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台東

台東,是一個地名,可以指: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15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未來大人物 愛無所畏1】老爸,我成為你口中的英雄了嗎?陳彥翰領一群人組英雄聯盟慢慢走成孩子的書屋2.0

從前從前有位英雄大家叫他陳爸,陳爸說:「你要當英雄,英雄就是只要自己有一碗飯,就要分半碗給馬上要餓死的人。」後來英雄到好遠好遠的地方去出任務了,大兒子陳彥翰接班,在所有龐大壓力眼光之下,27歲那年的他,展開了屬於他自己的英雄計畫2.0版。

2023/09/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颱風海葵強度減弱持續西進,挹注全台水庫1.2億噸,曾文汛期有望蓄滿

在海葵颱風3日從台東登陸後,現中心滯留打轉而風雨持續減緩,預計將持續西進並於5日上午登陸華南。海葵帶來一波波豐沛的降雨,為全台水庫挹注多達1.2億噸的蓄水量,但這樣強勁的風雨卻也造成台東農損嚴重,政府啟動天災現金救助與貸款等措施緊急緩衝。

2023/09/01 | TNL 編輯

海葵颱風最新動態:預計晚間8點半發布海警,雙北水門關閉時間及移車資訊一次看

台北市水利處提醒,配合該市新政策執行疏散門(水門)「只出不進」管制後4小時,開始拖吊堤外滯留車輛,針對未移置車輛將依車型大小處1800至4800元罰鍰,經拖吊之車輛另需繳納移置費及保管費,請停放車輛於河濱公園的駕駛人要多加注意。

2023/08/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蘇拉解除海警,海葵可能轉中颱,氣象局:明後兩天最靠近台灣

中央氣象局今(31)日指出,海葵目前是輕度颱風,但明天有機會達中颱強度。氣象局預估,海葵颱風未來路徑會接近台灣北部海面,明天、9月2日最接近台灣,但路徑仍有變化,若路徑再往南偏就會對台灣有明顯影響。

2023/08/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颱風蘇拉來襲遇中元大潮,沿海低窪區防海水倒灌,恆春中元搶孤3年內2度停辦

颱風「蘇拉」逼近南台灣,恆春半島年度盛事豎孤棚搶孤活動原訂今天、中元節登場,但因颱風「蘇拉」來襲,恆春鎮公所昨晚宣布停辦。開學日遇到強颱攪局,許多家長關注颱風假是否發布的消息。根據人事行政局的資料,8月30日停止上班上課的縣市區域包括以下:

2023/08/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颱蘇拉登台?中央氣象局:未來恐北轉靠近台灣,下週三起全台有雨

中央氣象局觀測,第9號颱風蘇拉昨(26)日清晨已增強為中度颱風,下週朝台灣接近,發布海上警報機率高,陸上警報也不排除,至於颱風是否會登陸台灣?因路徑模擬分歧,仍待觀察。

2023/07/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杜蘇芮侵台前估達強颱標準,7/26-28對台影響最大,綠島、蘭嶼航班停航

吳德榮說,7月26日至7月28日上半天受颱風影響,各地風雨最大,7月28日下半天颱風遠離,風雨漸停;7月29日天氣好轉,各地大致多雲時晴,局部地區偶有局部短暫雨,大氣不穩定,午後防局部大雷雨。

2023/07/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全國正副議長晚宴終於同框,侯友宜喊話郭台銘:我們共同重情、重義、重承諾

侯友宜說,當警察的就是信仰關公,努力破案,「郭董」也是信仰關公,信仰一樣,重情、重義、重承諾,共同目標是中華民國和平、永續,「我們共同重情、重義、重承諾。」郭台銘接著上台致詞表示,沒想到能巧遇新北市「侯市長」,好久不見了。

2023/07/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國民黨中常委醞釀換侯,金溥聰:明眼人都知動機不單純;正副議長晚宴侯郭有望同桌

談到郭台銘,金溥聰說,郭台銘也不是第一次這樣,上一次輸了也憤而離開;他認為,能夠努力就努力,會跟郭台銘訴諸事實,這對郭台銘個人、形象沒有好處,郭台銘應該有智慧知道,如果繼續下去,獲利的是民進黨。

2023/07/10 | 李芯

10年學生少一半、退場警鐘已被敲響,「木工名校」公東高工該怎麼走下去?

專輔學校公東高工有著天主教會橫跨9000公里來台奉獻的動人故事,以及數十年來在國內外競賽獲獎的輝煌歷史,如今合格教師數量卻連5年下降,引以為傲的木工科在這之前還曾停辦10年,復招至今只剩2名教師在工廠裡陪伴學生⋯⋯

2023/07/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東太麻里發現台灣特有新種「臺東黑松露」,分布海拔極低深具人工栽培潛力

林試所指出,研究團隊過去採集地點集中在台灣西部,例如八通關古道、郡大林道 、大雪山林道等地區,較少在東部地區採集,調查團隊很幸運的在2017年10月下旬發現「臺東黑松露」,由楊貴平夫婦、黃勁暉先生挖出第一顆,團隊也陸續在2017年11月下旬及2018年1月下旬共挖到7顆松露。

2023/06/30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未來大人物】一本「可以吃」的雜誌:蔣沛妍用《東台灣食通信》吃出農人的哲學之道 

來自台北的蔣沛妍漂浪流轉各式百工後,停留下宜蘭最南端的小鄉村南澳。創刊《東台灣食通信》雜誌,挖掘與陪伴東海岸的農友,期盼透過「可以讀、也可以吃」的食材情報誌,譜下台灣土地與島民味蕾能直接感動的進行曲。

2023/06/20 | Abby Huang

國台辦同意恢復台灣釋迦輸入中國,農委會:全台果園上千家只開放台東25家,象徵性意義比較大

中國國台辦今(20)日表示,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台東縣長饒慶鈴等人士多次向大陸表達恢復台灣釋迦輸入大陸的「強烈願望」,中方同意恢復台灣地區部分釋迦輸入。我國農委會表示,國台辦放行的只有14個農民在25個供果園生產的鳳梨釋迦,「這個數量很少」、「光是台東的農民就不只有14個」,認為國台辦放行「象徵性的意義比較大」。

2023/05/26 | 精選書摘

《訪茶》:台灣以烏龍茶聞名,它比無氧化的綠茶更複雜,卻還沒達到紅茶的幽暗深厚

洛弗爾領著讀者從蘇格蘭到福建,再從馬拉威到南非、尼泊爾、台灣,穿梭於不同時空地域,書寫她一路上遇見的茶葉、茶莊、茶人、茶事,甚至是倚賴茶來平心靜氣的僧侶。

2023/05/16 | 精選轉載

【專訪】中研院劉璧榛:都蘭阿美族竹占儀式,讓母系社會焦慮攤開在陽光下

竹占盛行於馬蘭、港口、太巴塱等東臺灣中部與南部的阿美族部落,顧名思義是以竹子進行占卜。而為何竹占儀式會延續至今日呢?劉璧榛認為除了人們面對大時代變遷的不確定感需要被解釋之外,竹占背後的邏輯,也反映了阿美族母系社會在性別、資源與權力的應處原則。

2023/04/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降低解放軍導彈威脅,國防部擬在台東關山外環道擴建戰備跑道

住在規畫中戰備跑道旁的台東縣議員楊清順表示,戰備道的設置條件會影響道路兩旁農地,不僅農民栽種土地恐會因此縮限,到時候相關飛航限制,也會影響地方發展。建議路線能往東移和卑南溪「路堤共構」,一方面減少民意反彈,又能整建堤防,一舉兩得。

2023/04/16 | 李芯

教育部補助原住民學習場域,台東竹湖國小結合耆老文化知識,在校園打造傳統家屋

竹湖國小的原住民傳統家屋是採取雇工購料施作,運用茅草、藤、竹子、木頭等傳統建材建造,並考究傳統家屋的內部陳設,放置藤床、火炕等。校長謝孟修表示,家屋擁有許多先人留下的寶貴智慧,是學習資源最豐富的文化場域。

2023/03/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民進黨多名現任立委初選遭挑戰,賴清德:面對中國極權威脅盼大局為重

王世堅投入台北市第2選區初選,挑戰綠色友誼連線立委何志偉。王世堅在協調後受訪表示,他向提名小組成員清楚表達「堅持參選到底、堅持初選程序正義」,黨也尊重他。王世堅重申,「我信賴,但是我不信邪,所以才會登記初選」,雖有人以「誠信條款」的「誠信」羞辱他,但社會自有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