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9 |
【專訪】駐立代表黃鈞耀:讓立陶宛成為連結歐洲晶片設計與台灣晶片製造的節點
黃鈞耀認為立陶宛所在的中東歐地區,是台商全球布局的潛力區。原因之一是這裡教育水準高,有利於研發;二是此區市場從波羅的海到黑海,人口上億;三是中東歐營運成本不像西歐那麼高。「尤其俄烏戰爭改變了地緣政治,中東歐的經濟、科技力量會隨著政治地位的提升而獲得加強」。
2023/05/26 |
葛來儀談2024總統大選:北京不熟悉侯友宜,傾向支持柯文哲
談到此次總統大選中國較屬意哪位參選人,葛來儀說,副總統賴清德過去發言讓北京緊張,加上民進黨被視為傾向獨立,賴清德被認為屬於黨內較激進派;至於侯友宜,北京也對他感到不安,他是本土台灣人,讓對岸聯想到李登輝,中國對他不甚熟悉。
2023/02/24 |
《從MIT到中國製造》:馬英九有兩項政策影響尤大,一是開放陸客來台,二是開放中國投資台灣
美國著名臺海問題專家任雪麗,於書中追溯並勾勒了戰後至今數十年來,兩岸經濟從完全脫鉤到逐步整合的過程。她認為,臺商與臺企居中牽線,領航中國接軌國際,是中國經濟得以騰躍的一塊最重要跳板。她更主張,若無上述二者之助,中國未必能有今日繁榮光景,至少無法上升如此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