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L+ 2023/10/06 |
專家談2023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什麼是「量子點」?從半導體到醫療領域有哪些應用?
量子點指的是2奈米到10奈米大小的粒子,且在相關領域或業界內,只要提到「量子點」,絕大多數都是指無機的半導體粒子。究竟,量子點的技術能為全人類科技和生活帶來什麼貢獻?《關鍵評論網》邀請到奈米結構化學方面的專家——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郭俊宏副教授,說明量子點研究的原理與概念,還有國內外相關的研究成果與故事。
2023/06/13 |
《【牛津通識課10】元素週期表》:原子研究與「物理學入侵元素週期表」
本書簡要介紹元素的發現與分類、週期系統的建立與演變,以及相關的重要科學家與軼事,並收錄了包括1871年門得列夫發表的第一版等多種具代表性的週期表版本,也討論一百五十多年來出現了近千種週期表,是否有最理想的版本?透過本書,你將全面認識週期表的重要性,了解週期表不僅是枯燥的背誦,還蘊藏了豐富的價值與無限的可能性。
2022/10/05 |
【2022諾貝爾化學獎】美國、丹麥學者以「點擊化學」研究共享殊榮,夏普勒斯成第5位二度獲獎科學家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夏普萊斯和梅爾達爾帶領化學進入「功能主義」時代,並為點擊化學奠定基礎。貝爾托西則將點擊化學昇華至新的高度,可利用點擊化學以最低干擾方式繪製細胞,3人對癌症標靶治療、探索細胞、追蹤生物過程有重大貢獻。
2022/03/31 |
《拿破崙的鈕釦》:馬克終其一生都在對抗權威,而他製造的避孕藥,也在挑戰禁止避孕墮胎的傳統
馬克終其一生都在對抗傳統和權威,而他所製造出的避孕藥,似乎也在挑戰禁止避孕墮胎的傳統權威。
2021/10/06 |
【2021諾貝爾化學獎】美德化學家共享殊榮,「不對稱有機催化」改善製藥過程金屬殘留問題
諾貝爾委員會形容李斯特及麥克米倫的「不對稱有機催化」:像是引進了新的下棋方式,引導化學界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新的方式來「思考棋路」。不但把有機催化的效率提高到可以商業化的程度,更不會有金屬殘留的問題,造福藥學也讓化學研究「更環保」。
2020/09/10 |
《化學有多重要,為什麼我從來不知道?》:負離子的走紅,完全是拜商業行銷所賜
不管我們用哪種手段製造出所謂的「負離子」,本質上就只是帶有電子的空氣。然而,如果你追求的是療效,目前在醫學上還沒有明確且一致的證據支持負離子對人體有益處。
2020/05/12 |
哈佛熱門通識課「Science and Cooking」:下課前記得把自己的實驗吃掉
Science and Cooking這一門課歷久不衰的魅力本質:我們每一個人對於「盤中飧」,其實都懷抱著深深的好奇與了解的渴望。
2020/01/18 |
被化學耽誤的法律人──提出「質量守恆定律」的拉瓦節
拉瓦節被譽為「近代化學之父」。但他不但是法學學士,甚至具備律師資格。而拉瓦節之所以能有卓越的成就,幕後最大功臣便是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