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9/12 | BBC News 中文

美越升級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拜登否認要遏制或者孤立中國

這一伙伴關係當中最大的贏面在於它是發生在北京的後院。拜登政府為了將河內爭取過來是付出了很大努力。在過去2年裡,拜登派過副總統、國務卿、國防部長以及其他人極力游說越南。美國的航母也不時停靠到越南的港口。

2023/09/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新版地圖爭議,五角大廈:北京試圖創造新常態,分析:南海強硬主張將危害與鄰國關係

中國自然資源部8月28日出版「2023年版中國標準地圖」,將中國與他國有主權爭議的領土,全數列為中國領土,其中包括南海諸島、釣魚台列嶼、印度阿魯納查省(Arunachal Pradesh)和阿克賽欽地區(Aksai Chin)等地,甚至將中俄確定各擁一半的黑瞎子島也全數列為中國領土,近日引起相關國家抗議。

2023/05/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於西沙群島開火鍋店宣示南海主權;小馬可仕訪美承諾不讓菲律賓成為軍事中繼站

軍民兩用的機場於2014年啟用,教育軍眷和當地漁民下一代而創辦的永興學校於2015年起招生,還有法院、影城、銀行、醫院、郵局、體育館、咖啡廳等相繼啟用。凡此種種都是中國為鞏固南海主權聲索的開發之一,採用軟硬兩手策略,對付聲討南海主權的東南亞國家。經估算中國開發南海諸島10年內得斥資約新台幣265億元至883億元不等,不過要燒多少取決於北京當局的盤算。

TNL+ 2023/02/03 | 湯名暉

2027年台海兵推:中國在軍事之外仍有所不能,台灣除了「廣積糧」還需「深挖洞」

中國終極的目的仍是希望透過反介入和控制台海場域實現「不戰併台」,高昂的軍事成本仍可能危及統治的穩定性。台灣除了期待美國改變戰略模糊,加強整合第一島鏈的防務,自身也能透過提囤積軍火和強化基礎建設的韌性增加抵禦能力,現實與建設如何實現「平戰合一」有賴公民與政治家的智慧。

2022/11/16 | TNL 編輯

美國斥資20億元加強菲律賓軍事合作,賀錦麗將訪鄰近南海主權爭議的巴拉望島

美國明年將加強與菲律賓軍事合作,預計投入6650萬元,加速推動「加強國防合作協議」,美國副總統賀錦麗11月22日也將拜訪菲國總統,針對南海和平穩定與海上民生生計進行雙邊會談,有人質疑此舉是否引起中國不滿,專家則表示,這不是針對爭議領土的討論。

2022/11/10 | 美國之音

東協峰會登場,美國能否趁中國經濟陷困之時拓展區域影響力?

東協系列峰會於週四(11月10日)拉開序幕,一連串峰會將自10日起一連舉辦4天,其中包含第25屆東協-中國峰會、第10屆東協-美國峰會及第17屆東亞峰會(EAS)等。中國總理李克強已抵達金邊,而美國總統拜登也即將前來出席,觀察人士認為,美、中基於尊重東協中心性,預料不會過度介入當地局勢。

2022/09/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菲總統小馬可仕首次聯大發言提海洋法公約,未談2016南海仲裁案

菲律賓、中國、台灣、越南等各聲索方存在南海爭議。菲國前總統杜特蒂2020年透過預錄影片首度在聯大總辯論發言時說,2016年南海仲裁結果已經是國際法的一部分,不能妥協,「我們堅決反對削弱它的企圖」。然而今年首次在聯合國大會發言的小馬可仕,卻未提及南海仲裁案。

2022/09/16 | 美國之音

中國對印尼「恩威並施」專家:雅加達在南海問題應與國際聯手抗衡北京威脅

學者指出,儘管中國對東南亞投入一帶一路建設是經濟層面、發動灰色地帶行動則與地區安全事務有關,但其實就北京立場而言,兩個層面互有影響、相互連結,因此即便印尼有意深化與中國的經貿合作,也應關注北京是否趁勢擴大軍事威脅,甚至應該聯合東協,整合區域的對中系統性戰略。

2022/03/29 | 德國之聲

杜特蒂離任前加強美菲關係,美國和菲律賓在台灣附近舉行近年最大規模軍事演習

在菲律賓北部與台灣的海域邊界附近,數千名美國和菲律賓將士開始了多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軍事演習。組織者表示,「這是為了共同防禦,絕不是為了進攻。」

2022/03/14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電影出現南海主權爭議的「九段線」,《秘境探險》遭越南禁播

電影、影集中的地圖出現「九段線」、遭到越南禁播已非新鮮事,這次是好萊塢電影《秘境探險》遭封殺。歷史悠久的南海爭議為敏感課題,涉及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的主權問題。

2021/09/10 | 精選書摘

《中美爭霸》:中國在學術領域對東南亞的專門知識,貧乏得叫人吃驚

中國的東南亞分析家表現出幾個特色。第一,他們往往採取大國視角,所以很關注美國在此地區的角色,以及中國和美國的競爭。會採取這樣的角度,一部分與中國想在此地區打造自己的勢力範圍有關,另一部分與中國希望把美軍推離其海岸愈遠愈好的防衛姿態有關。

2021/02/13 | ASEAN PLUS 南洋誌

【東南亞週報】仰光爆發大規模示威|菲美防長通話擬修訂軍隊訪問協定|泰生育率創歷史新低

2月6日緬甸仰光市爆發2007年「番紅花革命」以來規模最大的示威活動,軍方動員防暴警察及水砲車,更封鎖社群媒體並切斷網路服務;菲防長與美國新任防長奧斯丁於本週首次通話,雙邊將於2月底進行會晤,商討軍隊訪問協定未來走向。

2021/02/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經濟低迷、南海爭議與人權問題,考驗菲律賓杜特蒂執政最後的一年半

與疫情前環保團體訴求氣候正義、民眾抗議中國在南海爭議海域活動等社會運動,或對杜特蒂政府親中表達不滿的遊行相較,疫情爆發後,菲國民眾示威主題似乎更轉向內政問題,因為疫情已重創該國經濟

2021/02/06 | 德國之聲

香港國安教育:小學生要懂4罪行名稱意義、認識警察解放軍是「保護我們的人」

《金融時報》2月4日報導,針對教育的這個規範彰顯了中國對香港的控制已經不僅僅侷限在監禁香港的反對派領袖,中國還要去改革香港的社會,讓香港與中國大陸可以更一致。

2021/01/28 | 關鍵評論網 ASEAN:Philippines

不滿中國授權海警在爭議海域動武,菲律賓提出外交抗議

對於中國通過海警法,授權海警在「中國管轄海域」動用武器,原本菲國外交部長陸辛態度事不關己,但27日改變態度,稱這項法律「是對任何違抗此法的國家的口頭戰爭威脅」,已對中國提出外交抗議

2021/01/05 | 美國之音

中國向印尼和菲律賓提供新冠疫苗,意在扭轉南海主權爭議的負面形象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渴望被其他國家視為好鄰居,並希望將美國的地緣政治影響力降至最低。如果疫苗有效,中國可能會與有南海主權爭議的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大國贏得好感。

2020/11/24 | 美國之音

美國國安顧問連訪越南和菲律賓,鞏固美兩黨對華強硬政策

越南學者阮清仲(Nguyen Thanh Trung)預測,拜登上任伊始將專注於美國國內問題,而不是亞洲事務。在當前總統任期內,國會與川普在亞洲政策上的立場達成了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