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北愛爾蘭

北愛爾蘭(愛爾蘭語:Tuaisceart Éireann;英語:Northern Ireland;阿爾斯特蘇格蘭語:Norlin Airlann)是英國的組成部分,位於愛爾蘭島東北部,擁有國家、省、地區這些不同的術語稱呼。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29 | BBC News 中文

美國FBI解密文件: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1983年訪美期間,曾面臨暗殺威脅

文件指出,愛爾蘭共和軍曾計畫試圖傷害伊莉莎白女王,會從金門大橋上扔下一些東西,扔到正在金門大橋下航行的皇家遊艇「不列顛尼亞」號上,或者在伊莉莎白女王參觀優勝美地國家公園時殺害她。

TNL+ 2023/04/11 | TNL國際編譯

北愛爾蘭《耶穌受難日協議》25週年,拜登出席紀念活動,英國脫歐後愛爾蘭邊界貿易成最大矛盾

在《耶穌受難日協議》當前屆滿25週年之際,其實已面臨該協議簽訂迄今最大的挑戰,特別是在英國脫歐(Brexit)後對愛爾蘭島的邊界貿易問題產生更劇烈的影響,這亦是北愛爾蘭目前最具爭議的核心問題。

2023/04/09 | 賴詩涵

英國脫歐對北愛爾蘭造成壓力,唐寧街:拜登造訪將起到關鍵作用

美國總統拜登將在11日飛往北愛爾蘭參加紀念《耶穌受難日協議》25週年的活動。美國對北愛爾蘭一直具有政治影響力,在英國脫歐後,美國也試圖平復脫歐對北愛爾蘭造成的壓力,英國唐寧街辦公室也表示「華盛頓在和平進程中起到『關鍵作用』」。而這次也是身為愛爾蘭裔美國人的拜登,首次以總統身份造訪愛爾蘭。

2023/02/28 | TNL 編輯

英國、歐盟為解決北愛爾蘭貿易問題達成協議,但成功關鍵仍在北愛政黨能否支持

接下來蘇納克(港譯「辛偉誠」)與歐盟談出的這項協議,是否能說服「民主聯盟黨」重新回到「權力分享機制」,決定了這項協議的成敗,也影響了北愛爾蘭政治能否重新回歸正常運作。

2023/02/20 | 精選書摘

《教養》:如果你認為英國人和美國人因為都說英語,所以很相似,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本書原文書名為「Bildung」,公認為「教養」概念最貼切的表達,意指「個人內在精神的塑造與充實完好,具有廣泛的知識、品味、正確的價值觀、是非善惡的判斷力,外在表現彬彬有禮,言行舉止得體,內心良善」。

2023/01/16 | 精選書摘

《什麼都別說》導讀:以「她的歷史」(herstory)顛覆北愛爾蘭國族暴力史

《什麼都別說》以令人驚嘆、錯綜複雜的手法描寫北愛爾蘭惡名昭彰的殺人事件與其破壞力極強的後果,用文字編織出一個充滿熱忱、背叛、復仇和悲痛的世界。作者長年鑽研報導文學書寫技巧,耗費四年時間查閱各種資料而寫成本書,其糅合新聞寫作與小說技巧,情節刺激,描繪人物細膩,讓人有身歷其境的臨場感。

2022/11/26 | BBC News 中文

【2022卡達世界盃】沙烏地擊敗阿根廷之前,世界盃史上還有哪些驚天大冷門?

卡達世界盃小組賽C組首輪,沙烏地阿拉伯在盧塞爾球場在先落後的情況下逆轉擊敗兩屆冠軍阿根廷,製造了世界盃歷史上最大的冷門賽果之一。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爆大冷」比賽結果,世界盃才如此特別。因為這一場比賽,我們想起了世界盃歷史上的那些經典的冷門戰果。

2022/05/19 | TNL國際編譯

單方面修改脫歐協議引發歐盟不滿,強森深陷北愛爾蘭「政治僵局」泥沼中

該法案能確保在英國境內流通的貨物,不會遭受繁瑣的檢查規則與程序阻礙,並賦予英國政府調整稅收及公共支出政策之權力,而上述這些變化,等同創造了一個「雙重監管體系」,可讓符合英國或歐盟標準的貨品,不受限制地在北愛爾蘭地區流通。

2022/05/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北愛政治僵局難解:英國擬立法推翻脫歐協議部分內容,歐盟警告單方面改變將全力反制

英國脫歐之後,由於北愛爾蘭仍與歐盟區的愛爾蘭接壤,邊界管理和兩國之間的關稅規範問題長期難解,目前解方是讓北愛以「北愛爾蘭協議」續留歐盟單一市場,近期英國政府則表示將對此進行調整,歐盟則表示將運用「一切可運用手段」反制。

2022/05/10 | TJ

【關鍵眼中盯】多虧了強森,我們可能見證「大不列顛暨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五年後剩半條命

之前台灣輿論圈有些人不斷吹捧強森在烏俄衝突中多了不起,但本次英國地方選舉結果,只看見強森長期被掩蓋的施政問題被一次宣洩。國際舞台上演得再冠冕堂皇,國家團結終究得倚靠有效的內政,也正是強森政府的內政失敗,讓大英帝國在幾年後可能會只剩下英格蘭與威爾斯。

2022/05/06 | TNL 編輯

英國地方選舉登場,首相強森內外交迫:北愛爾蘭新芬黨預料勝出,可能推動愛爾蘭統一公投

在最近的一系列醜聞後,乏善可陳的選舉結果可能會在強森所屬的保守派內部,重新點燃對他領導的不滿情緒。強森的地位受到威脅,原因是他的唐寧街辦公室在疫情期間舉辦派對遭到曝光,以及通貨膨脹造成生活成本危機引發的憤怒。

2022/02/01 | 蔣汶耕

【書評】《一位年輕博物學家的日記》:14歲自閉症者的成長紀錄,博學腦袋下依然有著與自然連結的澄澈心靈

人類始終要學會的,就是如何能與大自然共生共存,並非一昧想要征服自然、或人定勝天的狂妄觀點,更不需要消極的認為人類存在即罪惡。達拉與徐振輔拋出的話語值得我們時時省思,萬物沒有生存的等級,一草芥或一鳥獸、達拉或世俗認定的「正常人」,都同樣值得被關注。

2021/08/02 | 精選書摘

《大不列顛兩千年》:英國政府究竟是把愛爾蘭視為威爾斯和蘇格蘭來對待,還是當作殖民地來管理?

《大不列顛兩千年》是為新一代讀者所寫的全新英國史,豐富有趣、通俗易懂、權威且全面。了解英國歷史,對於理解世界史及全球局勢至關重要。任何好奇英國歷史,或是關心國家認同和國家前景的人,都不能錯過這本書。

2021/06/17 | TNL 編輯

「愛爾蘭語言法案」引發政治僵局:北愛爾蘭首席部長下台,恐提前大選

儘管北愛爾蘭兩大黨都希望避免議會改選局面,但雙方在語言法案上目前依舊互不相讓。DUP批評新芬黨把法案「當作政治武器使用」;新芬黨則稱自己是為了愛爾蘭文化的尊嚴與平等而戰。

2021/06/12 | TNL 編輯

G7峰會前英美領袖會面,替疫情、大西洋憲章與北愛爾蘭問題「注入一股新鮮空氣」

6月11日,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前夕,英國首相強森與美國總統拜登在倫敦首度會面。此次會面是拜登上任以來首次出訪歐洲的首站,雙方在諸多議題交換意見。

2021/04/10 | TNL 編輯

統派不滿與英國漸行漸遠,北愛爾蘭掀起十年來最大暴動

這一系列的暴動,從北愛爾蘭西北部的倫敦德里市(Londonderry)展開。3月29日晚間,約40位民眾(其中最小的只有12歲)手持木板、鐵棍,對維持秩序的警方鼓譟、抗議,甚至對警車投擲汽油彈。

2021/01/28 | 台灣數位外交協會

脫歐之後不代表天下太平,英國正面臨蘇格蘭、威爾斯與北愛爾蘭的獨立危機

除了英國內部意見不一致所造成的紛爭,英國與歐盟在協商過程中,也一再因僵持不下的幾大爭端而卡關,並非說脫歐之後英國就可以隨心所欲的發展,反而是在地緣以及各項利益牽扯因素下,呈現更多「剪不斷,理還亂」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