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

創(ㄔㄨㄤ)傷(英語:Trauma),或稱外傷、損傷(英語:Injury),是指外力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31 | 精選書摘

《樂齡族力量訓練的第一本書》: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這絕對是過時的想法

目標是持續運動下去,也許是坐著或是徒手,用任何形式都可以。你可以視身處環境自由發揮創意來運動。但如果你不確定該怎麼做,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諮詢私人教練、物理治療師,或是去問醫生。

2022/10/01 | 讀者投書

我們都是負傷的人,但不要在與怪獸征戰時,把自己也變成了怪獸

不要在與怪獸征戰時,把自己也變成了怪獸。成為一頭怪獸的背後可能有許多辛苦和困難、可能犯了許多錯誤,沒有人生來就甘心樂意、歡歡喜喜地想要成為壞人;但是想要成為一個好人,需要很多很多的幸運、很多很多的守護,還有很深很深的自覺與堅持。

2022/06/17 | 洞見物理治療所/ATX徒手治療研究室

肌腱、韌帶跟筋有什麼不一樣?受傷時該如何物理治療?

肌腱跟韌帶的結構十分相似,但因為連接的地方不一樣,造成功能跟受傷原因有所不同,也因此造成物理治療所要處理的方式也很不同。但不變的是,它們大多可以自己正常好。

2022/05/03 | 運動視界

為什麼受傷一直好不了?運動表現無法提升?物理治療師淺談「動作控制」

「動作控制」聽起來很抽象,什麼叫有控制的動作?動作控制很重要嗎?這篇文章用說明這項每個人必備的能力 ─「動作控制」,讓你學會正確的肌肉發力模式,不再反覆受傷。

2021/03/31 | 貓心(龔佑霖)

【動畫】《暮蟬悲鳴時 業》:國高中生該如何排解被老朋友拋棄、遺忘的痛苦?

《暮蟬鳴泣時 業》的沙都子,雖然對朋友梨花做出了一系列殘忍的報復行為,但我可以深深感覺到她的恨意背後,其實帶著強烈的悲傷與痛苦。當一個國高中生面對同樣處境時,到底該怎麼做呢?我認為有三個重要步驟:

2021/03/24 | 李慧明

勒邦占士的踝傷真的要「無限期」休賽?

嚴重傷患如前十字靭帶撕裂都會知道運動員需要約九個月至一年時間康復。為甚麼這次的「高腳踝扭傷(high ankle sprain)」專家雲集的NBA都沒法提供復出藍圖呢?

2020/12/10 | One-Forty

印尼移工的復原之路:擔任班長更讓我知道操作機台要小心,但意外就是這麼突如其然

印尼移工Dudut在台灣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雲林控制機台,而一次工作的意外,讓他決心去學習中文,也讓他在台灣的生活更為順利。

2020/09/16 | 柯夢波丹Cosmopolitan Taiwan

感情路上的受傷與成長,不要感謝渣男,要感謝妳自己的努力

總是有人說,最棒的成長,就是總有一天妳懂得回頭感謝那些曾讓妳受傷的渣男、學會停止抱怨、懂得挑人、得到成長。但其實根本不需要,與其謝謝渣男,不如謝謝妳自己。畢竟,世上唯一能讓妳重新振作的,也只有自己。

2020/05/31 | 運動視界

如何分辨是「訓練」還是「受傷」造成的痛感、不舒服?

受傷後,不確定自己好了沒,或者是無法辨別在痠、痛、不適下是否能持續運動?以下介紹:(1) 身體為什麼有不適的感覺;(2) 常見疼痛、不適所代表的意義;(3) 需要停止的情況。

2020/05/31 | 運動視界

如何分辨是「訓練」還是「受傷」造成的痛感、不舒服?

受傷後,不確定自己好了沒,或者是無法辨別在痠、痛、不適下是否能持續運動?以下介紹:(1) 身體為什麼有不適的感覺;(2) 常見疼痛、不適所代表的意義;(3) 需要停止的情況。

2020/05/13 | 李慧明

深蹲時膝蓋可以超過腳趾尖嗎?

做深蹲要不要過趾尖,其實是要看個人要靠這項運動想達到甚麼效果。膝關節在深蹲時有多少壓力,體重和槓鈴負重比膝蓋前屈角度更為重要。

2020/02/21 | 港台電視31

零距離科學:再生醫學與幹細胞療法,為脊髓損傷患者重燃希望

幹細胞療法為患者帶來天大的喜訊,為他們重燃希望。在這集《零距離科學》中,有患者從下半身癱瘓,康復至可以在輔助下行走,甚至能重拾駕駛的樂趣。再生醫學利用了幹細胞的特性,將從前的不可能變為可能。

2019/12/15 | Gymirin 的 Calvin

「過度訓練」造成運動傷害,可參考這五種治療方法

如果這個痠痛會造成你活動不舒適、活動度受影響,那強烈建議你繼續看下去。我以自身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在受傷後我做了什麼處理。

2019/11/29 | 楊孝文律師(律小編的法巢)

若在球場看台區被界外球K到,球團或球場有沒有法律責任?

棒球比賽的過程中,購票入場的民眾、場上各個角落的成員若遭界外球擊中,雖然在刑法上可以免罪,但能否請求「民事賠償」在現行實務仍有些許爭執。

2019/10/02 | 精選轉載

【圖輯】成為抗爭者的後援:基本急救術、防禦與撤退須知

本文知識來自台灣急救士訓練課程和個人的抗爭經驗,希望傳遞自保、急救的基本常識。讓我們能在急救人員來之前,不會因為無能為力或錯誤的急救手法,而落下任何一人。

2019/08/02 | 精選轉載

612右眼中槍教師︰關於受傷和暴動罪

6月12日金鐘大規模示威期間,一名教師右眼中槍受傷,其後在醫院被警方以「暴動罪」拘捕。事隔個多月,這位老師回應坊間一些評論及問題。

2019/07/16 | 環境資訊中心

九年前私養野生動物的人,今日仍讓動物們痛苦

因為被關在狹小空間而身心失衡的野生動物,都未能及時獲得醫療照顧,只能任憑動物痛苦的自生自滅,然而動物社會研究會2010年展開首次調查的九年後,發現所有弊端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