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英語: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縮寫NATO;法語:Organisation du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縮寫OTAN),簡稱北約組織、北約,是歐洲、北美洲國家為實現防衛合作而建立的國際組織,擁有大量核武器、常設部隊,是西方的重要軍事力量。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6/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澤倫斯基:猶豫讓烏克蘭加入北約,恐危及其他國家;美再軍援逾90億防空系統和彈藥

澤倫斯基提到:「最近有位中國記者問我:『為何要加入北約?』答案非常簡單:當缺乏安全保證,就保證一定會有戰爭。」他說:「我們需要公正的和平。這正是為何每個與俄羅斯接壤的歐洲國家,以及每個不想遭到俄國撕裂的歐洲國家,都應該是歐盟和北約的正式成員。」

2023/05/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科索沃地方選舉種族衝突升溫,北約維和人員逾30傷,喬科維奇發言挺塞爾維亞惹議

東歐巴爾幹半島的科索沃,因境內塞爾維亞裔與阿爾巴尼亞裔之間的衝突升溫緊張情勢,昨天以北約為主的維和部隊因與塞爾維亞示威者爆發衝突而有多人受傷。塞爾維亞網球名將喬科維奇(Novak Djokovic)昨天在法國公開賽對著攝影機鏡頭寫下「科索沃是塞爾維亞的心臟,停止暴力」,這段文字引發爭議。

2023/05/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英外相訪北約東翼強化對俄嚇阻,強調烏克蘭有權為自我防衛攻擊境外軍事目標

柯維立在記者會回應英國媒體提問表示,烏克蘭有在本國領土邊界內自我防衛的正當權利,同時也有權利將軍力投射至境外,以削弱俄羅斯投射軍力至烏克蘭境內的能力。他強調,境外正當的軍事目標是烏克蘭作為被侵略國自我防衛的一部分,這是受英國和其他國家認可的立場。

2023/05/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2023土耳其大選:艾爾多安勝選延續外交政策,扮演俄烏調人、持續「卡」瑞典入北約

有分析認為,艾爾多安已經從悍拒瑞典加入北約的姿態,取得足夠政治資本維繫政權,也給國外「土耳其講話有份量」的觀感。如今連任到手,艾爾多安對瑞典的立場可能放軟,在北約於7月舉行的峰會前默許瑞典加入。

2023/05/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2023土耳其大選:艾爾多安提倡伊斯蘭價值嚴控媒體,經濟危機無損政治強人聲勢

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土耳其研究計畫主任恰普塔伊(Soner Cagaptay)指出,為了勝選,艾爾多安「機關算盡,依靠國家機構、依靠掌控訊息,並以恐怖分子或不夠穆斯林等說法妖魔化在野陣營。」在親庫德族政黨支持基里達歐魯後,艾爾多安順勢將對手描繪成為支持庫德族「恐怖分子」。在野勢力駁斥相關說法的言論當然無法登上主流媒體。

2023/05/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軍方證實北約將領3月曾密訪台灣,美將助台取得北約Link-22數據鏈系統技術

北約和台灣的交流互動並非無前例可循,但交流的範圍目前仍不清楚,雙方三緘其口。何貴森在投書中說,目前可以確定的是,鑑於中國對印太地區國家構成的威脅,特別是對台灣,北約組織已經開始更加關注這個地區。

2023/05/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烏戰爭催化北約大幅強化東翼防禦戰力,俄警告:將F-16移交烏克蘭,恐使北約捲入衝突

自從俄羅斯去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北約已在東翼增派數千名士兵。早在俄國2014年強奪克里米亞(Crimea)後,北約便派兵進駐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與俄國的邊境;如今又已在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及保加利亞部署4個多國「戰鬥群」。

2023/05/22 | Abby Huang

學者:G7廣島峰會首次定調台灣安全是「國際」問題,與中國意圖將台海內海化背道而馳

今年G7峰會首次將台海和平當成是國際繁榮與安全的重點,但學者擔憂,近年來共軍機艦頻繁擾台,已讓台灣民眾對於共軍舉動逐漸喪失警覺性,從去年8月共軍圍台軍演和今年4月共軍環台戰備警巡聯合軍演,台灣民眾的反應來看,對台灣防衛意識最不利之溫水煮青蛙現象已經出現。

2023/05/22 | 德國之聲

歐洲各國抗中態度不同調,習近平如何透過矛盾分進合擊?

北京想要分化歐美,在中美對抗中作為一個中立第三方,基本上做不到,至少在目前階段,歐洲無力擺脫美國,因此北京強化歐洲的關係,真實目的是在中美對抗之下,讓歐洲不過於跟隨華盛頓反中,至少是讓幾個歐洲大國,不隨美反中。

2023/05/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希拉蕊:俄烏戰爭令中共侵台野心受挫;分析:中國調停俄烏企圖修補與歐關係

希拉蕊說:「你看,川普就好比送給習近平和普亭的禮物,他非常迷戀獨裁者,他在戰略上對中國無能為力,而且你也知道,他在北約議題上顯然會朝著普亭想要的方向去做。」希拉蕊表示,她不認為川普會在2024年總統大選中勝出,但她警告,要是他真的勝選,川普會讓美國退出北約。

2023/05/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基輔稱一夜擊落俄羅斯6枚極音速飛彈,美援「愛國者防空系統」建功?

目前還不清楚,基輔出動哪套防空系統擊落俄極音速飛彈,但美國軍方上週證實烏克蘭使用美製愛國者防空飛彈系統擊落一枚俄軍「匕首」極音速飛彈,俄羅斯的「匕首」飛彈速度可高達時速1萬2350公里。

2023/05/17 | Abby Huang

訪台遭中英媒體「砲口ㄧ致」稱作秀,特拉斯痛批《衛報》等英媒複製中共大外宣

特拉斯說,有時英國媒體或英國政治圈會複製中國共產黨的說詞,「英國媒體要非常謹慎」。她也額外點名針對她訪台砲火猛烈的英國《衛報》,稱《衛報》如果在沒有新聞自由的北京運作,「可能會不太成功」。

2023/05/17 | Abby Huang

前英相特拉斯抵台演說:「我是台灣的盟友」,呼籲關閉英國全境孔子學院、停止英中經濟對話

英國前首相特拉斯說,歐洲國家以距離遙遠為由對台灣撒手不管是完全不負責任的,她說台海議題攸關歐洲的核心利益,她建議英國的外交國防評估報告需要修改,明確的表明中國是一個威脅,英國的孔子學院應該立即關閉,而可以由香港和台灣的機構取代提供服務。

2023/05/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2023土耳其大選:無人過半28日進行第二輪決選,在野黨指控艾爾多安拒絕部分開票結果

土耳其總統大選14日投票,開票作業持續進行,競選連任的總統艾爾多安暫時領先,截至今天凌晨未獲得過半選票。在野候選人基里達歐魯指控對手拒絕接受部分開票結果,「你這是在阻撓土耳其的意志」。

2023/05/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2023土耳其大選:結果何時出爐?有何重要性?觀戰重點一次看

總統候選人若要在首輪投票就當選,得票率必須超過5成。如果沒有候選人突破5成門檻,則由得票率排名前2的兩位候選人在5月28日進行決選。這兩人預計會是艾爾多安和反對派領袖基里達歐魯。

TNL+ 2023/05/15 | 張孟仁

【2023土耳其大選】扼住地中海與黑海咽喉的土耳其,到底相信歐美還是俄羅斯?

土耳其是一個傳統上渴望在地中海和高加索地區取得地區霸權的國家,同時不願在國際層面與其他中、大型國家的關係中陷入戰略真空。考慮這些原因,土耳其必須以精確和謹慎的方式處理和莫斯科的關係,亦須保持與華盛頓和布魯塞爾的關係。

2023/05/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英國提供「暴風之影巡弋飛彈」率先軍援基輔長程武器,加拿大、拉脫維亞聯手訓練烏克蘭初階軍官

北約軍委主席包爾昨天在一場探討歐洲防衛與安全的論壇中表示,目前俄國軍力非常受限,85%已用於俄烏戰爭,北約盟國受攻擊的風險變小,因此可盡量軍援烏克蘭。英國政府昨天宣布提供烏克蘭暴風之影(Storm Shadow)巡弋飛彈,成為第一個提供基輔長程武器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