盡到了應盡的管束責任。

2023/05/24 | 精選書摘

《性與性格》:我認為,現實中的一切有機體都具有同性戀和雌雄同體的潛在傾向

本書以「性別的中間型態」為立論基點,成為心理分析、性格學的驚世之作。魏寧格認為現實中不存在絕對意義的男性(M)與女性(W),人人都是這兩種類型素質的混合,一個人的基本性格取決於兩者的比例及構成方式:男性素質代表「有」,而女性素質代表「無」。

2023/05/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動保法近年最大修正,4大執法面向出爐:將強化管理動物利用、虐待及飼主課責

在強化飼主課責部分,將納管大量飼養犬貓行為,並明定棄養認定要件,飼主應負擔棄養動物或動物於收容期間的費用;第二,在加強管理動物利用及虐待傷害部分,禁止如賭博等娛樂目的,並加重動物虐待、傷害刑責。第三,精進寵物產業管理部分,會建立多元寵物分類分級管理法源,強化繁殖、買賣用特定寵物(犬、貓)源頭流向管理,強化寵物食品標示及廣告管理等。

2023/03/25 | 吳象元

動物非法販運在東南亞:從泰國寺廟消失的千隻恆河猴,到美國實驗室捲入的非法走私獼猴案

泰國黎府的Tham Pha Mak Ho寺廟,長期以來都是恆河猴固定的居所,僧侶們和遊客都會來餵食香蕉和種子。近幾個月,當地人注意到猴子數量從約三千隻減少到只剩下約200隻,當地官員表示正調查這個謎團,動保人士則認為有可能和動物非法販運有關,而近期美國查爾士河實驗室,也捲入一起東南亞非法販運獼猴的案子。

2023/02/26 | TNL 編輯

在美大貓熊樂樂猝死後丫丫健康備受關注引發中國民眾不滿,中方稱已做好準備接回

反觀日本近日返送大貓熊引發的爭議較少,在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的香香最近也啟程返回中國,香香深受到日本民眾喜愛,中國網友也認為,日本動物園的照顧似乎比美國要好。

2023/02/11 | 精選書摘

【小說】《獸醫五年生》:臨床實習可不是好混的,多念這一年搞不好還畢不了業,不如就先去當兵

只有幼稚浮躁的實習生才會這樣嬉鬧,永潔不用看也知道,他們什麼都不懂,但還是回頭看了一眼,「你們不是每個人都能穿上白袍,但在主人眼裡你就是醫生,不要汙辱了這身制服!」永潔念到連掃地阿姨都會背了,一回頭笑鬧聲立刻消音,對著鏡頭比的誇張動作與鬼臉還來不及收,更顯荒謬怪異。

2022/12/04 | TNL 編輯

年薪500萬的招募啟事:積極勇猛且有點嗜血,來紐約市當「滅鼠總管」

有學者認為,真正要對付老鼠,需要改變的其實是紐約市處理垃圾的方式,基本上紐約人每天晚上都會把袋裝食物扔在街上,「我們知道,只是毒害或者淹死老鼠或其他滅鼠的方式,可能沒什麼用。」

2022/11/27 | 精選書摘

《天生就是超級咖》:國王企鵝大便含有笑氣,大量吸入會導致幻覺

國王企鵝的便便含有大量的一氧化二氮,也就是所謂的笑氣,更是造成暖化嚴重的溫室氣體。另外,某些企鵝大便時,直腸內的壓力是人類的四倍,可以讓便便噴飛40公分。除此之外,企鵝大便過的地方冰層更容易融化,可以作為牠們之後孵蛋的場所。企鵝大便還真是學問多多。

2022/11/20 | 圖發事件

每日選舉圖表|煩惱議員要投誰?試試用好/奧議員指標來判斷

2022九合一選舉還剩一週就要投票,你已經決定好心中想投的議員候選人嗎?如果你還沒決定,或許可參考這份由全國監督議會聯盟(全督盟)發表的好議員與奧議員指標,作為自身的投票參考標準。

TNL+ 2022/10/13 | TNL特稿

【動保界談動物實驗】堅持要拿動物來「試毒」,這是「科學」還是對動物實驗的「迷信」?

動物實驗法律規範不可能窮盡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動物之間的倫理分際;實務上,再嚴格的執法作為也難以全面涵蓋實驗機構或單位的時空環境和行為操作;因此所謂「不必要」的動物實驗──意即「惡」的避免,便有賴科學社群自身對嚴謹、程序正義與「在乎的文化」(culture of care)這三個面向的高標要求。

2022/10/12 | julia

【非動物性替代方法】不必犧牲生命也能做實驗,你聽過「器官晶片」嗎?

近年來,許多先進國家已投入替代方法的開發與驗證,並應用於相關法規的執行,如工業化學品、農藥、動物用藥、食品與飼料添加劑、化妝品等的安全性測試評估。然而,替代方法對於台灣算是剛起步發展的新興領域。

2022/10/11 | julia

【心理健康問卷調查】動物實驗的必要之惡,操作人員該如何調適心態?

在過往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操作人員與動物福祉之間存在關聯性──操作人員的工作壓力程度越高,實驗動物表現出的壓力、疼痛程度也較高。拉福萊特表示,自己相信透過改善實驗動物的福祉與生活,回頭將幫助到操作人員本身。「反之亦然,透過改善操作人員的生活,我們也將改善實驗動物的生活。」

2022/09/25 | TNL 編輯

新北市新莊一場火燒出非法繁殖場,查獲52隻犬遭割聲帶、飼主共罰114萬元

本案總結依犬隻無晶片、無寵登、未絕育、犬隻聲帶被割除,非法繁殖、未施打狂犬病疫苗及現場查獲動物用藥品針劑,依據《動保法》、《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獸醫師法》,合計開罰114萬8000元。

2022/08/06 | TNL特稿

【書評】宮澤賢治《銀河鐵道之夜》漫畫版:萬物眾生平等,動物也可能為人類帶來啟發

銀河鐵道一詞也散見於某些賢治詩作,然而童話〈銀河鐵道之夜〉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格局廣大,意象深遠,不只有難以計數的學術研究論述,也有許多各種型態的衍生作品,在改編為漫畫的作品之中,增村版最早問世,而且長銷。

2022/07/25 | BBC News 中文

飼養寵物有益於兒童成長?或者這只不過是我們人類的一廂情願?

論及寵物對孩子的積極影響,不僅僅是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那麼簡單,人與寵物間的關係狀態才是關鍵。穆勒說,「關係的質素似乎比你家裏是否養寵物更具有改善健康的潛力。」

2022/06/13 | TNL 編輯

台東縣立體育館優化工程移巢惹議,野灣動物醫院一次收144隻失親小雨燕

臉書粉絲團獸醫小珈與野生動物朋友們表示,由於小雨燕的習性特殊,若不是特殊設計的鳥窩,以及經過預先設計好的方式移巢,基本上幼鳥只能慢慢在這個「新家」裡等待死亡。不幸中的大幸是在各方人士的熱心奔走下,這批小雨燕順利被救援到了東部的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將會以人工的方式餵養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