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

北歐是地理上對歐洲北部的簡稱,北歐地處高緯,氣溫偏低,因北大西洋暖流經過,使其氣候比同緯度地區暖濕。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10/25 | 黃照靜

亦舒女郎的北歐衣櫥

亦舒女郎在北歐要穿什麼?北歐人最忌諱用力過猛,從社交到打扮均是如此。總的審美原則就是一種處心積慮的隨意。中國女性的國服是旗袍,東南亞婦女喜歡穿kebaya和kain,都強調身材曲線;到了波羅的海國家、英聯邦國家、南歐時尚產業大國,也都可以看到時髦女郎身著剪裁精準、女性化線條十足的西服外套。

2022/06/29 | TNL 編輯

「已經拿到想要的了」,土耳其不再反對,北約正式邀請芬蘭和瑞典加入聯盟

在土耳其不再反對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說,北約的30名領導人現在將邀請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北約成員國將擴大為32國,特別是波羅的海地區的穩固。

2022/06/11 | 方格子vocus

俄羅斯文豪果戈里與其文化背景(中):哥薩克家庭,隱含北歐與北亞的發展差異

我們不妨從「比較地理」的角度來切入這問題,看看同樣處於高緯度,為什麼「北歐的發展可以如此讓人驚艷,而北亞的發展卻遠遠不如?」

2022/05/12 | TNL 編輯

加入北約前的一顆定心丸:瑞典和芬蘭得到英國承諾,如遭攻擊將提供軍事援助

瑞典正在與芬蘭就可能加入北約進行協調,兩國都擔心在處理申請時恐遭到俄羅斯報復,申請加入北約大概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獲得北約30個成員國的批准,兩國在此之前也得到美國與德國的支持,預計將在未來幾天內宣布其意向。

2022/05/10 | 霧谷晶策

德國總理訪日、印度總理訪德,歐亞各國在俄中兩強夾縫間的生存遊戲

德國意欲走出自主的外交政策與戰略,不願完全受制於美國。身為北約與歐盟成員的德國,雖暫時無法完全擺脫對俄國的能源依賴,還是極力減低採購俄國石化燃料。這也顯現蕭茲內閣與前任的梅克爾內閣有所差異。

2022/04/19 | 恕我無法支持

俄烏戰爭把瑞典、芬蘭逼向北約,意外讓台灣鑿通與北歐合作的道路

對台灣而言,比較重要的是瑞典的外交與經濟佈局。瑞典原本就是對全球衝突研究極深的國家(有著名的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知識份子與決策者素質很高。這個國家前幾天大張旗鼓派團來台灣表達善意,不得不說很有意思。

2022/01/15 | TNL國際編譯

考古學家發現維京戰士招牌的「牛角頭盔」,起源比北歐文明早了好幾個世紀

范德基勒和同事進行的新研究證實,這些頭盔大約在公元前900年被放置在沼澤中——距今大約是3000年前,比維京人或北歐人統治斯堪地納維亞半島早了好幾世紀。

2022/01/09 | 方格子vocus

別被考試成績綁架,父母教養孩子應該以「長期價值投資」的角度檢視

當爸媽讀了大學生們上述對於父母教養的迴響及北歐國家的教育重點,是否可以想想,你是否被孩子的成績分數綁架了?在這過程中,建議家長可以去釐清「成績」對你的意義為何?是因為你在乎面子?還是你在乎成績背後的孩子學習情況呢?或是其他因素呢?

2021/11/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灣人不畏疫情「雙騎闖天涯」,從芬蘭到土耳其單車壯遊8000公里

兩人以一週平均騎5天,每天平均150公里的步調,已經依序騎過芬蘭、瑞典、丹麥、德國、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他們目前在土耳其進行整備,即將展開第2階段旅程。

2021/10/08 | TNL國際編譯

瑞典、丹麥30歲以下停打莫德納,北歐各國憂心肌炎風險擬全面改打輝瑞BNT

近日北歐兩國因為施打莫德納疫苗引發強烈副作用的疑慮,而宣布將暫停為青少年施打該疫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也在7月公布,關於莫德納和輝瑞BNT疫苗的修訂指南中,也指出施打疫苗可能會增加心肌炎和心包膜炎的風險。

2021/09/05 | TNL國際編譯

瑞典編列預算保護薩米族母語,橫跨四國的「北歐原住民」如何凝聚民族認同?

薩米人過去的生活型態以採集與游獵為主。17世紀左右,他們開始轉靠馴養、放牧馴鹿維生。在挪威人等其他開墾者進入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後,他們的生活方式被迫改變,游牧的謀生模式更遭到國境一分為四,凝聚民族認同更顯困難。

2021/08/28 | TNL國際編譯

芬蘭中世紀古墓出現男女陪葬品,考古學家:可能是極受社群尊敬的「非二元性別者」

遺骸的左邊放著一把劍,上方還有一把劍,劍沒有任何戰鬥磨損的跡象。研究人員說,這把劍的狀態及其在墳墓中的位置賦予了它「無性別和不那麼暴力」的象徵意義。

2021/03/19 | 台灣數位外交協會

Clubhouse新型態公眾外交:北歐社群上最火紅的三個「房間」是什麼?

筆者為什麼選擇以北歐作為首要觀測地區呢?主要原因在於,「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去年11月遭挪威最高法院駁回,此案今年將前進位於法國史特拉斯堡的歐洲人權法院,預計在歐洲發起一場為台灣人人權發聲的倡議行動,期望台灣議題能在歐洲引起更多討論。

2021/03/05 | 方律元

北歐社會如何營造「家」的氛圍?與日式作法的異曲同工之妙

許多丹麥人的家裡設有工作室,將家中的空間明確分割,不會在家裡其他該是放鬆的地方工作。在北歐風的擺設與氛圍營造之下,丹麥人的家成為一個和公司、學校與室外截然不同的地方。而日式作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2021/03/02 | 精選書摘

《野力》:台灣家長把芬蘭教育「神話」了,但不能只看「教育」不談「社會」

在談芬蘭(或北歐)教育時,不能只談教育而不談社會;要從整體社會文化來看,才能看到全貌。然而台灣教育界往往只看教育,缺乏看教育所處之社會的訓練,在運用擷取芬蘭教育的優點時,很難有成效。

2020/12/04 | 水鹿遇到馴鹿

芬蘭「桑拿」文化(二):不起眼的桑拿,是芬蘭成為世界最幸福國家的關鍵

芬蘭人可以在蒸桑拿的時候跟陌生人赤裸相見,但是一旦穿上衣服,(除非是親近的朋友)絕不浪費時間鬼扯有的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