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7 | 精選書摘 《去書店買個好人生》:我建議最好能在出社會的人生早期階段,躋身每年讀完三百本書的群體 作者透過閱讀,練就了在面臨職場、人際以及未來規畫等難題時,逐一拆解並克服的能力。本書不僅是獻給職場人士的自我投資指南,更提供你在人生卡關時,活得更好、更強大的行動方針。 去書店買個好人生 閱讀 More... 千田琢哉 商管書 勵志書 暢銷書 書本 讀書 書房 年收入 致富書 2017/05/06 | 沈政男 心靈成長課程帶來的最大成長,是從此知道什麼叫「人笨沒藥醫」 「心靈成長」這類商品或服務,就跟保健食品一樣,給人一種「大補丸」的印象,但一個人身體要健康,最重要的是飲食均衡與多運動,而不是每天吃「大補丸」。 心靈成長 心靈導師 More... 精神科 心理治療 心理諮商 哲學諮商 勵志書 正向心理學 2017/01/09 | 珮姬 【誠品2016閱讀回顧】心靈藥還是廢話文:為何我們需要勵志書? 有一陣子,承認自己看勵志書,就好像承認自己是個抄捷徑又物質的傢伙一樣,那麼人們難道從此就不再需要勵志書了嗎?當然不是! 勵志書 叔本華 More... 劉墉 林清玄 朵朵小語 心靈雞湯 著色畫 每天來點負能量 阿德勒 鄧惠文 Peter Su 誠品2016閱讀回顧 誠品 2016/12/15 | 珮姬 【2016誠品閱讀回顧】廢話文還是心靈藥:為何我們需要勵志書? 也許,問題終究要回歸到社會將物質條件與個人價值聯繫過緊的這個關卡上。若我們不能正視功利主義的後遺症,改變看人的方式,僅以煽情發洩作為現代人痛苦的出口,可能反而會讓我們過度聚焦於情緒,無法真正從價值觀的桎梏中解脫。不可不慎呢! 勵志書 叔本華 More... 劉墉 林清玄 朵朵小語 心靈雞湯 著色畫 每天來點負能量 阿德勒 鄧惠文 Peter Su 2014/09/19 | 巷仔口社會學 獨自一人並不等同於孤單,一群人也不意味著陪伴,來看社會學家怎麼詮釋你的「孤單」 社會學會在理解「個案」的同時,又嘗試說明「集體」的傾向。以下舉例來看看,社會學會如何討論一種或多或少都曾經壟罩著每個人的真實感受:孤單。 七等生 不滿足感 More... 人性化 人際關係 伊里亞斯 作業員 修養 個人主義 個案 個體化 傅柯 內在 公民 出走 勵志書 包山包海 北一女 匿名性 卡夫卡 反思 命運 哲學 城市化 外在 媒體 孤單 孤獨 工作 工業化 心理 心理學 意義的剩餘 我愛黑眼珠 挫敗 文化 旅行 服務人員 校園作者 燒炭自殺 理性 界限的態度 盧曼 社會大學 社會學 網路 羅生門 自我 自由 葉啟政 藥單 解藥 變形記 資優生 起鬨 通識 選擇 遺言 集合住宅 集體 韋伯 顧客 飯店式管理 黃厚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