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口水

唾液(亦稱口涎、口水)是動物口腔內唾液腺分泌的無色且稀薄的液體,其在食物的消化過程中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0/08/19 | 精選轉載

為什麼被貓咪舔舔時的觸感,有如砂紙一般粗糙?

無論是大貓還是小貓,即便勇猛如虎,體重是家貓的30倍,主子們的舌頭上突起,竟然都是相同的長度2.3 ± 0.2 mm?

2019/12/04 | 營養共筆

所謂「易胖體質」,和基因、腸道細菌有什麼關聯?

無菌老鼠吃相同的飼料,牠們消化澱粉食物的能力差不多,但高AMY1 CNVs者的糞便裡,有大量能分解抗性澱粉的細菌。因此這組老鼠明明吃一樣的飼料,卻硬是比較胖。

2019/06/02 | 精選轉載

【插畫】為什麼「吸貓治百病」,吸狗卻會打噴嚏?

貓咪為了不讓天敵與獵物發現自己,貓貓天生體味就比較淡,而且會主動保持乾淨,反觀狗狗皮脂分泌較旺盛,本身體味會比較重,而且狗狗舔舐身體不但無法清除髒污,還會把大量的口水留在毛髮上,細菌滋生,味道自然不好聞了。

2018/12/19 | 文科生.歷險手記

患上愛滋病要用公筷?TVB帶大家倒退30年

使用公筷可減低透過口水傳播的傳染病風險,但公筷非用來避免感染HIV或乙型肝炎,因為口水從來都不是HIV及HBV有效的感染媒介。

2014/10/13 | Gene Ng

香噴噴的食物怎麼變成脹氣和臭屁?看看食物經消化道兩萬毫米的歷險記

雖然天天不停地吃喝拉撒,可是不經《大口一吞,然後呢?》這一洗禮,還真不知原來人類對我們這個後口到原口之間的歷程,所知居然是這麼矇矓,不過還是多虧了像瑪莉‧羅曲這麼變態…哦不…這麼好奇的作家,帶我們去更變態的科學家實驗室,一窺宅宅的消化道世界,後口入、原口出地嘗盡口水、胃液和米田共等等的奇妙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