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核安專家:看數據就知道,核能不是「最合邏輯」的選項
核能號稱千年只會有4起反應爐外洩,但過去40年卻是每10年一起,擁核者說福島只有一人因核災死亡,卻忽略16萬名被迫撤離家園的人,和堪稱幸運的災後天候風向,再加上核廢料的問題,在在顯示「核能不是最合邏輯的選擇」。
運轉40年,台灣第一個核電機組將「除役」,除了核廢料問題,還有什麼挑戰?
核一當初被視為是經濟發展指標之一,當時新北市的三芝區、石門區都是可能興建地點,兩區都爭相搶蓋,當年核電廠員工提著手提箱上下班「走路有風」。
在倫敦時裝周遇見來自台灣的純淨保養-綠藤生機
台灣純淨保養品牌「綠藤生機」,登上倫敦時裝周的國際舞台,希望全世界看見台灣品牌展現的創新與研發實力!並於即日起至 2/23 特別推出「倫敦時裝秀指定保養組」,內含活萃修護精華露 2 瓶,讓消費者在台灣同步感受純淨保養帶給肌膚的美好改變。
把回饋金當萬靈丹?蘭嶼核廢料「鋼彈模型說」的幾大謬誤
「以核養綠公投案」領銜人黃士修日前在一場演講中,用其獨創的「鋼彈模型說」,解釋低階核廢料和蘭嶼人的回饋金情結,好像蘭嶼只要有了回饋金,一切就都順理成章。而既然要說回饋金,那就從具體的執行層面來談。
免跑銀行也能換到傳說中的低點?兌換外幣的划算小撇步
不分四季、想玩就出去玩,現在對國人來說全年都是旅遊旺季,而對於旅遊的規劃,不再只有上旅遊網站比較機票飯店價格、請年假、打包行李而已,如何提早在理想低點換匯,更成為聰明旅行者的必備功課之一。
台灣應廢核或擁核?氣候專家詹姆士.漢森:核能跟再生能源並用,才是國際趨勢
漢森大力抨擊化石燃料對人類健康的危害,不過他的論點也被澳洲科學家批評過,科學家認為,漢森擁核來解決全球暖化,這種想法非常危險且極其昂貴。
「不可能重啟」的核四燃料棒送出國了:買來還沒拆封就退回,是賠本還是停損?
核四爭議才告一段落,核二廠1號機昨天又傳出狀況,接收槽失去水掩蓋,導致放射性氣體直接釋出,造成輻射監測器警戒訊號持續約13分鐘。
控糖.重生:一場糖尿病,喚起一家三代女性的改變與溫暖
每年都做健康檢查,就可避免常見慢性疾病上身?罹患糖尿病的「糖友」,就沒有享受甜點的權利?慢性疾病對病患人生的改變,就只有無情破壞、毫無良性回饋嗎?讓身為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陳純慧,來告訴你如何活出不一樣的糖友生活。
中國將成全球最大核能國?由《世界核工報告》看透核能產業趨勢
在爭論馬英九封存核四、蔡英文非核家園、深澳電廠、以核養綠公投等等問題前,我們該有的,或許是一個對核能產業的正確認識,以及更新世界最新趨勢。這也是本文的最大目的。看完數字、統計後,如何判斷在你。
炭王金霸一代顏家:臺灣最神秘低調的地方望族
臺灣最神秘低調的礦業家族,臺日混血作家一青妙的「父親那邊」,就是當年獨霸九份的基隆顏家。曾經日進斗金、富可敵國,身為臺灣5大家族之一;時至今日,基隆顏家似乎少再被提起,漸漸隱匿在臺灣的望族圖譜上。
《新版東京漂流》:請問你靠什麼日常用品得到幸福和滿足呢?
我們不如說:80年代的日本消費社會漸趨成熟,生活的風格也漸漸產生了變化。也就是說,60至70年代的三種神器,是日本人為了達到中產階級生活「水準」而存在的商品;有別於此,80年代的三種神器,則是為了滿足生活「文化」水準而存在的「物品」。
先理解文化,才能說一個好故事:清真認證與他們的產地
你理解伊斯蘭教、清真認證對於東南亞當地穆斯林的生活意義嗎?跨境電商不僅得跨越有形的國界,更得跨越無形的文化差異;先理解文化,才能說一個好故事。
沒有人是局外人!讓聲音成為力量,一起為台灣人權發聲
70年前的12月10日,是全球步向迎接「言論」和信仰自由的關鍵日。全球為紀念這一日,特別舉辦響應活動紀念「世界人權宣言」。自栩為民主、自由國家的台灣,自然也不能錯過這樣的機會,眾多藝文人士、教授都站出來齊聲為人權發聲,身為台灣公民的你,這次也有機會一起來為台灣發聲。
【擁抱恐懼】《原爆過後》:和平的基本概念是了解他人的痛苦
1945年8月6日原爆發生三小時後,記者松重美人帶著相機抵達御幸橋,拍下橋上聚集的傷亡者,拍了兩張就再也無法按下快門。日本研究人員以這兩張照片,搭配現代電腦科技、醫學與歷史專家的分析,加上倖存者的證詞,把靜態照片還原成有聲音的動畫。
《純真》書摘:我們最可怕的武器,都是些最差、最不行的人在看管
她的熱情與性無關,但非常強烈,那是一種補償心理。她不知道答應讓一個新來的人進入她和湯姆的原子核會產生什麼結果,但她腦海中出現了一片蕈狀雲。
【青春還鄉】留下孩子笑容的101種方法:攝影師楊文逸的偏鄉畢冊義拍行動
「畢業照」有沒有拍都不重要?對於偏鄉學童來說,這可能是他們將求學階段的回憶珍藏一輩子的紀念品,而很多孩子卻沒有機會擁有這種奢侈。
《電業法》修正案闖關:分割了台電,非核家園的路就通了?
《電業法》修訂,似乎成了新政府解決台灣缺電危機、達成二○二五非核家園的藥方。但,堪稱最複雜法案的《電業法》,修改方向為何?力拚下個會期通過的挑戰很大。
【切爾諾貝爾核災難30周年】怕輻射不如先補腦
若你還在擔心往日本掃貨是否安全,或者準備宣言「我是人,我反核」,希望你讀一遍醫科學博士生廖彥朋的簡明通俗新書《怕輻射,不如先補腦》,最少讀完第一部,特別是第五章的「線性無閾假說(linear no-threshold hypothesis)」
什麼都漲,就你的荷包沒漲?實現一家人的夢想,只有努力是不夠的
是否也曾在安靜的午夜裡,看著熟睡的孩子和伴侶,想著自己擁有的一切,有股暖暖的幸福感慢慢湧現。原因無他,因為你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庭,儘管偶有牽絆與限制,但也是甜蜜的負擔,同時你也發現,原來在自己心中早就許下了專屬於家庭的夢想。
【影片】核能的正反思考(上):反核的三大理由
「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是台灣常見的反核標語,不過反核陣營的論點不止於此,請看以精美動畫呈現的反核三大原因。不論你的立場如何,都該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