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7/13 | 美國之音

緬甸及南海危機影響區域穩定,東協召開系列會議能找到解方嗎?

東協於7月11日起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展開為期4天的會議,儘管各界期盼東協能在這系列會議就緬甸內戰衝突取得突破性進展,但長期關注緬甸議題的觀察人士對此悲觀以待,認為東協仍難以讓緬甸軍政府積極回應五點共識,同時與中國的「南海行為準則」談判也難在今年能取得實質進展。

2023/05/13 | ASEAN PLUS 南洋誌

【東南亞週報】東協峰會聚焦緬甸議題|泰大選周日舉行|中外長訪緬見軍政府領袖引發反中抗議

5月11日落幕的東協峰會,除了緬甸以及正在大選的泰國領導人缺席外,其他8國領袖皆參與此次峰會,並聚焦緬甸議題;14日將舉行的大選,是自2014年軍事政變推翻當選政府以來的第二次選舉,選情因多數年輕選民支持反對派前進黨而受關注;緬甸軍政府領袖敏昂萊會見到訪的中國外長秦剛後,引發新一波國內反中示威行動。

2023/05/12 | 美國之音

小馬可仕上台後改變菲外交風向,專家:美菲合作向東協釋放抗中訊號

菲律賓亞太大學政治經濟學助理教授羅賓表示,小馬可仕想要凸顯菲律賓是保衛台灣或威懾中國的重要戰略要地。他指出,這樣的想法受到菲律賓政策菁英圈的認同,因為如果中國成功佔領台灣,接下來很可能就會試圖佔領南海。

2023/05/10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東協峰會印尼登場,緬甸危機與南海行為準則成會議焦點

東協峰會10日在印尼東努沙登加拉省(East Nusa Tenggara)的拉布安巴佐(Labuan Bajo)展開為期兩天的議程。在此次會議中,緬甸危機以及南海行為準則為本次峰會的焦點議題。

2023/01/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菲聯合聲明:南海爭議非雙邊關係的全部,盼早日達成「南海行為準則」

1月5日發布的中菲聯合聲明內容共有28項,其中多項涉及南海問題。聲明指出,兩國元首強調應早日落實符合包括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國際法的「南海行為準則」。 菲方表示,小馬可仕4日會晤習近平時提到菲律賓漁民在南海的困境,習近平承諾將找到解方。

2022/10/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北京「戰狼外交」升高恫嚇,華府智庫專家:南海恐成「中國湖」

華府智庫亞洲海事透明倡議組織(AMTI)主任波林(Greg Poling)表示,習近平想要在這個海域控制的不是漁業或化石燃料,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以及確保政治合法性,才是他的主要目標。波林指出,數代中國領導人對南海主權的主張日益「荒誕」,這讓習近平別無選擇地只能「堅定聲索一切」。

2020/11/02 | 美國之音

大象打架,螞蟻一定會遭殃嗎?從美中競爭,看東協國家如何「選邊站」

在國際關係,「對沖」被用來解釋某個國家為規避風險而採取的戰略。對沖戰略指的是相對弱小國家在面臨鄰近大國崛起時,並非單純地進行「制衡」或「追隨」,而是採取一種既接觸又制衡的策略組合.

2020/10/20 | 美國之音

王毅出訪東南亞:中國展開經濟、疫苗外交,爭取東南亞國家抗衡美國

柬埔寨人口1千6百萬,自1960年代以來一直是中國的盟友,現任總理洪森傾向於反美。作為東協成員國的柬埔寨可以影響到整個東協做出的決定,包括是否參與或批評中國的海上擴張行為。

2019/08/23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中國探勘船隊屢入越南經濟海域,南海情勢再度升溫

中國用來探勘海洋油氣資源、自主建造的地質探勘船「海洋地質8號」自今年7月進出南沙群島萬安灘海域,引發越南政府派軍艦對峙,至今愈演愈烈,美國也出聲支援。

2019/08/03 | ASEAN PLUS 南洋誌

【東南亞週報】印尼拍板遷都加里曼丹|菲抗議中國船隻集結中業島|馬國新任國家元首登基

關於中國軍艦通過一事,雖然中方主張無害通過權,但依據菲國慣習以及與他國的協議,需向當局提出外交申請,「就像進門前要先敲門一樣」。而菲國自2月偵測到61艘中國船隻在中業島集結,至7月24日數量已增加到113艘。

2019/08/01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東協外長會議泰國登場:美中貿易、朝鮮核武、南海航行預計成焦點

美中貿易戰、朝鮮半島核武議題、南海航行自由等預料將成為會議焦點,泰國智庫安全與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鍾嘉濱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他認為東協各國將會討論南海行為準則(COC)的實質進展。

2018/06/01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香格里拉對話今日登場,學者:台灣應提創意性思維參與「印太戰略」

楊念祖以南海太平島為例,說明台灣可以利用太平島的地理位置,提供諸如人道救援或急難救助等具體作為。這也可能是台灣未來對維護南海航行自由或南海行為準則(COC)作出的貢獻。

2017/04/20 | 吳象元

菲外交部發言人:對「南海行為準則架構」能在今年出爐,抱有很高期望

「我們較1、2年前更抱希望,相信我們可以取得重大進展。事實上,東協與中國已承諾在今年中旬完成南海行為準則架構。」

2017/04/05 | 吳象元

菲外長:「南海行為準則」架構 仍與中國協商推進中

菲律賓政府藉由今年擔任東協輪值主席國的機會,力推「南海行為準則架構」,作為日後談判行為準則時的依據,適逢菲律賓產生「親中」的總統,北京於是加入協商。

2017/03/23 | 吳象元

菲外長:東協與中國將於5月召開會議,討論「南海行為準則」架構

「南海行為準則旨在確使南海聲索國之間以和平方式處理爭議,避免提高緊張,而架構的細節正依相互尊重與互利的原則持續協商中。」

2017/02/23 | 吳象元

中國回應南海人造島建設:對南海諸島及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耿爽表示,在中國大陸和東協國家共同努力下,當前南海形勢正往良好和穩定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