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30 |
《醫學,從巫術到科學》:莫札特、梵谷、尼采都逃不過的惡疾,梅毒與歐洲人民的互黑史
本書作者吳京平,擅長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把深奧的科學變故事。他的博客《科學史評話》系列,總播放量超過五千萬次!這次,他帶領讀者一窺人類與自然最長久的博奕——醫學的歷史。讀完書後你會發現,瘋癲與文明之間,經常只有一步之遙。
2022/04/04 |
《這一次,我們不再逃避煩惱》:學習接受生命的不完美,你就能無怨無悔地領會「苦」的真諦
英國最受歡迎的哲普作家 X 最具人文精神的心理治療師,聯手精選出現代人最煩惱的人生議題,從東西方哲學與心理學的角度,幫助我們以更主動、更有創意的方式面對生活難題。
2021/05/31 |
傅偉勳《西洋哲學史》:簡介叔本華《充足理由律之四大根據》與《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我們從叔本華主著《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初版序文不難窺知,他的根本思想可以說是揉合康德知識論、柏拉圖的形相論以及印度《奧義書》(The Upanishads)的汎神論而形成的哲學體系;原始佛教的根本教義似亦影響過叔氏的厭世觀與解脫觀。
2021/05/17 |
泰瑞伊格頓《論悲劇》:簡言之,悲劇是一種政治的順勢療法
當代文學、文化評論界最具國際聲譽的學者泰瑞・伊格頓,帶你探索從古希臘到現代悲劇的演變及其意義。伊格頓認為,悲劇沒有死亡,還說:「悲劇是用來衡量我們人類最終價值的尺度。」
2019/04/21 |
叔本華的人生智慧:出身良好不必為錢煩惱,才能取得別人達不到的成就
生來就富有的人們,將財富看成是沒有它就不能活的東西,如同空氣。他們有條不紊、精打細算,並且勤儉節約,終其一生都在守護自己的財產。
2019/04/21 |
叔本華的人生智慧:不必謙虛,只管驕傲
當謙虛成為一種「美德」,愚人反倒獲利最多——謙虛若是美德,那豈不是人人都得把自己說成是個傻瓜才行?謙虛實際上拉近了人們之間的差距,彷彿這個世界上就只有傻瓜似的。
2019/02/17 |
叔本華《孤獨通行證》:衣食無憂者不必卑躬屈膝
當我們考慮到人類有那麼多的需求,人類的整個生存都建立在這些需求之上時,就不會再驚訝於財富如此受人尊崇,甚至比世上任何東西都更榮耀的事實了。
2018/07/12 |
《解釋給每個人聽的倫理學》:倫理學從何而來?這個問題有三大類解答
你知道,界線不一定畫在宗教和哲學之間。事實上,對於「倫理學從何而來」這個問題,第一類解答主要在說:「它並非來自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