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

口蹄疫(學名:Aphtae epizooticae,英語:foot-and-mouth disease (FMD) 或 hoof-and-mouth disease)是一種非致命的病毒傳染病,主要感染對象是牛和豬。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1/09/10 |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專家回應:禁止廚餘養豬,是否真能有效防止非洲豬瘟疫情蔓延?

廚餘養豬對消耗社會日常產生之廚餘與事業廢棄物有巨大貢獻,約佔近6成臺灣廚餘產量。由以上現實狀況可知,「廚餘養豬」在臺灣實為循環經濟生產的重要事業項目。

2021/09/07 | 環境資訊中心

禁用廚餘養豬加重焚化爐負擔,「廚餘養豬非未來趨勢」,農委會推純飼料養豬

廚餘可用來堆肥、高速發酵或生質發電,但目前廚餘資源化量能不足,加上防疫政策來得緊急臨時,部分廚餘還是得送進焚化爐焚燒或是掩埋,而焚化垃圾通常會產生約10%底渣,恐加劇焚化爐惡化及污染,增加底渣廢棄物。

2020/09/11 | TNL 編輯

德國爆發首例非洲豬瘟,即日起從德國入境旅客攜帶豬肉產品最高罰100萬元

繼今年2月義大利成為非洲豬瘟疫區後,德國近期也爆發首例非洲豬瘟。為防疫,即日起自德國入境台灣旅客若被查獲攜帶豬肉產品,首次將開罰20萬元,第2次以上罰100萬元。

2020/06/08 | TNL 編輯

台灣將口蹄疫即將「拔針」成功,20多年沒外銷的養豬業者想出口有挑戰

自1997年口蹄疫爆發至今,台灣生鮮豬肉已經20多年沒有出口,外銷需求的規格化生產流程須重新建立,養豬業者面臨的挑戰不小。

2019/09/04 | 蒂瑪小姐咖啡館

台灣當年口蹄疫時豬價大跌,為何中國鬧豬瘟卻豬價大漲?

政府的立場都希望可以安撫民眾,但相較於台灣,中共一手帶風向說豬肉還是可以吃,另一手封鎖可能造成豬肉恐慌的消息,結果因為豬瘟狀況影響太嚴重導致市場短缺,反而推升了豬肉價格。

2019/01/01 | 讀者投書

豬年新願望:防疫非洲豬瘟,讓台灣成為豬肉大國

現在當下的防疫措施,不只是為了未來能夠可以吃到魯肉飯,更是為了未來的出口經濟打拼,只要我們能夠持續守住,台灣就有可能成為世界主要的豬肉出口大國。

2018/12/20 | 《思想坦克》

非洲豬瘟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人的疏失

防疫政策既必要且重要,建立可持續的防疫工作模式、並從臨機應變當中累積可傳承的經驗,是除了面對眼前的威脅之外,必須要嚴肅面對的課題。

2015/05/08 | 阿Ken

金門牛疑似染口蹄疫,不排除由中國傳入

防檢局經基因序列比對,A型病毒與中國廣東2013年發生的A型口蹄疫病毒,基因相似度高達99%,防檢局不排除病毒是由中國傳染。

2014/10/27 | MBAtics

當牧場追求利潤最大化,背後犧牲的代價真的跟你我無關?

當台灣養豬產業隨著歐美國家一樣,透過提高飼養技術與大規模飼養降低成本時,豬隻就已經不再被當作是一種生命,而是一個產品。這種經營理念在企業追求高效率的產出時,會在初期就淘汰先天有病或是感染病情的豬隻,並且透過科學的方式育種與計算如何達到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