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

大韓民國(韓語:대한민국/大韓民國 Daehan Minguk),簡稱韓國(한국/韓國 Hanguk),港臺民間亦有稱南韓,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則稱南朝鮮(남조선/南朝鮮),是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的共和制國家,首都為首爾特別市。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8/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韓駐港領事:若香港與中國一模一樣,將沒必要存在

韓國駐香港總領事白龍天說,若香港變得與中國一樣沒存在必要,並說香港務必繼續深化有別於中國,而且是開放又獨特的經貿轉運中心地位,如此香港才能維持深獲各國青睞的國際吸引力。

TNL+ 2022/08/25 | 許劍虹(Samuel Hui)

比較「漆黑」與「鷹擊」兩場空中軍演規模,暴露共軍完全無力挑戰美國的同盟體系

此次同時在台海周邊舉辦的兩場演習,完全暴露了中共的同盟體系遇到美國的同盟體系時是有多麼的不堪一擊。當然中共還有北韓、柬埔寨以及巴基斯坦。可即便把伊朗算進來,這些國家不是缺乏現代化的空軍,就是無法形成多邊同盟體系。

2022/08/10 | Roy Ngerng

台灣工資與物價迷思(三):台灣企業總想學習美日星,那薪資成長的部分呢?

由於台灣的基本工資增加速度遠低於韓國,其購買力的增加速度也遠低於韓國,若再比較立陶宛、英國、紐西蘭等地,會發現問題就在於台灣的消費物價和利潤率增加太快,因而超出了基本工資購買力的承受能力。

2022/08/10 | TNL 編輯

韓國115年來最嚴重暴雨:首都圈上千人緊急疏散,一家3口困「半地下室」不幸遇難

8日,首爾和大雨成了Twitter上最新的熱門關鍵字,配上怵目驚心的照片、影片,包括被大雨淹沒的街道、來不及撤退的車子在水中前進。

2022/07/28 | 一路向南:東協政經研究資訊平台

從文在寅到尹錫悅,南韓「新南方政策」歷經升級修正且不將雞蛋放同一個籃子

台灣雖在外交戰略上推行新南向政策,這與南韓新南方政策有異曲同工之妙,幾乎是在同一時期先後開展。不過雙方卻未在東南亞國家進行合作,雖本質上台韓本身及存在產業競爭與產業重疊的本質,不過若能適時開展雙方合作,終究能達到利大於弊,且事半功倍的共贏效果。

2022/06/05 | TNL 編輯

美韓航母聯合軍演剛結束,北韓就在35分鐘內發射8枚短程彈道飛彈

北韓這次一口氣發射多枚飛彈,很有可能是針對前一天剛結束的韓美聯合軍演。韓國軍方4日表示,剛結束為期3天的韓美聯合軍演,這次還睽違4年多出動航空母艦。

2022/06/05 | 方格子vocus

韓國過去30年「聯中制朝」的戰略原型,可以上溯到新羅聯合唐朝消滅高句麗的歷史

南韓這種「聯中制朝」的戰略,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的。特別是在冷戰結束後接近30年的歲月裡,美中兩國關係良好,美國一方面垂涎中國龐大的市場,另一方面認為可以透過交往,來慢慢改變中國的制度,引導中國走向民主化。

2022/05/21 | TNL 編輯

拜登亞洲行晤尹錫悅:首次未順訪中國,設法打破北韓外交僵局、向台灣傳遞「擴大嚇阻」訊息

美國總統拜登和南韓新總統尹錫悅今(21)日在首爾會談,擔心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可能恢復核試,因此他們設法打破與北韓的外交僵局。

TNL+ 2022/04/28 | 局外人

歷經五年惡鬥,文在寅對韓國「國家情報院」的改革,是否將隨政黨輪替劃下句點?

隨著矢言不再姑息北韓的尹錫悅政權即將上任,加上文在寅政權的國家情報院改革措施,激發保守派跟國家情報院內部的強烈反彈。有意見認為文在寅政權針對國家情報院的改革措施,將成為首先被檢討的對象。

2022/04/26 | Roy Ngerng

薪水停滯造成的經濟落後(上):當台灣薪資成長落後於韓國,經濟成長也開始放緩

1997年危機過後,台灣連續9年壓制基本工資的成長,但韓國卻決定繼續提高基本工資,2000年之後,韓國的基本工資隨之飆升,甚至比1997年之前的成長速度還要快,反觀台灣由於基本工資被壓低,家庭消費支出和營業利潤也被壓低,經濟成長因此放緩。

2022/03/31 | TNL 編輯

韓國憲法法院判決維持「刺青禁令」:不是醫生不能幫人刺青,違者最高罰百萬台幣或終身監禁

韓國《醫療法》規定,無醫師執照的非醫療人員不得行醫,包括刺青。這使得該國5萬多名刺青師都受到警察突襲和起訴的風險,也讓不少刺青師寧可移民到海外。

2022/03/09 | 新社會政策雜誌

「史上最惹人厭」的韓國總統大選,兩大黨政見有哪些值得台灣借鏡?

一般而言,韓國保守派政治勢力上任後,外交政策多靠攏美、日,反之進步改革陣營多半友中。而本屆韓國最具總統相的兩位候選人,外交國防主軸倒是壁壘分明,連帶與產業、科技政策都將形成蝴蝶效應,值得台灣高度關注。

2022/03/06 | TNL 編輯

北韓稱5日試射是「測試衛星傳輸系統」,專家:與美國談判陷僵局,準備遠程火箭發射的前奏

首爾北韓大學院大學教授梁茂進表示:「由於衛星和洲際彈道飛彈從裡到外都相同,衛星發射將使得朝鮮半島回到2017年的緊張時期。」他說,本月2次試射或許也想向華府傳達訊息,這是平壤當局含蓄尋求讓步,以免跨越發射洲際彈道飛彈的「紅線」。

2022/03/03 | TNL 編輯

韓國總統大選倒數階段震撼彈:在野黨合作力拚政黨輪替,安哲秀宣布退選助尹錫悅上位

韓國總統大選選情出現變數,韓國國民之黨總統候選人安哲秀與尹錫悅於今(3)日達成協議,安哲秀今天宣布將退選,合作促成政黨輪替,且國民之黨將在選後與國民力量合併。此外,韓國政府於投票日加開1.5小時時間,保障受疫情影響之隔離者與確診者的投票權。

2022/02/28 | TNL 編輯

俄烏熱戰之際北韓試射彈道飛彈,韓媒:下波挑釁高峰可能在4月前後

從北韓官方中央通信社公開的內容看,北韓可能是將偵察攝像頭裝在準中程彈道飛彈(MRBM)上進行了航拍試驗。

2022/02/14 | 李秉芳

國民黨要求福島食品輻射殘留「零檢出」,並比照韓國標準禁水產品進口

台灣其實在此次解禁之前,就已經採取了未明訂,但實際上一直在做的「進口零檢出」只要有驗出輻射劑量殘留,就算沒超過100貝克的標準,還是會要業者退關或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