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農

北農可以指:

國立北港高級農工職業學校,簡稱北港農工,位於台灣雲林縣北港鎮的一所國立技術型高級中學。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傳民進黨將徵召對戰謝衣鳯,吳音寧:我在溪州出生長大,願為家鄉一戰

吳音寧2017年擔任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卻在隔年遭北農董事會解職,她今(28)日下午接受訪問時表示,民進黨中央確曾派人下來,詢問她有無意願參選彰化第3選區立委;吳音寧認為,溪州是她的家鄉,如家鄉需要,願為家鄉一戰。

2022/04/27 | TNL 編輯

北農累計確診者140人,農委會:不休市如常交易,將申請密切接觸者「以篩代隔」

本土疫情延燒,北農多人確診。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27)日表示北農不會休市。另已啟動相關應變措施,加強防疫和人力調度,也將比照醫事人員,向疫情指揮中心申請密切接觸者「以篩代隔」,免3天隔離。

2021/07/10 | TNL 編輯

新增31例本土個案、6例死亡,北農3市疫情改善、聯合前進指揮所即日起解編

國內新增31例COVID-19本土病例及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6例死亡。除了群聚感染的最新近況外,許多人關心幼兒園是否能重啟,對此,陳時中表示小朋友防疫不易、維持停止到園,但家長若無法在家照顧,幼稚園仍應安排人力提供服務。

2021/07/04 | TNL 編輯

斬斷傳播鏈,柯文哲宣布:7/5起中正區進行普篩、1.8萬市場攤商開打疫苗

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以往媒體及名嘴政論節目說北市不疫調不匡列不隔離,他都想說算了,但昨連他最尊重的台大醫師施景中都被影響出來講話,他不得不慎重發聲明,說明為什麼不做PCR、不做疫調。

2021/07/04 | TNL 編輯

國內新增39例再創新低!各地人潮「關」不住,指揮中心公布5點夜市指引

陳時中說,不是禁止大家去夜市,本來就可以去,但是地方政府因應疫情必要而關閉市場,現在開放也不是完全開,還是要遵守相關規定。

2021/07/03 | 潘柏翰

本土新增76例、10例死亡,環南市場加強流動工人管制、7/8再次全員篩檢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環南市場新增的40位確診者(已扣除掉1位為先前的舊案),13位有症狀,27位無症狀。目前沒有特別住院的個案,個案檢驗出出陽性之後,市場和北市府都很快協助將確診者安置到檢疫所或加強版防疫旅館。

2021/06/23 | 潘柏翰

指揮中心宣布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7/12,啟動「市場專案」強化6大防疫措施

陳時中表示,前一段時間病例數暴增,導致疫調可能不夠完整,進而延遲了安置時間。其次就是針對確診個案的工作環境、生活圈等接觸者,務必也進行詳實的疫調。疫調若是不夠精確、完整,就難以切斷傳播鏈。

2021/06/21 | 潘柏翰

北農群聚感染45人確診,北市府:員工、承銷商等4000多人全數施打疫苗

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中央也同意在北農設置前進指揮所,主要任務分別是為北農的拍賣動線和場域分艙分流,另一個就是濱江市場從今日起強制執行依據身分證字號分流,在此之前的平日都是自主分流。

2019/09/15 | 精選書摘

《走出島國農業困境》:台北農產公司為何會成為政治角力場?

臺北農產在戒嚴時代的運作如同時代的國營事業,有著強烈的「公用事業」屬性;在解嚴後,特別是二○○○年第一次政黨輪替,出現了「北市府與中央不同政黨執政」,就從這時候開始臺北農產陷入了「政治角力」場域,迄今愈演愈烈。

2019/09/06 | 讀者投書

真正影響台灣選情的不是資訊戰或假新聞,而是農業「蝴蝶效應」

北農政治風波凸顯出農業老問題,短期造成了綠白分手、民進黨大敗,中期創造出賣菜郎韓國瑜,長期更是讓各本土勢力產生可取而代之的想法,只是民進黨身為大敗一方,卻似不曾內視省思各種組織戰略問題。

2019/07/24 | 蕪菁雜誌

「流氓無產階級」的紅色滲透,猶如白蟻蛀蝕港台公民社會

紅共、黑道兩勢力,是一種互相利用、各取所需的關係,他們的共同敵人是奉公守法的公民社會。覺得陌生嗎?中共早已在台灣黑白兩道裡佈建、培養內應份子。

2019/04/19 | 《思想坦克》

農業超限戰的「資訊癱瘓」:不要太相信「什麼都懂」的農業網紅

超限戰的勝負不在表面的叫陣輸贏,是要造成公共領域癱瘓,就達到了發動者所期望的政治目標。如同電影《脫歐之戰》(Brexit)裡,脫歐派的操盤手柯明斯(Dominic Cummings)的目的就是:造成前所未有的政治亂局。

2018/12/11 | 韋恩的食.農.生活

台灣農產品成功外銷帛琉,其實是努力超過8年的成果

台灣現在有機會供應新鮮蔬果過去帛琉,是個能夠創造雙方雙贏的合作模式。台灣的優勢在於,目前帛琉的蔬果供應絕大部分來自美國,美國距離遠,船期長(要25天),台灣運過去船期短(只要14天),所以有新鮮度上的優勢。而台灣供應的品項如釋迦等等,與美國的也有很大的不同。

2018/11/29 | 李秉芳

「我的去留不重要」:北農董事會為何現在要吳音寧走人?

大選過後,雲林、彰化等農業大縣都「從綠地變藍天」,各方究責聲四起,外傳行政院和北市府本週一就已達成共識要換北農總經理,但吳音寧不願主動請辭。

2018/11/24 | 李秉芳

「韓流」翻轉高雄,韓國瑜:全高雄將全力「拼經濟」

韓國瑜過去擔任北農總經理,一年前才到國民黨高雄市黨部擔任主委,他發表勝選感言時說,高雄市民願意給1個剛到高雄1年2個月的人當市長,這是多麽大膽的決定。

2018/09/15 | Abby Huang

在帛琉也吃得到台灣水果:歷經8年,台帛農產品貿易正式啟動

帛琉天氣高溫多雨,農產品無法自給自足,需進口所需之糧食及蔬果2017年,帛琉進口蔬果產品的總值為美金774萬9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