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TNL+ 2023/05/26 | 柳金財

中共加強吸納台生赴陸讀大學,培育「中華國族認同感」瓦解台獨分離主義

基本上,無論台灣或中國大陸政府皆重視青年工作,誰能提供青年未來發展舞台及滿足其需求、關注其利益,即能取得青年的認同與支持。從政黨取得政權角度來說,贏得青年的認同,就是最有利取得執政之路的墊腳石。

2022/12/28 | BBC News 中文

百萬台商春節「歸家難」繼續?兩岸小三通「開半套」被指考慮政治平衡

行政院12月22日公布「小三通」復航計劃,明年1月7日至2月6日以專案方式有限度開放。兩岸問題專家分析指,小三通「開半套」反映了台灣內部藍綠陣營的小平衡,兩岸關係的中平衡,以及美中關係的大平衡。

2022/12/26 | 溫偉軒

今日本土新增1萬4162例、死亡14例,王必勝示警:第三波疫情將至,戶外建議自主配戴口罩

隨著年末聚餐漸增,確診人數也隨之升高。指揮中心統計,今日新增的1萬4162例本土個案相照上週一增加幅度達37%,王必勝警示,新增個案數不但漸增也漸快,下波疫情高峰將落在明(2023)年2月初。

2022/12/01 | 李芯

白紙運動數十學校響應,1萬2000名赴中留學生安全誰來顧?教育部長:海基會聯繫

教育部的台灣赴中留學學生統計數字只到107年,黃國書質疑,對於107年後的留學生人數,教育部是不是一無所知?潘文忠回應,這幾年對方對學位生的管制,導致互相聯繫的管道比較不順暢,「我們再怎麼有誠意,中國在官方的聯繫上都比較不暢通。」

2020/04/24 | 柳金財

中國暫停陸生來台的政治動機為何?可能造成哪些影響?

中國政府既暫停限制陸客自由行後,也祭出暫停限制陸生來台就讀政策,然而這並不表示中國對台政策放棄兩岸交流及融合,而是更加採取單邊行動,更大力的搶「台生」至中國就學。

2019/11/15 | 李修慧

台灣至少7所大學願意收「港漂」學生:有的學費全免、還有的招攬香港老師

出了發出公告表示願意接收在港台生回台就讀,清大、中山大學、東華大學更具誠意,清大特別設立專線解答相關疑問,中山大學則表示,除了學生,也歡迎香港老師來台,東華大學則祭出「相關學雜費與住宿費全免」的優惠。

2019/11/14 | Abby Huang

校園已成戰場:赴港台生1021人,目前已有528人回到台灣

教育部高教司則表示,一般大學有所謂的轉學規定,在港台生能循一般轉學程序回台,除此之外教育部目前正在討論專案轉學,預計最快月底公布。

2018/09/01 | 羊正鈺

台灣人拿到中國「居住證」,除了讓你「落戶」還會發生什麼事?

中國的「融合」策略運用在居住證上,就是在「慢慢把你轉化」,雖然不致於宣稱居住證等同中國戶籍,但「他留下一個準公民身分的模糊地帶,隨他怎麼說,要怎麼解釋,對我們會是困境。」

2017/08/16 | 李修慧

宿舍沒清空 50名陸生被台灣文化大學退宿

台灣文化大學校方表示,因為這50名陸生暑期未清空宿舍、違反規定所以被退訴。不過有被退宿的陸生已提出申覆,校方將召開會議,瞭解學生遇到的狀況。

2017/08/16 | 李修慧

宿舍沒清空,50名陸生被文化大學退宿

文化大學校方表示,因為這50名陸生暑期未清空宿舍、違反規定所以被退訴。不過有被退宿的陸生已提出申覆,校方將召開會議,瞭解學生遇到的狀況。

2017/07/06 | 羊正鈺

中國教育部再度「降標」搶台生:學測只要「均標」即可申請!

台大教務長郭鴻基呼籲,台灣必須提升整體高教水準,不讓人才持續出走,也要努力做好跨文化交流與國際觀,跟上世界高教腳步。

2014/10/14 | 羊正鈺

中國前副教長:望簽署兩岸教育交流協議 推動學歷互認

中國學生近4年至台灣攻讀學位的學生人數逐年成長,從2011年的928人至今年有2734人,而台灣在中國求學人數統計至去年11月為止,則有93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