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

大韓民國(韓語:대한민국/大韓民國 Daehan Minguk),簡稱韓國(한국/韓國 Hanguk),港臺民間亦有稱南韓,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則稱南朝鮮(남조선/南朝鮮),是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的共和制國家,首都為首爾特別市。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2/14 | 李秉芳

國民黨要求福島食品輻射殘留「零檢出」,並比照韓國標準禁水產品進口

台灣其實在此次解禁之前,就已經採取了未明訂,但實際上一直在做的「進口零檢出」只要有驗出輻射劑量殘留,就算沒超過100貝克的標準,還是會要業者退關或銷毀。

2022/02/01 | TNL 編輯

北韓1個月試射7次飛彈,外界解讀火星12型彈道飛彈已進入實戰部署

北韓在1月30日試射火星12型中遠程導彈,這已經是1月第7次試射飛彈,外界解讀北韓已將此種飛彈量產並進入實戰部署,而此舉也接近破壞2017的試射中止聲明。

2022/01/15 | TNL 編輯

2022年北韓一個月不到就三度試射飛彈,意味著文在寅「終結韓戰」的希望落空

北韓14日在射擊演習中試射鐵路機動飛彈,這是北韓本月第3度測試武器。《外交家雜誌》分析認為這代表文在寅推動的和平進程實際上已經結束,意味著在文在寅的任期結束之前,不會有「韓戰結束宣言」。

2022/01/07 | 曾凡芸

南韓總統候選人提「掉髮治療納健保」,支持者大讚、反對者批民粹

南韓總統大選候選人李在明提出政見,表示要把掉髮治療納入健保給付,引發選民支持。不過同時也出現反對聲浪,認為李在明的政見只是民粹,而且可能為南韓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2021/12/22 | 戲言

香港與韓國在柏林(四):港產片在韓國流行,曾像今天韓國文化在香港

上世紀韓國的電影院,要麼是上映港產片,要麼荷里活電影。現在似乎也很難想像了,因為新一代韓國人,除非是港產片影迷,否則都不會看港產片。

2021/12/02 | 《思想坦克》

「光州屠夫」全斗煥究竟做過多少骯髒事,又做過哪些「好事」?

第一個促成南北韓會談的總統?第一個訪問日本的韓國總統?任內經濟成績亮麗?這都是不懂當時事件背景與事後被揭露秘辛的西方記者膚淺的認知,然後台灣無知的媒體依樣照抄。

2021/11/23 | David Tang

從全斗煥逝世,看韓國近30年間的蛻變

那些年,韓國,不過是混亂的代名詞。是什麼令韓國在短短20、30年間有這樣的蛻變?

2021/11/08 | TNL 編輯

中國暫停「尿素」出口衝擊韓國物流業,政府派軍機從澳洲空運2萬公升應急

韓國執政黨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表示,針對近期尿素供應吃緊,韓國尿素貨源過度單一、過於仰賴中國是一個大問題,所以一旦中國發生狀況,就會像現在一樣無法靈活因應。

2021/10/29 | 戲言

香港與韓國在柏林(一):港韓跨國婚姻,用哪種語言來溝通?

韓文同中文發音相對地接近。因此,「韓妹」只是學了一年的普通語,已經到高階的程度,發音甚至比很多香港人準確。可是,我一開口說廣東話,她便嘗到苦頭。

2021/10/22 | TNL 編輯

南韓投入新台幣464億,發射「世界號」模擬衛星進入軌道失敗

《BBC》認為,雖然南韓表示世界號計畫是用運載火箭發射衛星,不過因為彈道飛彈與火箭的技術有相似之處,所以也被視為南北韓軍備競賽的一部份。

2021/07/26 | TNL 編輯

台灣第3面獎牌入手:男子射箭決賽不敵韓國摘銀,平史上最佳戰績

台灣的射箭隊曾在2004雅典奧運拿下男子團體賽銀牌,今年則是隊史相隔4屆奧運後再次重返奧運男團金牌戰。台灣曾在2018雅加達巨港亞運決賽射下韓國奪得隊史首金。

2021/06/13 | 方格子vocus

文在寅的游移,將使韓國在未來美國「印太戰略」中被邊緣化

美、中兩國的對抗,可能會是一個長期、漸進的緩慢過程,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南韓的游移會造成戰略地位的逐步流失。

2021/05/13 | 德尼思化

《82年生的金智英》:男女對立之外,這是我們都有的母親

《82年生的金智英》沒有聲撕力竭的責罵,寫實而平淡道出亞洲都市女性的困局,身邊常見的人事。

2021/03/12 | 德尼思化

《逆權大狀》:請睜開眼,看著國安法的審判

國家即國民,政權骯髒踐踏人民之等句,我們都知道他說得對,都想聽到這種話。可是,正如香港的47人被控《國安法》,「球證、旁證、加上主辦、協辦所有嘅單位全部都係我嘅人,點樣同我鬥?」《逆權大狀》的審判,犯人依然收監。

2021/03/04 | TNL 編輯

以「身心障礙」為由強制退役,韓國跨性別士兵輕生,保守軍方引發社會憤怒

南韓對於性少數議題仍相當保守,和亞洲部份其他地區相比,對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LGBTQ)容忍度也較低,南韓的同志與跨性別者大多過著避免引起關注的低調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