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台語歌

臺語流行音樂(英語:Taiwanese popular music,簡稱「Tai-pop」),又名臺語歌曲(英語:Taiwanese song),是指出產於臺灣並使用臺灣話演唱的流行音樂類型。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20 | 精選書摘

《今夜來放送》:多年後我們談起文夏,想起的是才華洋溢,及灑脫又專情的作風

文夏無時無刻都維持高度明星自覺,這使他成為臺灣有流行音樂以來首位巨星。很少有歌手擁有他那般集自信、自戀、自負於一身的王者之姿,他也確實長年稱霸,廣播、唱片、電影、電視、夜總會,前後六十餘年,任何一次出場都比同行成功。

2022/11/27 | every little d

要說到伍佰的〈墓仔埔也敢去〉,必須先認識當年紅極一時的「投機者樂團」

有沒有近來備受獨立音樂圈討論的台語迷幻搖滾?這題可能還尚待挖掘,但比迷幻搖滾還早一點誕生的衝浪搖滾,雖然稀少但是有一些,例如伍佰經典的〈墓仔埔也敢去〉,包含前奏的反覆吉他樂句,整首歌充滿衝浪搖滾味道。

2022/09/24 | TNL特稿

2022雄雄出聲音樂會:回顧台語歌發展歷史,是一段追求自由與多元價值的過程

回顧台語歌的發展歷史,是一段追求自由的過程,多元呈現的價值都能順利的發展,本來就是自由的意義。經過長期的打壓,台語已經不是最常使用的語言,社會上也有許多保存台語的聲音。

2022/09/08 | 丁肇九

【關鍵專訪】拍謝少年 X 阿華師:為什麼在台灣,「百分之百」講台語好像是個奇怪的事?

或許對拍謝少年和阿華師來說,台語文就像是虱目魚的旗幟、蚵仔寮的表演、700年歷史的土礱、只用台灣米和台灣砂糖做的米香一樣,是一種出自草根而值得守護的台灣特色,透過培養茁壯,或許有一天這樣的瑰寶就能像音樂藝術創作或蚵仔煎一樣,成為一個讓外國人願意坐飛機來台灣了解擁抱的特有文化。

2022/04/26 | 《思想坦克》

先驅、顛覆、摩登:理解台灣第一位偶像巨星文夏的三個關鍵詞

究竟是什麼樣的時代背景,讓文夏有如此強大的本事和能量?「先驅、顛覆、摩登」是我們理解「文夏迷」現象的三個關鍵詞。而這三個關鍵詞所折射出的,便是台灣近現代歷史文化的發展軌跡。

TNL+ 2022/04/20 | 傅紀鋼

永懷「寶島歌王」文夏(下):被國民政府斷生路,到了日本才能唱台語歌,真是台灣人的悲哀!

文夏的歌自從政府推崇「國語」政策後,就不停被禁,台語歌的地位也不斷被醜化,甚至台灣文學界將文夏視為「讓台語歌台日混血」的元兇⋯⋯文夏曾說:「台灣人聽得懂台語歌,但台灣政府禁止台灣人唱台語歌;到日本,卻又被聽不懂台語歌的日本人,指定要唱台語歌。」

TNL+ 2022/04/19 | 傅紀鋼

永懷「寶島歌王」文夏(上):一生被禁99首歌,〈黃昏的故鄉〉唱出「台灣人看不到光明」的苦境

寶島歌王文夏的創作路線被二二八事件深深的影響,「有文史工作者分析文夏台語片隱藏的「反抗情結」,其實去看文夏的諸多歌詞,特別是他被禁的最經典歌曲〈黃昏的故鄉〉,都可看出一種「身為台灣人,在台灣卻看不到光明」的苦境。」

2022/02/28 |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專訪】台語歌研究者陳培豐:台語老歌的道地「氣口」悲涼唱腔是如何煉成的?

坊間常認為,台語老歌滄桑悲涼的「日式演歌唱腔」,來自日本殖民時期的同化,但中研院研究員陳培豐不以為然。不同於多數以歌詞為分析文本的歌曲研究,他從抽象的「唱腔」著手,耗時六年,完成《歌唱台灣》一書。

2021/12/26 |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專訪】台語歌研究者陳培豐:俗又何妨?大眾文化本來就是要俗,我想為庶民百姓寫歷史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陳培豐研究員歷經聯考失利、碩博士各考了兩次,還曾是發過國語專輯的「一片歌手」,他非典型的學術養成,讓他以《歌唱臺灣》書寫庶民大眾的歌唱歷史,「對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唱那些所謂「低俗」的臺語歌特別療癒痛快。」

2017/10/30 | MÜST 社團法人中華音樂著作權協會

「退稿排行榜」第一名的〈雪中紅〉,如今成為經典台語對唱情歌

〈雪中紅〉是音樂創作人吳嘉祥「退稿排行榜」第一名的歌曲,前後被五個唱片企畫案說:「No!」誰也沒有想到,過了四分之一個世紀,不但是經典台語男女對唱情歌,連2016美國總統大選揭曉,網友還以〈雪中紅〉作襯底音樂,配上川普和希拉蕊畫面玩笑時事。

2017/06/28 | 沈政男

從紀露霞到草東:唱出時代精神與集體認同的當代流行金曲

今年金曲獎最讓人眼睛一亮的,是獲得年度新人、年度歌曲與最佳樂團獎項的草東沒有派對。金曲獎評審說,「他們是悶世代的爆發」,固然沒錯,但更讓人驚訝的是,他們受到了中國獨立樂團與新世代搖滾音樂的重大影響,其背後的文化意涵值得台灣社會思索。

2016/11/19 | 林勝韋

今天認真來聊玖壹壹(三):「類直播」式MV爆紅後,玖壹壹正在吃過去的人氣老本

直播時代賣的就是「形象」,歌迷聆聽音樂,也更趨向於接收其中顯現的歌手「形象」,音樂本身反而比較沒這麼重要。因而易流於「表層化」與「淺碟化」,文化品味的重組引起撻伐,因而誕生了「玖壹壹現象」。

2016/10/12 | 沈政男

台灣的法蘭克永井、一代寶島低音歌王——郭金發

郭金發是台灣流行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物質匱乏年代,用音樂帶給辛勤工作的台灣人簡單但溫暖的休閒娛樂,也撫慰了無數空虛徬徨的心靈。

2016/06/26 | 賈培德

金曲獎評審帶你看他心中的2015年度十大專輯(二)

在第27屆流行類金曲獎結果揭曉之後,一起來了解一下賈培德擔任第一階段評審的甘苦,並聽聽他對於自己心中前十大專輯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