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9/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侯友宜馬拉松訪美,承諾扮演「和平促進者」,國會議員蘇利文表示對台灣的支持超越黨派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的訪美行程進入倒數第二天。昨(19)日,侯友宜參加美國智庫座談時承諾,將會扮演好「和平促進者」與「風險降低者」的角色。加上19日的行程,侯友宜此次訪美已會見16名聯邦參眾議員。

2023/07/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印尼峇里島成為俄烏公民避戰地:烏克蘭社群呼籲台灣人要做好準備,千萬別覺得戰爭不會發生

漢娜描述,烏克蘭現在每天都有人因戰爭死亡,已經成爲新的常態,「但這一點都不正常」。漢娜想對台灣人說:「請為戰爭做好準備」。她更明確建議台灣人,必須隨時準備充足的現金、藥品及護照等重要文件,「戰爭剛爆發的前幾天,大家都會去超市和藥局買各種藥,很快就會被搶購一空」。

2023/07/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馬克宏將訪西南太平洋,在中美之外推出「法國選擇」,傳親信將出任駐台代表象徵重視印太

外交圈人士認為,馬克宏親信巴黎思與傳統外交官最大不同,是有「直達天聽」的管道,若這項人事安排實現,將有助增進台法關係,也象徵在美中競爭局勢下,法國更意識到台灣在印太區域扮演的關鍵角色。

2023/06/16 | 張博丞

布林肯訪中前夕,中國遭揭露支持駭客進行網路間諜攻擊,台灣、香港、美國皆受害

中國駭客會重點關注,對中國來說是高度政策優先事項的事務。駭客會搜索具有政治、戰略價值的政府機關人員,駭進他們的電子郵件帳戶,以及搜查他們參與的外交會議的內容,在亞太地區此狀況尤其嚴重。台灣與香港主要是國貿辦事處受到攻擊。

2023/05/22 | 張博丞

民調:中國55%民眾支持對台灣發動全面統一戰爭,年長者更支持武統,22%認為未必要統一

在支持武統的民眾中,僅有1%的人贊成立即開戰,其餘民眾皆認為中國應該先嘗試其他手段。其他脅迫台灣同意統一的方案包括:「在台灣外圍發起有限的軍事行動」獲得了58%民眾支持、「經濟制裁」獲得57%民眾支持,「維持現狀以增強經濟和軍事實力,直至統一」則獲得了55%民眾支持。此外,有22%的民眾認同「一邊一制」,認為兩岸「不一定非統一不可」。

2023/04/28 | 張博丞

中美菲近期關係一次看:菲律賓也有「疑美論」?為何美中如此重視菲國?

隨著菲律賓與美國持續擴大合作,國內出現了許多質疑浪潮。卡加延省辦公室表示,當地至少有5000人,就提供美國軍事基地准入一事進行了示威,認為自己會成為美國利益下的犧牲者。然而許多民調也都指出,雖然部分民眾因被捲入地緣政治鬥爭感到不滿,但根據民調公司「亞洲脈動」去年底的調查,高達84%的菲律賓人認為,小馬可仕應該與美國合作,捍衛菲律賓在南海的主權。

2023/04/27 | 《思想坦克》

G7聲明涉台議題篇幅創新高,台灣需積極準備國際法的新論述戰爭

G7會議對支持台灣加入/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所採用的新立場,與美國開始思考聯合國體系與台灣的關係時,顯示過去不得其門而入的場域,現在出現了機會。隨著新的國際戰場出現,台海安全將不僅有國防面向,國際法的論述戰爭也很加重要。

TNL+ 2023/04/25 | 陳慶德

稱台灣是國際議題,尹錫悅為何「重拾抗中初心」大談台海問題?

尹錫悅為何會突然提及「臺灣問題」?除了因為現今韓美日正屬於軍演現況,三國關係正屬交洽熱烈之際,尹錫悅也將以「國賓」身份出訪美國,故在行程之前,大表親美之姿。從言談之中,可以體會到他身為12年後,以「國賓」重登美國領土訪問之事十分自豪,發言大剌剌陳述親美「國際現況」,然而此強硬立場,事後能否保持一貫,仍值得我們關注。

2023/04/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尹錫悅稱台灣為全球議題,反對武力改變現狀;北京反駁,遭韓方批「外交失禮令人質疑國格」

尹錫悅日前接受《路透社》訪問表示,台灣議題不單純只是中國與台灣之間的問題,而是跟兩韓關係一樣超越區域、成為全球性議題。他強調,目前的緊張情勢是意圖以武力改變現狀引起,包括韓國在內的國際社會都堅決反對以武力改變現狀。

2023/04/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歐媒:馬克宏迎合中國稱歐洲不應因台灣捲入美中衝突,政壇學界批「危險的天真」

歐洲智庫「奧地利歐洲與安全政策研究所」負責人查卡洛娃(Velina Tchakarova)在推特上質問馬克宏,如果美國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也抱持同樣事不關己態度,歐洲將會是何局面?「如果沒有美國援助,烏克蘭將會瓦解並投降。」她寫道。

2023/02/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美高層國安會談,趙怡翔:地點及公開性是重大進展,學者:具象徵意義,更包含實質意涵

前外交部長程建人則告訴《中央社》記者,台美雙方舉辦此會議具有一定重要性,其涉獵的問題無所不包,包括國安、外交、經濟貿易;吳釗燮與顧立雄進入AIT時被媒體拍攝,確實也有對外、對內宣傳的功用,畢竟現在與過去的世界局勢已大為不同。

2022/10/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學者分析:習近平建成絕對權力,難以迴避強人政治下的2個繼承風險

寇健文歸納,在強人政治下,政治繼承一直都是最大的政治風險,由此可推理出「當整個中共政治要邁向後習時代,不確性定會比較高,他是在哪種狀態下進行權力交接,對整個黨機器的運作,對整體政權的穩定都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上述情況也會增加台海問題的風險。

2022/07/30 | TNL 編輯

美日2+2會談:布林肯與林芳正強調台海和平穩定重要,重申美方反對片面改變現狀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指出,美中在台灣議題上存在分歧,但「過去40多年裡,我們處理了這些分歧,並以維護和平與穩定、讓台灣人民繁榮發展的方式做到了這一點。」

2022/07/09 | 霧谷晶策

G7、北約在美國強勢主導下,恐造成老歐洲與新歐洲的分裂

G7、北約在美國強勢主導下,展現對俄、中兩國強硬的態度。不過美國的強勢會導致歐洲老牌國家法、德兩國兩難,也造成老歐洲與新歐洲的分裂。法、德除了始終認為歐洲與俄國的關係,不應至此般對立與惡劣,為顧及經濟需求也尚需中國,不願隨美國強力批判。因此,美國的強勢主導,將對未來跨大西洋關係埋下隱憂。​

2022/04/23 | 德國之聲

習近平在博鰲論壇提「全球安全倡議」,暗示美國勿在亞洲輕舉妄動

博鰲亞洲論壇週四(4月21日)開幕,習近平在演講中提「全球安全倡議」,並稱中國「堅持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則。」有分析指,俄烏危機背景之下,習近平此說可能影響美國在亞洲的行動。

2021/10/09 | TNL 編輯

習近平辛亥週年談話強調和平統一「反台獨」,並警告國際台灣議題不容外來干涉

北京高層對美國、日本、澳洲、西歐等「外部勢力」近年來日益頻繁的挺台言論,以及與台灣漸趨密切的官方往來、特別是軍事往來,已經累積了相當的不滿。

2021/08/06 | TNL國際編譯

美英澳日大規模印太軍演,劍指中國傳達美軍有能力同時應對多條戰線

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指出,這些最新的演習反映了美國希望威懾中國,同時試圖測試和提升美軍的作戰能力,瞭解萬一真的發生戰爭,美國能否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兩大洋同時與中國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