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

南太平洋是太平洋在赤道以南的海域,大約在南緯0~60度之間。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拜登取消巴紐行改由布林肯出席,美同意和帛琉續簽戰略協議,今年擇期舉辦島國領袖峰會

美國與中國在太平洋島國地區正在競逐勢力範圍。政治分析人士表示,拜登原訂在日本參加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之後,於22日前往巴布亞紐幾內亞首都摩斯比港作短暫訪問,如今行程取消,對美國在太平洋島國地區的信譽造成打擊。

2023/05/13 | 德國之聲

拜登將首訪巴布亞紐幾內亞簽署防衛協議,意在阻止中國擴大太平洋影響力

美國總統拜登即將訪問南太平洋地區人口最多的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該國外長透露稱,雙方將簽署防衛合作協議和監視協議。除了對台海緊張局勢的擔憂之外,華盛頓方面正尋求阻止太平洋島嶼國家同中國建立起安全關係。

2023/05/12 | 德國之聲

澳洲斥資13億美元與太平洋國家合作抗衡中國,中方批:「冷戰思維」

澳洲9日宣佈將投入巨資,改善與太平洋鄰近國家的關係並加強其國防能力,劍指中國。與此同時,南太平洋國家斐濟先前稱欲終止與中國的警務合作,中方批評這是澳洲等西方國家的「冷戰思維」挑撥。

2023/03/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中競逐南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動向牽動地緣政治

外界分析,美國急於將密國排除於中國的勢力範圍外。《路透社》曾報導,美國國務院宣布與密國簽署合作備忘錄,意味著華府現在已與3個關鍵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群島、帛琉)就未來援助事務簽署合作備忘錄。美國正在商談續簽合作協議,讓美國能為了國防目的,進入太平洋大片區域。

2023/01/11 | Abby Huang

酒駕後又傳酒後紛爭:駐台代表行為不良,巴布亞紐幾內亞關閉駐台商務代表處

2022年,2名巴布亞紐幾內亞駐台代表捲入酒後紛爭,其中一名男子還毆打了自己的妻子。其中一名官員已被召回巴布亞紐幾內亞。此舉也與巴國駐台人員前因不當行為而遭調回,使巴國形象受損也有關連。「正如你所知,我們對去年某些官員的行為感到非常尷尬和荒謬。」

2022/12/23 | 德國之聲

【專訪】澳洲外長前顧問:中澳關係將逐步緩解,不再將中國視為太平洋地區競爭者

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週二展開為期兩天的中國之行,她的前資深顧問貝姆告訴《德國之聲》,中澳兩國之間的爭端,會以逐步放鬆的方式慢慢獲得緩解,所以外界不該過度解讀黃英賢此次出訪。

2022/09/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更新)拜登舉辦「太平洋島國峰會」宣布逾8億美元援助,親中的索羅門群島表態不簽署峰會宣言

已於今年4月與中國達成安全協議的索羅門群島,致函太平洋島國論壇要求告知其他成員國,索羅門群島不會簽署擬議中的美國太平洋夥伴關係宣言(Declaration on the U.S.-Pacific Partnership),需要更多時間讓國會有餘裕考量。白宮峰會將於29日討論美國太平洋夥伴關係宣言。

2022/08/11 | BBC News 中文

北京15年來不斷取悅太平洋諸島國,「遲到總比不到好」的美國努力重新贏得青睞

對於太平洋的重新關注,只是在川普執政時期才開始,當時中國逐漸增強的影響力已經不能再被無視。中國反而一直保持著精明,也尤其尖銳地意識到這個地區的戰略重要性。

2022/07/14 | 德國之聲

美國宣布將「大幅深化」太平洋島國關係,投入六億美元抗衡中國影響力

在中美競逐態勢下,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宣佈將在吉里巴斯和東加各增設使館,更首度任命一名美國對太平洋島國論壇的特使。美方動作頻頻,目的被認為是為了對抗中國在該區域逐漸增長的影響力。

2022/06/07 | 霧谷晶策

王毅訪太平洋10島國推協議踢鐵板,仍給美澳紐日帶來十足壓力

太平洋島國面積、人口數雖然都不大,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絕對不容忽視。尤其中國要能找到突破口,就能不定時前往西太平洋、南太平洋,展現軍事力量的投射,令區域內的美、澳兩國如坐針氈。

2022/04/20 | TNL 編輯

美、澳接力施壓也無效,中國宣布已與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協議」

3月洩露出來的安全協議草案顯示,中國可以派遣海軍艦艇在島嶼「進行中途停留和過渡」,也允許中國派遣武裝警察、軍事人員和軍隊到該島協助維持社會秩序,這讓西方政府感到不安,特別是與索羅門群島距離只有不到2000公里的澳洲。

TNL+ 2022/04/02 | 黎蝸藤

索羅門群島總理與中國簽訂「警務協議」,無端賞澳洲一巴掌,又害自己國家捲入大國競爭的漩渦

澳洲等不但沒有威脅索羅門群島的安全,一直在經濟和政治援助索羅門群島,還對索羅門群島的主權非常尊重。顯而易見,在這種情況下,索羅門總理蘇嘉瓦瑞毫無必要地新拉入一個沒有傳統聯繫的境外國家,去搞什麽「國安多元化」,等於給澳洲再來一巴掌。

2022/01/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東加海底火山噴發為何威力如此驚人?專家解析可能原因

布萊恩形容,「隱沒帶火山」通常有「雙重性格」,它們往往活動緩慢甚至沈寂,外表呈圓錐形,日本富士山就是其中的例子之一;但有時候,它們會暴戾地噴發,就正如洪加湯加-洪加哈派火山在最近的情況。

2021/05/26 | TNL 編輯

性別保障名額惹爭議,薩摩亞執政22年總理不承認敗選、下令關閉國會

薩摩亞的政黨輪替,對正積極推展太平洋戰略計畫的中國來說,可能是個壞消息。馬塔法已明確宣布,將取消由中國資助、規模達1億美元的港口開發計畫,認為薩國的對中債務已經太過沉重。

2020/11/02 | 恕我無法支持

安倍的印太戰略(四):日澳悼念二戰英魂,真正核心是防範中國插旗南太平洋

莫里森總理與安倍首相選在達爾文港會面。兩國領袖齊聚在此悼亡英魂,自然有政治上的重大宣示:宣示和平邦誼、記取戰爭教訓,著眼未來繁榮。和解過去的仇恨、投資天然氣戰略資源,這對兩國關係相當重要。但防範中國才是會面的真正核心。

2020/05/28 | 逸佚居

一場神奇颱風「擊沉」美、德艦隊,順便解決列強殖民南太平洋爭端

颱風不但解決了兩國艦隊,也解決了外交難題;失去炮艦作後盾的美、德雙方重新坐上談判桌,以文明而非動粗的方式解決爭端。阿丕雅港由三國代表聯合自治的局面因此又維持到1890年代末,儘管並非沒有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