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司法院

司法院,簡稱司院,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為中華民國最高司法機關,掌理民事、刑事、行政訴訟的審判、公務員(含司法官)懲戒,並設有大法官15人,組成憲法法庭審理違反憲法案件、統一解釋法令、總統、副總統彈劾案、政黨違憲解散案。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03 | 李秉芳

憲法法庭最新判決:醫療機構和醫師都可刊登醫療廣告,衛福部將研議修訂《醫療法》

憲法法庭指出,民眾對於專業醫療資訊經常難以完全了解,醫師本於其專業提供民眾正確就醫訊息,有助於病患就醫選擇,落實病患自主權。禁止醫師刊登醫療廣告,未必有利於維護國民健康。

2023/09/27 | 李秉芳

判決書交給「AI草擬」民團憂心,司法院:用「規則法」提高準確性,不會像ChatGPT那樣明顯出錯

民間團體表示,審理案件並非單純的法律解讀,還涉及文化差異、當下情境以及當事人的真實想法。畢竟這些複雜的人性考量及每個人生命經驗所累積的判斷,無法透過單純的書類與文件提供給AI模型進行訓練,因而對目前的AI來說,判斷仍是一大挑戰。

2023/09/12 | 李秉芳

許宗力批律師「一盤散沙」犯眾怒,司法院回應:擬提高法扶律師酬金、組國民法官專案團隊

司法院已開始積極研議相關因應作法,像是協助半官方的法扶基金會,在法扶律師團隊中組成專門承接國民法官案件的任務編組,提高法扶律師的酬金。另外也將積極強化公設辯護人的國民法官培訓。

2023/08/25 | 李秉芳

司改6年多項新制民眾有感,滿意度首度超越不滿意,司改會:未達國際標準、莫自滿

以台灣民意基金會的長期性民調結果來看,從2017年5月到2029年5月,民眾對司法不滿意度都在五成以上,直到2020年12月不滿意度開始往下,但仍有47%民眾不滿意司法,但到了2023年5月,不滿意度線跟滿意度線呈黃金交叉,不滿意度約為4成,但滿意度接近5成。

2023/08/14 | 李秉芳

憲法法庭宣判「連身條款」合憲,38名死刑犯其他救濟程序進行中

法務部說明,雖然憲法法庭判決連身條款合憲,但是因為全台灣目前38位死刑犯,都另有以其他事由聲請憲法訴訟,其中也包括「死刑是否違憲」,這些司法救濟程序都仍在進行中,因此依法無從執行死刑。

2023/07/28 | 李秉芳

「幽靈人口投票罪」申請釋憲,憲法法庭宣判合憲,但華航工會幹部案發回更審

雖然大法官認為法規沒有違憲,不過對於華航工會幹部3人因為遷戶籍投給夥伴而被判刑,大法官認為3人都長期在桃園工作,他們為取得投票權而將戶籍遷徙到長期工作地是否構成「虛遷戶籍」,先前的判決未正確考量,發回更審。

2023/07/25 | 李秉芳

懲戒法院前院長李伯道性騷擾部屬,司法院申評會調查後確定成立

李伯道昨天仍持續否認性騷擾下屬,發出聲明表示遺憾接獲申評會的判斷,指曾於調查中多次請求委員會調查對他有利的證據卻遭漠視,認為申評會遭有心人士架空,他將循法律途徑提起救濟、捍衛聲譽。

2023/06/21 | 李秉芳

懲戒法院前院長李伯道回應性騷擾稱「從未踰矩」,被害人感謝司法院秘書長保護

被害人表示,自己向時任秘書長林輝煌求救時,對方完全沒有懷疑,也沒有大事化小的想法,反而陪著她一起流淚,一起痛罵李伯道,「這禽獸該下地獄!」並鼓勵她提起刑事告訴,不然至少要提出性騷擾申訴。

2023/06/20 | 李秉芳

立院今審查大法官被提名人,聚焦死刑存廢,尤伯祥:贊成在民意基礎上逐步廢死

蔡彩貞回應,她認為死刑存廢牽涉法令制度,符合人民及社會對為安需求,死刑存廢需要綜合評量;賴士葆要求表態,若未來擔任大法官會不會加速審查,蔡彩貞說,「所有案件都應該妥速進行」。

2023/06/20 | 李秉芳

懲戒法院前院長遭爆性騷擾後提前退休每月領19萬,司法院啟動性平調查:若屬實一定依法懲處

當時女部屬向上通報秘書長林輝煌後,李伯道就以健康因素申請提前退休,逃過性平調查程序及可能的懲戒或法辦,每個月還可領19萬餘元的月退俸。而林輝煌隨後接任懲戒法院院長。

2023/05/26 | 勵馨基金會

家事法庭上沒有輸贏的攻防戰,父母的角力成為孩子最痛的難題

「無論是家暴法庭或是家事法庭,開庭都是一個很撕裂的過程。」勵馨基金會新北分事務所法院服務資深社工盧芷儀說,雙方在關係很差的情況下爭取權利,隨之而來的是更加激化的攻防與傷害,讓原本就受傷的關係更難處理。

2023/05/15 | 李秉芳

「長照殺人案」是否修法減輕刑罰、放寬緩刑標準?立院公聽會各界看法不一

有學者認為,應該獨立訂定相關處罰,而非放寬緩刑標準;例如這兩天剛發生的80歲母親殺死50歲的小兒麻痺兒子事件,將老母親關到監獄,不會有任何實質意義。

2023/01/19 | TNL 編輯

蘇貞昌請辭當日再推同婚一把,內政部最新函釋允許外國人與港澳人士來台登記結婚

2019年立法院三讀通過《748施行法》令同性婚姻在台灣法制化,但這僅限於伴侶雙方均來自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才能在台灣辦理結婚登記。伴侶盟過去曾指出,對台灣的同志來說,伴侶的「國籍」成為能否結婚的關鍵,跨國同婚在台灣正面臨「一國四制」的處境。

2023/01/17 | 李秉芳

憲法法庭新制上路一年:收結案量增7倍創新高,為何聲請案件受理率7.22%反而降低?

相較於1993年至2020年舊制之大法官會議時期約28年間,開庭進行言詞辯論23次,2022年已進行11次言詞辯論,新制公開法庭行言詞辯論審理案件件數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