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8 |
梁朝滅亡陳朝建立,庾信也想歸國返鄉,無奈就只有他跟王褒上不了包機
既然「思鄉」是普遍情感,好像被鎖國滯留海外也不是什麼多特別的事,但說起南北朝比較悲摧的例子,好比那些只是出一趟國,回來時就發現被鎖國或亡國的作家。像寫〈哀江南賦〉的庾信,與寫〈歸魂賦〉的沈炯。
文言或古文,漢文化圈外通稱古典漢文(英語:Classical Chinese),當今受「白話文」一詞影響而常被贅稱爲「文言文」;此外,日韓朝常稱爲漢文,以區別於「胡語」、「夷語」、「番語」、「外語」等稱呼。 --來自 維基百科
喝的是便宜三百塊濁酒,遙想的是陳思王平樂宴飲的上萬塊美酒,這才是文學的真諦啊。這麼說來讀這些詩歌,倒是給了我們另一種增添想像力的方式,而不一定與貧窮或富有相關。
既然「思鄉」是普遍情感,好像被鎖國滯留海外也不是什麼多特別的事,但說起南北朝比較悲摧的例子,好比那些只是出一趟國,回來時就發現被鎖國或亡國的作家。像寫〈哀江南賦〉的庾信,與寫〈歸魂賦〉的沈炯。
來到第二冊,陳茻從更黑暗、失敗的面向,進行中國古代人文經典的解析,在如此時機看來恰恰有濃烈的亡國感,不管是因於在清朝為官、被視為人格染污的吳偉業及他筆下〈圓圓曲〉裡的吳三桂,或是詩聖、詩史杜甫在唐朝的顛沛與漠視,乃至老子對遠古自然社會的嚮往,無不是動亂大環境裡飄盪的個人心事。
學習哪種口音是個人自由,背後當然有算計、有意識型態,也有生存的考量。只是每次看到古今那種趨附的行徑,是如此類似,我就覺得有一種即便穿越古今,卻又不曾有所改變的深切體會。
陳茻的國文課本真能扛住「地表最強」這四個字的原因,不在於擔任過健身教練的陳茻身材壯實,而在這系列「國文課本」的重點不只「教國文」,或者說,它展現出「真正教國文」應該要有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