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南美洲

南亞美利加洲(西班牙語:Sudamérica 或 América del Sur;葡萄牙語:América do Sul;法語:Amérique du Sud;英語:South America;荷蘭語:Zuid-Amerika;字源:阿美利哥·維斯普西),簡稱南美洲,為七大洲之一,位於西半球南部(或南半球),西臨南太平洋,西面為太平洋板塊及納斯卡板塊。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16 | 讀者投書

大選前夕重溫《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如何透過選民的智慧,正確選擇台灣未來方向?

我國即將到來的總統選舉,其中兩位重要的政治工作者賴清德、柯文哲都具有醫師的身份,可見我國與醫師職業聯繫之身。因此,筆者希望透過電影的評價,對當今的社會氛圍有所裨益。

2023/10/03 | 蕭如芯

中南美洲移民不斷「北漂」,墨西哥總統:每天有1萬移民抵達美墨邊境,籲拉美國家攜手解決

近來中南美洲移民向北遷徙的人數創下新高,許多移民者從墨西哥南部進入,並搭乘巴士前往美墨邊境,而這也讓美國德州埃爾帕索、伊格帕斯等邊境城市負荷不堪。墨西哥總統認為,移民是拉丁美洲國家的結構性問題,應共同擬定計畫,從根本解決移民的外移的因素。

2023/07/17 | Abby Huang

副總統賴清德8/14出訪巴拉圭參加總統就職典禮,循往例將過境美國

外傳賴清德這次過境美國行程低調,將不公開僑宴,是否是美國指示「要低調」?外交部次長俞大㵢表示,過境美國是以舒適、便利、安全、尊嚴的方式在辦理,「所謂『低調說』是別人在說,不是我們在說」。

2023/07/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巴拉圭總統當選人潘尼亞結束訪台行程:「我就是親台派,不會改變」

潘尼亞也提及明年台灣將舉行總統大選,並表示不論誰當選台灣總統,他都將持續致力巴台邦誼,「因為巴拉圭是台灣的好朋友,不會只是哪一位總統的朋友」。

2023/07/11 | Abby Huang

巴拉圭準總統貝尼亞就職前訪台,承諾未來5年將促進台巴關係至「前所未有的地步」

5週後將就職為巴拉圭總統的貝尼亞表示,他很期待接下來的幾天在台北與台灣的政府官員、私人企業與民眾交談。貝尼亞這次來台也帶來未來將與他共事的經濟團隊,期許未來能將台巴關係「帶到我們現在尚未企及、只敢夢想的地方」。

2023/07/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巴拉圭新總統就職前將訪台,本週會晤「好友」蔡英文,盼爭取半導體投資

巴拉圭擁有750萬人口,作為台灣在南美洲最後一個邦交國,具有重要的地緣政治影響力。潘尼亞將在8月15日就職前將訪問台灣,爭取將巴拉圭推薦為生產太陽能電池板、半導體和其他高科技產品的投資製造地點。

2023/06/03 | 張博丞

【國際新聞圖輯】中國神舟16號載人升空、美國變裝皇后上街爭取跨性別權益

中國近年在太空產業的進展不斷,除了自力打造「天宮」太空站,還透過2019年的中國嫦娥四號任務,讓中國成為全球首個將太空船放置在月球背面的國家,2021年中國也將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至火星。中國在發展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處處受阻的局勢下,正試圖藉由太空計畫增加自己在全球的影響力,並展開「魅力攻勢」。

2023/05/31 | 張博丞

南美洲國家峰會睽違9年再度召開,魯拉籲建立共同貨幣擺脫美元,但與委內瑞拉和解引發多國質疑

魯拉在峰會開幕致詞呼籲各國,應透過國家銀行努力推動共同貨幣,他表示:「南美各國應該通過共同的貨幣政策強化南美特性。應建立更好的補償機制,和創建一個共同的貿易貨幣,而不是依賴『區域外的貨幣』。」然而,由於該地區貨幣政策的差異,分析師認為南美共同貨幣,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實現。

TNL+ 2023/05/03 | 橫議拉美

巴拉圭大選「挺台」候選人勝出,但兩國邦交還不到鬆一口氣的程度

我國在南美洲唯一邦交國巴拉圭於4月30日舉行大選,選舉總統、45名參議員、80名眾議員及17名州長等。選舉結果執政紅黨推出的候選人潘尼亞(Santiago Peña)以42.74%得票率,大勝選前民調預測勢均力敵的反對黨候選人艾里格里(Efraín Alegre)的27.49%得票,將於8月15日就職。

2023/04/30 | 國際大風吹

【國際大風吹】巴拉圭、瓜地馬拉大選在即,台灣的邦交國數量會「-1」嗎?

兩個拉丁美洲台灣友邦即將舉行總統大選,是否會外交轉向與中國建交,成為外界關注焦點,也凸顯長期耕耘美國後院之下,中國似乎逐漸成為拉美國家在美國之外的「大國」盟友選項......

2023/04/28 | Abby Huang

南美洲唯一挺台的國家巴拉圭,總統大選後可能背棄台灣嗎?

巴拉圭是南美洲最挺台的國家,巴拉圭執政黨紅黨與台灣的盟友關係,可以追溯到巴拉圭前獨裁總統史托斯納爾,他在1954年至1989年連續8次連選連任總統,在冷戰期間將蔣介石視為反共盟友,建交不久後史托斯納爾還在首都建了一座蔣介石雕像。而台灣過去向巴拉圭提供了上億美元的經濟投資和延期貸款。

2023/04/28 | BBC News 中文

「白色黃金」鋰礦之爭:拉丁美洲發現自己陷入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拉鋸戰

智庫專家表示,美國正在積極尋求加強其在關鍵礦產和綠色技術的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這意味著鋰被證明是美國和中國之間技術和地緣政治競爭中一個越來越關鍵的領域,而中國已經狠狠地踩下了油門。

2023/04/27 | Abby Huang

阿根廷宣布4月開始以人民幣結算中國進口商品,防止美元外流

中國正利用其在拉丁美洲的市場,吸引越來越多的拉丁美洲國家使用人民幣,南美大國阿根廷決定自今年4月起,以人民幣取代美元結算價值10億美元(約合306億新台幣)的中國進口商品,而自5月起,阿根廷每月將使用人民幣結算價值相當於7.9億至1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

2023/04/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巴拉圭大選倒數,與台灣邦交關係成焦點;外交部:有信心誰當選都持續合作

巴拉圭要維持與台灣的邦交關係也須付出代價,中國沒有向巴拉圭提供任何援助、投資或融資。政治學家朗恩(Tom Long)和烏蒂內茲(Francisco Urdinez)將其稱為「台灣成本」,意味失去來自中國的經濟機會。在2005年至2014年間,台灣平均一年向巴拉圭投資400萬美元,並提供1480萬美元援助,比起中國向該地區其他國家提供的經濟援助,可說是小巫見大巫。

2023/04/16 | 德國之聲

烏拉圭有意與中國簽署自貿協定,南美鄰國警鈴大作

南美小國烏拉圭正尋求加快與中國的自貿談判進度。不過,該國的這一動向卻引起了地區鄰國的警覺。

2023/04/15 | TNL 編輯

阻止中國再奪我邦交國,美眾議員提案禁止外援與台灣斷交的國家

法案指出,中國在中美洲及加勒比海發動全球政治影響力作戰,讓台灣多個區域邦交國外交轉向,不僅對華府國安利益構成威脅,也恐讓台灣完全被孤立,無法在國際上取得任何政治支持,進而導致台海軍事衝突風險升高。法案指向的國家,包括今年才和我國斷交的宏都拉斯。

2023/04/14 | BBC News 中文

巴西總統魯拉訪中:重啟雙邊貿易、調解俄烏戰爭、是否加入「一帶一路」是重點議題

盧拉訪中是巴西新政府重建國際關係的一項努力。盧拉最近還訪問了阿根廷、烏拉圭和美國,並與參加總統就職典禮的歐洲領導人會面。這此訪中是盧拉第三任期內首次出訪西半球以外的國家,而2023年也是巴西和中國建立貿易關係的50週年。

2023/03/28 | 德國之聲

宏都拉斯與中國建交,台灣民間為何波瀾不驚甚至「慢走不送」?

隨著台灣的民主化,預算受到嚴格的監督,加以中國的經濟突飛猛進,台灣也瞭解到不可能用砸錢的方式來找到傳統意義上的友邦,所以開始了不以建交為目的的「實質外交」與利益密切國家加強往來。宏國外長率團到北京談建交的同時,捷克眾議院議長率團搭乘空軍專機到台灣訪問,反而更受到媒體的關注,這也顯示出過去的幾十年,台灣的外交已經跳脫建交與否的非傳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