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司機

司機,現多指汽車司機,亦可稱「駕駛員」,是指駕駛和控制車輛的人,包括路面車輛和鐵路車輛在內。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06 | 李秉芳

南投登山接駁車摔落邊坡釀1死7傷,「坐車比爬山累」的郡大林道路況多危險?

23K後的路況更接近原始山徑,路上佈滿了大小岩塊,偶爾也會發生因為輪胎被岩塊刺到而爆胎;之字型的上坡路許多「髮夾彎」,只有四輪傳動的車能順利行駛,轉彎的拿捏更考驗著駕駛技術。大部分的登山者都會找當地業者協助接駁,且在林道開始前就「換車」。

2023/03/03 | 李秉芳

普悠瑪出軌案高院駁回檢方上訴,列車駕駛員尤振仲「過失致死」判刑4年半定讞

根據行車事故鑑定結果,確認尤振仲在事故發生時時速超過140公里,致列車翻覆,二審因此認定尤過失行為與此事故造成眾多死傷間具相當因果關係,仍判刑4年6月。至於2名台鐵官員,則因為罪證不足皆判無罪。

2023/01/05 | 楊先驊

「移動式納骨塔」惡名不假?台中公車撞死母子憾事背後,是評鑑制度下的行人悲歌

從台灣大道的BRT到台中市幹線公車,為了與台中的私有運具競爭,我們花了多少努力?努力了多久?換來了多少?還是到頭來只是把大家的精氣神花到緊繃,然後發現受苦的仍然是身為台中市民的使用者與司機員?長期以來我們到底把公車當甚麼了?

2022/12/30 | 方格子vocus

台中公車憾事的原罪

台中發生公車撞死人事件後,人們普遍檢討司機轉彎過快沒有禮讓,這點我不能說方向錯誤,但只要「根本」的問題沒有解決,諸如此類的事件只會在台灣一直重複發生,治本的方向還是必須來自於交通工程設計。首先先讓我們從空中看看事發的四岔路口......

2022/12/04 | 精選書摘

【散文】羅毓嘉《阿姨們》:婚姻不是必需品,但平權是,沒有人活該被形容「胎歌」

睽違三年多,羅毓嘉寫出最深刻的生之眷戀《阿姨們》。那眷戀是每個人都值得被以他們自己相信的方式被對待。就這麼簡單,可是又這麼困難。

2022/03/23 | 方格子vocus

公車司機下車買便當很誇張?開罵前請先了解客運業的過勞與肥貓文化

你還會覺得司機買便當,是真可惡?還是其實有跡可循呢?想想今天如果休息時間,有正常的加班費,有正常的工作休息環境,符合安全衛生、符合法規勞基法......那這樣司機買東西就是貪吃了,但現實狀況真是如此嗎?

2021/12/13 | 社團法人台灣數位平台經濟協會

「薪水多三倍,才願意當全職」,為何許多零工經濟工作者不愛僱傭制?

「如果是勞工,可以享受最低薪資保障、失業給付、職業災害醫療給付、退休金等,為什麼你們平台司機就是不要?」是啊,為什麼他們不要?經濟學家就進行了推算,看看僱傭制度對零工者的傷害有多大?

2021/02/17 | 林柏勛

運將對老人破口咆哮,背後是「免洗筷司機」經營模式的惡性循環

運將破口咆哮,背後是「免洗筷司機」經營模式所造成,你問這樣的事情市府難道不知道嗎?當然知道,但既然是勞動問題,就不在交通局的管轄範圍之內,加上「勞工/勞動局」無法管轄「交通局」管理的公車,就讓市民就成為祭品。

2020/11/09 | 留德趣談

的士司機背後,都有一段奇特的故事——在德國坐的士

好的司機,是城市最佳的使者,讓你在車廂內上了一課地理、歷史和經濟課。

2020/10/10 | 林柏勛

公車司機血汗又過勞,為什麼客運業者評鑑還是年年拿優等?

台北市公車評鑑每年幾乎編列市府100萬的執行預算,是監督台北市公車營運的一道防線。當台北市發生了重大的公運事故,回顧這道防線卻驚覺完全沒發揮作用,您知道制度是怎麼運作嗎?帶您手把手拆解,讓你知道「血汗公運」是如何煉成的。

2020/09/24 | 精選轉載

三重客運違法次數最多又拿大筆補助,勞動部與交通部該如何檢討?

內湖發生三重客運司機失控撞上人行道,造成一死一傷。而綜觀三重客運歷年紀錄,它其實是違反《公路法》、《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以及《勞基法》的累犯。三重客運這五年來還獲得諸多公路總局的補助。

2019/10/05 | TNL特稿

Uber派遣多元化計程車,華麗糖衣下包裹的仍是毒藥

Uber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其實是而是它商業模式核心武器「透過龐大資本以虧損方式掠奪市場取得壟斷地位」的作法,已經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引發嚴重質疑,今天接受提出的「三納原則」也只是開始,後續還得觀察他是否真的願意「Do thing right」。

2019/09/11 | Abby Huang

加州立法保障百萬「打工仔」:明年1月起,Uber司機、食物外送員也能有病假

在加州,該法案將影響至少100萬名勞工,包括司機、食物外送、清潔工、建築工人、美甲沙龍等勞工,這些勞工已經接受了長達數十年的承包制度,也因為承包者的身份,無法獲得最低工資和失業保險等基本保障。

2018/12/27 | Workforce勞動力量

客運業鬆綁「七休一」,最高可能連上12天班

經過「例假調整」的彈性措施後,別說是連續工作超過9天,如果是在兩個週期內的休息日都有加班的極端狀況,雇主是可以讓駕駛員連續出勤達到12天,似乎又走回了過去七休一爭議前的老路。

2018/12/05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印尼強調網路叫車「門面」,擬規定司機穿襯衫、禁止吸菸穿拖鞋

印尼交通部陸路交通總司長布迪表示,除了顧及乘客和司機自身安全外,確保乘客感到舒適,包括車內禁止吸菸等。此外,司機也必須打扮整齊乾淨,修剪頭髮,穿著襯衫和長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