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南亞

南亞(英語:South Asia)是術語,以替換百年老詞「印度次大陸」,這老詞用來代表亞洲大陸的南部地區,主要是位於印度板塊和向南投射到印度洋的地方,當中包括8個主權國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不丹、尼泊爾、阿富汗(阿富汗有時會被認為是中亞國家)。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0/21 | 疑案辦

殞落在台灣的印度獨立領袖:錢德拉・鮑斯的飛機為何爆炸,至今仍是一個謎團

這一場鑽石雨,灑落的是抱著獨立夢想志士的淚水。 儘管飛散的寶石很快被機場人員與日本軍方收集起來,錢德拉・鮑斯攜帶的財寶掉落或被藏在某地的傳說,卻開始以台北為中心擴散出去。隨後政權轉移,這批寶石的下落也不得而知。

2023/10/18 | 台灣東協研究中心

以越南和斯里蘭卡為例,看拜登政府如何強化「印太戰略下」的雙邊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越美關係的深化也受若干因素的限制與挑戰。首先,越南外交政策基調為「與所有國家交朋友」,也已訂立「不參加軍事聯盟、不聯合一個國家對抗另一個國家、不允許外國設立軍事基地或利用越南領土對抗另一個國家、不在國際關係中使用武力或威脅使用武力」的「四不」(bốn không)政策。

TNL+ 2023/10/18 | TNL國際編譯

全球收視人數僅次於足球,板球列入2028年洛杉磯奧運正式項目,在哪些國家受到熱烈歡迎?

板球能納入奧運正式運動項目亦與收視率考量有關,IOC希望板球的加入能吸引大量觀眾收看此運動賽事,例如南亞諸國及其他亞洲地區的板球愛好者,尤其考量到印度板球超級聯賽(IPL)的潛在價值高達84億美元(約新台幣2715億元),是全球收益最高的體育賽事之一,洛杉磯奧運屆時也將採用與印度板球超級聯賽相同的二十20(T20)賽制進行奧運比賽。

2023/09/19 | 《思想坦克》

習近平不出席G20峰會,印度趁機崛起搶奪「全球南方」的領導權

隨著中國經濟弱化,使其對「全球南方」影響力的經濟支撐也受到限制,加上印度崛起,印度更有意在全球南方有其發言權。此次印度主辦G20會議,意味著在未來中印對「全球南方」競爭會日益激烈。

2023/09/03 | 德國之聲

芝加哥大學研究:PM2.5仍是人類健康最大威脅,全球平均預期壽命減少2.3歲

芝加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發表的最新空氣品質壽命指數(AQLI)年度報告顯示,交通工具排放、工業排放、山火等帶來的PM2.5仍是人類健康最大的外部威脅。南亞是全球污染中心,中國在減少空氣污染方面取得了進展。

2023/08/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研究:空汙危害甚於菸酒,南亞人均恐少活5年以上

美國芝加哥大學「能源政策研究所」研究指出,空污在全球嚴重受災區的南亞持續惡化,可能縮短每人預期壽命5年以上,對健康的危害遠大於吸菸、喝酒。除此之外,全球對抗空汙問題的資源分配不均,也促使亞非受到更多空污的威脅。

2023/07/11 | 德國之聲

研究:極端高溫加劇南亞女性受暴力威脅,印度成為家暴重災區

最新的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引發的危機已經加劇了家庭暴力問題。南亞國家針對女性的家庭暴力案件增加與該地區出現越來越多的高溫天之間存在關聯性。而這一問題在印度尤為嚴重。

TNL+ 2023/05/13 | TNL國際編譯

聯合國報告:消滅童婚需花300年,每年有1200萬名女孩成為「兒童新娘」

早婚的女孩通常有較高機率遭受親密伴侶的暴力,或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及愛滋病毒(AIDS),且她們患子宮頸癌的風險也更高。此外,青少年孕婦比成人孕婦更容易在懷孕及生產期間出現併發症,進而使胎兒生命面臨更大風險。

2023/01/09 | 莊貿捷

「台塑四寶」2022年Q4虧損破百億,集團早啟動大型轉型計畫,擴大晶圓產能與東南亞鋼鐵布局

全球景氣下滑、經濟不振,台灣四寶(台塑、南亞、台化和台塑化)虧損恐達百億,而面對未來的挑戰,台塑已經啟動大型的轉型計畫,投擲數千億,分別在循環經濟、半導體還有東南亞的鋼鐵製造上佈局。

2022/12/21 | 莊貿捷

王永慶的電動車夢:「台塑新智能」整合集團5大企業,組國家隊進軍新能源市場

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日前說:「談到新智能公司就要回溯到創辦人王永慶先生,他在1990年代從能源危機看到未來一定是電動車世代⋯⋯」

2022/09/06 | BBC News 中文

歷時13年,印度第一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正式服役,能搭載30架戰機

「維克蘭特號」航母長達262米,寬60米,是印度自主設計和建造的第一艘航母,能搭載30架戰鬥機和直升飛機。

2022/08/18 | BBC News 中文

印巴分治75週年: 印度、巴基斯坦被分而治之,為什麼造成不可挽回的痛苦與衝突?

普利瓦爾教授說,其實分治是有可能避免的,她說:「1947年完全有可能建立一個統一的印度。它可能是一個鬆散的聯邦,包括穆斯林佔多數的州。」但甘地和尼赫魯都堅持建立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

2022/08/15 | 梁景鴻

中國要求印度重申「一中原則」,印度避談並表示「相關政策眾所週知」

印度刻意對一中原則保持模糊取態,以及不願重申,與G7國家及其他區內國家的做法形成對比。

2022/08/15 | BBC News 中文

中國-尼泊爾將興建跨境鐵路:「跨喜馬拉雅立體互聯互通網絡」,每公里造價2億人民幣

8月11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尼泊爾外長卡德加宣佈,將構建跨喜馬拉雅立體互聯互通網絡。中國將使用對尼援款支持中尼跨境鐵路可行性研究,年內派專家赴尼泊爾開展踏勘。但中國駐尼泊爾大使侯艷琪受訪時承認,中尼鐵路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

TNL+ 2022/08/11 | 蝸牛會飛

印美軍演,劍指中國?台灣無須擴大解釋而見獵心喜

據筆者力能所及所找到的資料顯示,早在8月2日一個名為「公開防禦」(Overt Defense)的媒體就已披露美印雙方規劃於今年將於奧利舉行演習,因此說是為台灣,或許有些擴大解釋了。

2022/08/05 | 莊貿捷

斯里蘭卡破產後,南亞各國也深陷債務困境緊急向IMF求救,專家憂心亞洲金融風暴再起

IMF估計目前有38個發展中國家面臨債務問題威脅,其中南亞問題引起市場關注。分析師新興市場經濟學家William Jackson強調:「疫情帶來的財政成本、戰爭和美國升息,都給不少新興市場帶來了嚴重的財政壓力⋯⋯目前首當其衝的是那些較小的國家。」

2022/07/24 | 《思想坦克》

解讀斯里蘭卡經濟危機:高度發展的南亞優等生,為何成為殞落的印度洋珍珠?

斯里蘭卡的現況看起來跟失敗國家無異,但其實這個國家的發展程度相當高,被譽為南亞地區的優等生。如今整個國家瀕臨破產,窮到連政府都宣布關閉大學,公務員可直接回家務農或放5年無薪假到海外打工,實在很難想像。

2022/07/19 | BBC News 中文

斯里蘭卡經濟危機:總統下台後,繼續抗議下去是否還有道理?

這場抗爭的優勢在於其無領導、有機的示威性質。這也是能夠有效促成自發性的大規模抗議原因。但是,這也使示威運動難以預測或控制。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和平的遊行已經演變成示威者與軍隊和警察的混亂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