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9 |
《石頭記》:煤曾經也是動物,就跟那些鯨魚、海象一樣,終究都變成了物質
我們的地理學顯然出了點問題,對自然的想法也怪怪的。矛盾的是,煤炭雖被冠礦藏之名,卻並非礦物;它之所以生成,正由於動物的消失。生命如幽靈一般,以不可思議、不可預知的姿態隱藏在地景中;創造世界的資源被定位,又被開採、被消耗,要獲得它,必須歷經困難重重、無盡險阻。
2023/10/04 |
《華爾街日報》:俄羅斯遭西方孤立後「向東抱團」,中國取得經略北極的突破口
中國2018年發布北極政策報告自稱「近北極國家」,對中方而言,俄國的轉變無疑是千載良機。北京希望擴大在北極的角色,以增加取得航道、自然資源、氣候和其他科學研究等機會,擴大軍事和戰略影響力。中國揭櫫「冰上絲路」盼作為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帶一路」倡議的一環。冰上絲路穿越北極圈的海運航道可縮短距離,也能讓北京避免在蘇伊士運河、馬六甲海峽等要道遭人掐脖子。
2023/02/25 |
加拿大軍方發現中國在北極進行監視活動,加外長:中國是個越來越具破壞性的力量
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對北極表現出興趣,在過去的20年裡,它向該地區33次派遣了高層人物,並參與了大多數主要的北極機構。中國還擴大了破冰船隊,隨著氣候變化導致冰蓋融化,中國希望通過該地區開闢一條通往歐洲的較短貿易路線,並獲得新興資源。
2023/02/13 |
《白令海峽的輓歌》導讀:閱讀此書我不時地想到台灣,隔著海峽的西側同樣為共產主義政權
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信徒,來到了這塊常年冰封的大地,將海裡游的鯨魚、陸上跑的馴鹿、地底埋的黃金提煉成文明的燃料。德穆思教授結合歷史、環境、科學,以及自身生活在北極地區的經驗,完整再現了這段文明與自然、人類與非人類之間交會與衝突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