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台美關係

臺灣與美國關係史(臺美關係史)是指臺灣有信史以來,與美利堅合眾國在歷史上不同階段的關係。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侯友宜舊金山僑宴,南非武官之子小查克出席致謝;柯文哲:誰訪美都一樣,台美關係不會改變

1997年,因白曉燕案遭通緝的陳進興,進入南非大使館武官卓懋祺上校官邸,挾持卓氏一家,震驚社會。時任台北市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大隊長的侯友宜、時任民進黨中評會主委的謝長廷和監察委員葉耀鵬,進到官邸談判,經溝通後,陳進興同意棄械投降。當時,侯友宜也被現場媒體捕捉到,抱著一名小嬰兒走出官邸,而這名男嬰,就是南非武官卓懋祺夫婦所共同扶養的小查克。

2023/09/21 | Abby Huang

美國是敵是友?IORG最新調查報告揭:過半「疑美論」來自國內,反應台灣社會兩極化的政黨認同

雖然多數的疑美論來自中共,但有過半的疑美論發起來源是台灣,來源涵蓋網紅、新聞媒體、政治名嘴等。從台灣發起的疑美論反映台灣社會集體心理,如「共謀論」指向台灣社會兩極化的政黨心理、「棄台論」則反映台灣的歷史記憶。

2023/09/20 | 精選書摘

史書美《跨界理論》:當史碧娃克和一群女性主義者在台北傳統茶館相遇

數十年來,比較文學家史書美從台灣和美國兩個語境出發,關注這兩個語境有如維恩圖式般,有重疊也有分別的場域,更把這個場域,擴大到與世界史糾葛的大語境中,思考理論的各面向,諸如:批判理論、認可機制、比較方法、克里奧化、跨國主義、(不)可通譯性、種族論述等。

2023/09/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侯友宜華府智庫演說闡釋「3D戰略」,赴AIT華府總部會談1小時,傳美行政官員參與

談到對侯友宜第一印象,「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研究主任葛來儀說,侯友宜已做好充分準備,對兩岸問題的回答非常全面;她認為,侯友宜確實充分理解台灣所面臨的挑戰,以及不僅是台灣、還包括美台必須共同完成的事情,並已經考慮到所將面臨的一些問題和挑戰。

2023/09/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侯友宜訪美:赴智庫談兩岸「3D戰略」,李昌鈺出席僑宴力挺、「巧遇」紐約市長互祝成功

侯友宜15日展開訪美行程,首站前往紐約,並到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NCAFP)、外交關係委員會(CFR)等智庫進行座談,針對智庫所關心的兩岸、外交、國防等議題與美方進行交流。侯友宜表示,盼藉此行向美國各界傳達,台灣不會成為麻煩製造者,會稱職扮演和平促進者與風險降低者角色。

2023/09/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10年跨海爭訟兩蔣日記抵台,國史館規劃10月底出版第一批蔣中正日記、今年底出版蔣經國日記

國史館表示,兩蔣文物包括蔣介石1917年至1972年的日記以及蔣經國1937年至1979年的日記正本,此外,有日記鈔本與影印本、家書、手稿、函電、隨扈日記、總統親批文件及外交電文與微縮膠卷等,不但是國家珍貴財產,也是研究中華民國史與台灣史極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史料之一。

2023/09/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BBC專訪美前眾院議長裴洛西:美國堅持一中政策,未因我曾訪台而改變立場

主持人接著詢問,儘管一中政策不變,但拜登政府似乎已放棄「戰略模糊」立場,因為當拜登被問及,一旦台灣遭受攻擊,美國是否會動用武力保衛台灣,他回答「是的,如果台灣遭受前所未見的攻擊」,但這並不符合美國的政策。

TNL+ 2023/08/29 | 柳金財

台灣應跳脫「棋子論」始能走出被動、增強主動,避免成為美國的「棄子」

當前氛圍下賴清德為求選票極大化,不斷洗白「台獨金孫」形象,並將兩岸政策轉為「和平保台」;但卻不願見兩岸交流進一步融合發展。賴清德堅守蔡英文的「四個堅持」,尤其「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此為明顯違憲的「兩國論」訴求。直言之,賴清德主張「務實台獨」政治主張,已經成為兩岸融合的反作用力及阻力。

TNL+ 2023/08/23 | 許劍虹(Samuel Hui)

八二三砲戰65周年:一場戰役底定兩岸永久分治局面,不分外省本省都是同個戰壕裡的命運共同體

與1949年的古寧頭戰役、1954年的九三砲戰比較起來,八二三砲戰的最大意義在於大量本省籍充員兵的參與。再加上當時還有不少1949年從大陸撤退來台的老士官在金門服役,因此這是一場從真正意義上將外省人與本省人團結在一起的戰役。

2023/08/21 | 精選轉載

台灣好不容易走出《八一七公報》的陰影,可悲的是郭台銘「反對跟美國買武器」

想選台灣總統的郭台銘,竟然曾不知天高地厚的說出:「我反對跟美國買武器,因為你手上很多武器的時候,人家專門打你武器的地方」如果真讓如此「天真幼稚」的人當選台灣總統,那美中《八一七公報》不就滿血復活,台灣國防安全更不攻自破了。

2023/08/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賴清德駁中國「疑賴論」企圖影響大選,美前國安官員:賴修正台獨立場使華府舒心

曾在美國前總統小布希政府擔任國安會官員的韋德寧表示,小布希政府與當時陳水扁政府之間曾相處不睦。前總統陳水扁有關台獨的動向為兩岸關係及台美關係帶來很大的困難。他說,華府很關注若賴清德就任總統將採取淺綠或如陳水扁般的深綠立場;台灣如果朝獨立方向走,將無助於區域和平與安全。

2023/08/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賴清德過境紐約見僑胞,喊「台灣安全,世界就安全」,AIT主席影片預告舊金山相會

對於中國抗議賴清德過境,葛來儀認為,這是「不可理喻的」,因為過境是慣例,也發生過好幾次,台灣從以前到現在,有這麼多總統副總統過境,中國駐美大使謝鋒雖然稱「堅決擋住賴清德訪美這頭正衝來的灰犀牛」,也沒有辦法讓美國、讓台灣取消賴清德的過境,中國強硬立場只是把自己逼到牆角。

2023/08/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賴清德出訪巴拉圭過境美國,外交部:中國拉攏中南美媒體進行抹黑大外宣

副總統賴清德明(12)日將啟程前往巴拉圭,參加「親台派」新任總統潘尼亞(Santiago Peña)的就職典禮。由於此次出訪行程也將過境美國紐約和舊金山,引起各界關注。外交部昨(10)日證實,中國媒體拉攏中南美洲國家主流媒體,進行抹黑、宣揚一中等報導。

2023/07/26 | Abby Huang

立法院院會通過「台美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台美今年還有哪些議題要談判?

在首批協定通過後,台美計劃最快在今年8月就其他7項領域開始談判,目標是在年底前完成談判。行政院長陳建仁日前表示,第二階段談判預計將先觸及農業、勞工、環境保護,也是外界關注的「深水區」議題。

2023/07/19 | Abby Huang

AIT年度記者會:孫曉雅說明美台合作四大目標,再次強調2024台灣大選「不會選邊站」

孫曉雅表示,美國與所有的總統候選人和幕僚、競選幹部都有頻繁互動,討論各種議題,但美國不會為候選人打分數、叫他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我們沒有支持特別的候選人,但我們想確保候選人了解美國在各種議題上的立場。」

2023/07/19 | Abby Huang

在野黨抨擊「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無減免關稅,財政部:通關便捷化1年可為台業者省下1億元

台灣與紐西蘭簽訂「台紐經濟合作協定」,將於2025年生效,業者憂心紐西蘭液態乳屆時全面入台、將衝擊本土鮮乳自給率,立委指出,美國是台灣份額最大的進口國,擔心「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帶來的衝擊恐怕會更大。

2023/07/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侯友宜拋「重啟特偵組」國民黨小雞力挺,證實訪問美日行程安排中

媒體詢及美國前國防部長艾斯培稱美方對侯友宜的兵役政策有疑慮,那會不會影響訪美行程的規劃。侯友宜表示,因為民進黨搞得兩岸兵凶戰危,現在兵役延長一年,是不得不的支持跟選擇,「我們跟美國是長期的堅強盟友關係,一定強化國防裝備並提升自我防衛能力,這個態度是不會改變的。」

2023/07/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郭台銘投書《華盛頓郵報》:兩岸應在「一中框架」上直接談判,憂心台灣對美國產生「不健康的依賴」

郭台銘指出,他一直主張立即恢復「兩岸直接談判」,因為他相信這是「真正可以緩解緊張局勢、維護台灣民主、自由和法治的唯一途徑。」執政黨不應利用黨派政治優勢或中美對抗局勢,來取代與對台灣未來影響最大的一方進行對話和談判的實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