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包容

包容可能指寬容。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5/07 | 魯汶的袋熊先生

【中國的產權】7:真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回到盛唐的時代精神裡去

一個受人尊重的政權,並不需要華夷之別,一個偉大的帝國需要的是真誠,是對人的善意包容。很難想象如果今天台灣的央行行長是菲律賓人,六軍團司令是日本人,內政部次長是印尼人,這會是一種什麼感覺,但反正唐朝就是這麼幹了,而且還一臉理所當然。誰也不需要辱華,誰也不需要道歉。

2022/09/30 | 智慧國家觀測報告

引領台灣2030科技轉型兼容「創新、包容、永續」三大願景,新科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我們從被動解題到主動出題!

近期國內政府組織的重要大事之一,就是科技部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國科會)。這個過去主掌國家科技發展預算及科研方向的部會,為何要在這個時刻重新調整組織體質?以及國科會聚焦科技賦能「創新、包容、永續」議題,有哪些不同於以往科技部的實際作為?我們專訪國科會首任主任委員吳政忠了解背後脈絡,讓民眾更理解國科會的任務,透過科技轉型同時帶動社會、經濟、産業、環境等面向的嶄新出路。

2022/08/27 | 精選書摘

德州媽媽《不要做自己了,你做個人吧》:「不會教就不要生」,這話完全顯現了台灣苛刻又管過界的育兒環境

歷經各種辛酸無奈悲慘事件的瘋狂洗禮後,她有滿滿的體悟可以跟大家分享。超人氣臉書「德州媽媽沒有崩潰」版主Mumu以幽默的筆觸、中肯的觀點、切身的經驗,帶你直面與眾不同的人生觀。

2022/03/20 | 讀者投書

教育現場觀察:對於情商尚未成熟的學生,「做自己」究竟是鼓勵認同還是傷害認同?

「因為我就是這樣,所以你要包容我。」包容竟成為一種幫助他人成為情緒勒索的高手。我包容了你的情緒,那我自己呢?該如何不讓自己活在老是要求對方包容的索求之中,首要條件是懂自己,從失敗感受中學習接納與調整。

2021/10/10 | 精選轉載

【專訪】師大徐敏雄談「行動研究」:培力街友進行萬華社區營造,一場持續10年的社會包容實驗

許多像夢想城鄉協會這樣的團體,從過去為萬華的乞討者提供沐浴、食水、技能培訓等傳統的社會救助,到現在持續尋找更多元的方式幫助街友重返社會。然而,計畫總在「研究」中看似美好,在「行動」中卻是另一回事。

2020/06/08 | 讀者投書

【政治無神論徵稿】我不斷尋找「超越藍綠」的真諦,最後發現需要改變的是自己

經常有人打著「超越藍綠」的口號,但越是以憤怒的心情抱持著反對藍綠的立場批判藍綠,越是容易產生更多的紛爭,真正的「超越藍綠」應該是要用愛包容藍綠和其支持者,甚至是那群覺得自己被藍綠傷害的人們。

2019/08/17 | 精選書摘

為何無法停止煩躁?換句話說就是沒有「包容心」

這可以說是「人應該這樣」的「應該」,與實際上對方的行為有所不同時,會產生的感覺。因此,這種「應該」感覺越強烈的人,越容易對別人感到煩躁。換句話說就是沒有包容心。

2018/06/03 | 肆一

不哭泣,不是因為堅強,而是我們都要學會照顧自己

不要把心花費在一個心不在自己身上的人,愛你的不會忽視你,而不愛你的喊得再大聲也會裝作沒聽到。

2018/05/31 | 肆一

不哭泣,不是因為堅強,而是我們都要學會照顧自己

不要把心花費在一個心不在自己身上的人,愛你的不會忽視你,而不愛你的喊得再大聲也會裝作沒聽到。

2017/09/12 | 精選書摘

第一次見面的相親,該不該直接提及交往、甚至結婚?

這位羅貝為什麼排約「相親」、第一次見面,就提到如果跟她「交往」、甚至結婚後的各種打算和規劃呢?原因很簡單,就是看上了這位俏瑪麗,才會情不自禁、嘩啦嘩啦地講個沒完沒了。

2017/08/21 | FORTUNE

工會是科技產業「多樣性」的解答嗎?

「在立場想法類似的社區轉轉,說你贊成多樣性就像說你喜歡小狗。」Dash說:「你真的感到有些痛苦嗎?你在哪裡犧牲了,做一些改變,變得不舒服?」

2017/03/20 | 精選轉載

「做自己」的人特別容易被討厭,但是,為什麼?

為什麼一個人會缺乏包容心?因為他從來沒有勇氣「做自己」,從來不曾為自己而活,所以他實在不能容忍其他「做自己」的人。

2017/03/20 | 厭世哲學家

我們為什麼不能做自己(一):「做自己」的人特別容易被討厭,但是,為什麼?

為什麼一個人會缺乏包容心?因為他從來沒有勇氣「做自己」,從來不曾為自己而活,所以他實在不能容忍其他「做自己」的人。

2017/03/14 | TNL香港編輯

為免有女孩被禁入境 加國女童軍取消美國旅行

特朗普實施行政禁令後,觸發美加邊境問題,即便是加拿大公民,進入美國隨時被拒。

2016/09/25 | 周達智

「總統後」-看來世人不會失去奧巴馬

還有幾個月就卸任的奧巴馬人氣急升,請來"Team of Rivals"作者Doris Goodman暢談「執包袱」後的打算,看來奧粉可以放心了,55歲的奧巴馬內心有一團火,未有耐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