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參議員

上議院或參議院,是兩院制國家或自治區等行政區的國會議院之一。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拜習會15日登場,近1/4美參議員籲拜登勿在台灣議題讓步,美國會年度報告指官員互訪改變不了中國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在14日抵達舊金山,準備參加這場雙邊會議。兩人將參觀莊園、舉行午餐工作會議、並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舉行小型會談。報導說,其他資深官員將就特定議題與中方舉行單獨會議。

2023/09/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資深參議員范士丹逝世享壽90歲:帶領舊金山走過混亂年代,31年國會生涯成就無數

美國民主黨籍加州聯邦參議員范士丹(Dianne Feinstein)昨(29)日傳離世,享耆壽90歲。她在31年國會生涯成就無數,帶領了舊金山走出黑暗、數次打破玻璃天花板,並在1978年美政壇同運鬥士哈維米克被槍殺後迎來政治生涯的轉折,從此為槍枝管制的發聲不遺餘力。舊金山市政府已宣布市政廳和各大公共建築連3天降半旗哀悼,以讚揚范士丹對城市、州、和國家堅定不移的捍衛。

TNL+ 2023/03/17 | 鄭仲嵐

日本網紅參議員「加西」曠職七個月慘遭國會除名,這種惡搞系政治家為何出線?

參議員加西自從2022年7月當選以來,因為一次都沒有進過國會,長年滯留在國外,因此屢屢遭到參議院發文要求登堂。結果加西始終置之不理,終於惹毛了一班國會議員,在先前對其懲處必須要回來日本並在國會當眾道歉。原先加西表示「有意」回日本,並在3月8日道歉,然而他最終還是爽約,如今遭到國會正式除名。

2023/03/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灣淪陷恐致全球2.5兆美元損失,美參議員呼籲各國擬定制裁法案嚇阻中國

至於他會給台灣什麼建議,蘇利文指出,美國會支持盟友,但台灣人民必須決心為自身家園與自由奮戰。他透露,部分美國議員不確定若台海爆發衝突,台灣人會不會願意像烏克蘭一樣奮力一搏,還是像阿富汗一樣,仗都主要交給美國來打。

2022/12/28 | Abby Huang

義務役延長一年,日本自民黨參議院幹事長世耕弘成:台灣宣示「自己國家自己防衛」值得高度肯定

針對台灣國防兵役的重大改革,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表示,國民黨雖然對這次兵役改革提了很多意見,但沒有反對延長兵役這件事,也沒再說什麼「民進黨讓青年上戰場」之類的酸言酸語,「總算展現了一個負責任的在野黨應有的態度」。

2022/12/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期中選舉最終回:喬治亞州民主黨參議員沃諾克連任,確保參議院擁有51:49多數席位

浸信會牧師出身的沃諾克是喬治亞州第一位黑人參議員,他表示:「我常說,投票像是一種禱告,希望出現我們渴望自己和孩子所見到的世界。喬治亞州鄉親,你們一直用你們的嘴和腿、你們的手及腳、你們的腦和心禱告。你們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如今我們在這裡站在一起。」

2022/11/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2022美國期中選舉:參議院是否終結「恐怖平衡」備受矚目,喬治亞、內華達及賓州成關鍵

綜合多家民調分析,目前由民主黨掌握席次的喬治亞、內華達州選情仍被視為「五五波」,可望由紅轉藍的賓州參議員席次,候選人仍在纏鬥。民主黨是否維持參院掌控權,將決定拜登任期後半段能否持續推動重點政策,還是會淪為「跛腳總統」。這場期中選舉結果,不只將左右拜登個人政績,也將連帶影響民主黨2024年大選選情。

2022/10/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參議員提案制裁習近平等高官,中國大使館怒批:擺明跟14億中國人作對

美國新聞網站Axios獨家披露,霍利宣布將提法案後,辦公室24日收到一封來自中國駐美大使館、署名參贊李香(Li Xiang,音譯)的來信,表達中方對法案的「強烈憤慨及嚴重關切」。

TNL+ 2022/09/21 | 李可心

昔日的保守派鐵票倉喬治亞州,為何成為期中選舉民主黨參院過半的關鍵?

美國將在11月8日迎來期中選舉,其中一個關鍵選戰即是原先鐵紅州的喬治亞。本文嘗試了解目前喬治亞的參議員選戰,以及喬治亞由紅轉紫的進程。

TNL+ 2022/08/30 | 罵克伍陸

【漫畫話經典】《純情房東俏房客》:後宮漫的里程碑,新科參議員赤松健是否仍「可以色色」?

可以說,赤松健在《純情房東俏房客》的成功,與其說是個人獨到的創作天分,不如說是只有深諳御宅文化、長期於同人誌圈活躍、深愛Galgame的創作者策略性地將這些元素投入漫畫,才能做到的創舉。

2022/08/26 | TNL 編輯

美參議員布蕾波恩時隔14年再來訪,多次挺台參與國際組織,批中共企圖掌控全球

布蕾波恩訪台前曾造訪中國近年積極拉攏的斐濟、索羅門群島、巴布亞紐幾內亞等3個南太島國。她抵台後透過新聞稿表示,台灣是美國在印太區域最強健的夥伴,高階人員定期訪台是美國長年政策,「我不會因為中共霸凌而背棄這座島嶼」。

2022/08/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參議員馬基總結台灣行,美台應合作避免台海衝突及誤算;國務院批中共軍演反應過度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亞太主席馬基率團訪台,共軍隨即宣布在台灣周邊進行實戰化演練。美國國務院昨天表示,議員訪台符合美國一中政策,任何軍事挑釁都是反應過度,沒有必要。

2022/08/15 | TNL 編輯

美參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率團訪台,43年前曾投票支持《台灣關係法》

馬基長年關注台灣議題,是「參議院台灣連線」成員之一。他曾於1979年投票支持通過《台灣關係法》,之後多部涉台法案、決議案連署名單也常能見到他的名字,包括美國國會2001年、2013年相繼通過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法案。

2022/04/15 | 德國之聲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率團訪台,白宮國安顧問重申對台安全承諾

美國重量級議員訪團週四晚間抵台。台灣總統府發佈聲明稱,這次訪問顯示了美國兩黨的對台支持。與此同時,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在談及俄烏戰爭與中國立場時,再次重申對台安全承諾。

2022/01/30 | 精選書摘

譚美.達克沃絲《活著的每一天》:戰地醫院外科醫師向我形容,我的腿「只剩泥巴跟血了」

當2004年她駕駛的直昇機被飛彈擊落,她成為伊拉克戰爭中第一位雙腿被截肢的女兵。她對此從無怨言,反而深深感謝那些冒著生命危險救她一命的同袍弟兄。「我根本不該活著,人卻還在這裡。我知道有人給了我第二次機會,每一天,我都一定要好好利用這條命。」

2022/01/30 | 精選書摘

譚美.達克沃絲《活著的每一天》:競選讓我覺得像是被五馬分屍,最大的挑戰是跟新生的孩子長期分離

譚美.達克沃絲的一生歷經了各種的打擊,但她總以勤奮、勇氣與毅力來面對,更時常心懷感恩,努力為弱勢發聲。《活著的每一天》是她的奮鬥故事,獻給每一位在逆境中需要人生疫苗的台灣讀者。

2021/12/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民主黨前參議員瑞德辭世享壽82歲:歐巴馬執政時期的左右手,曾痛罵胡錦濤是「獨裁者」

作為多數黨領袖,瑞德在參議院擔任民主黨總統歐巴馬的左膀右臂。儘管遭遇共和黨激烈反對,瑞德依然在2010年協助有「歐記健保」之稱的平價醫療法在國會闖關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