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1 |
東協外長會議泰國登場:美中貿易、朝鮮核武、南海航行預計成焦點
美中貿易戰、朝鮮半島核武議題、南海航行自由等預料將成為會議焦點,泰國智庫安全與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鍾嘉濱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他認為東協各國將會討論南海行為準則(COC)的實質進展。
前往選舉專區
東協峰會10日在印尼東努沙登加拉省(East Nusa Tenggara)的拉布安巴佐(Labuan Bajo)展開為期兩天的議程。在此次會議中,緬甸危機以及南海行為準則為本次峰會的焦點議題。
1月5日發布的中菲聯合聲明內容共有28項,其中多項涉及南海問題。聲明指出,兩國元首強調應早日落實符合包括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國際法的「南海行為準則」。 菲方表示,小馬可仕4日會晤習近平時提到菲律賓漁民在南海的困境,習近平承諾將找到解方。
關於中國軍艦通過一事,雖然中方主張無害通過權,但依據菲國慣習以及與他國的協議,需向當局提出外交申請,「就像進門前要先敲門一樣」。而菲國自2月偵測到61艘中國船隻在中業島集結,至7月24日數量已增加到113艘。
美中貿易戰、朝鮮半島核武議題、南海航行自由等預料將成為會議焦點,泰國智庫安全與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鍾嘉濱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他認為東協各國將會討論南海行為準則(COC)的實質進展。
楊念祖以南海太平島為例,說明台灣可以利用太平島的地理位置,提供諸如人道救援或急難救助等具體作為。這也可能是台灣未來對維護南海航行自由或南海行為準則(COC)作出的貢獻。
我們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以提供您使用本網站服務所必備的功能。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