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吉他

吉他(英語:guitar,港澳稱結他,又稱「六弦琴」),是一種彈撥樂器。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15 | 藝遊嚮導

【藝遊嚮導】5/16-5/22:台北新劇團《戲裡戲外》、《無法離開的人》VR展、野生草莓音樂祭,本週藝文活動精彩可期!

最熱血的臺大盃熱門舞蹈大賽決賽將在本週上場!歐洲最前衛的「瑞典哥德堡舞團」一次帶來雙舞作《Skid》&《SAABA》。2022威尼斯影展獲獎作品《無法離開的人》同名VR展覽帶你走進「白色恐怖」。《沙丘》導演丹尼維勒納夫成名作《烈火焚身》經典重映。西班牙吉他傳奇塞恩斯引領樂迷走入一趟靈魂旅程。最後來個野生草莓音樂祭,抒發一週工作壓力。

2023/05/08 | 藝遊嚮導

【藝遊嚮導】5/09-5/15:TIFA《欽差大臣》、大衛弗萊《郭德堡之夜》、台大音樂節,本週藝文活動精彩可期!

編舞家克莉絲朵.派特改編經典諷刺劇作《欽差大臣》讓林懷民由倫敦笑到台北。「踢踏復古學」試圖重建與分析踢踏黃金年代,復刻經典舞碼。韓國藝術家姜東見用金屬雕塑結構出超凡的共存之森,帶領觀眾感受四季變幻。新世代鋼琴家大衛.弗萊來台首演《郭德堡之夜》。還有最青春的台大音樂節,讓所有人盡情自在享受音樂,實現舒適、愜意但又活力滿滿的音樂樂園!

2023/03/10 | 方格子vocus

學校沒教的事:由淺入深三個建議,讓你「聽音樂」的樂趣加倍

有些(甚至是「大部份」)人聽音樂是只聽,或「只能」聽到人唱歌的,義務教育教過看五線譜跟吹直笛,卻沒怎麼教我們聆聽,這樣要如何真正享受音樂呢?本文的主要目的,不在使各位成為「好」聽眾,畢竟這點我也還在努力,而是想協助各位更充分地享受音樂的樂趣。我根據實踐難度,由淺入深提出三個層次的建議:

TNL+ 2023/01/17 | Ricardo

緬懷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搖滾吉他手Jeff Beck:他徹底改變了電吉他的演奏方式

貝克被視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吉他手之一,在於他是一位敏銳的創新者。在他的演奏生涯中,他曾獲得8次葛萊美獎,並因對英國音樂做出傑出貢獻而獲得英國艾弗諾韋洛獎(Ivor Novello),並以個人名義和籠中鳥樂團成員兩次入選搖滾名人堂。所有曾接觸過他的樂手多少都曾從他那裡獲得不少指導,而他步上偉大的傳奇音樂之路,要從他早期在英國聲名鵲起的年代開始說起。

2022/05/14 | 黑波克

在疫情前和樂器幾乎無緣的我,從來沒想過會從電吉他入門開啟我的音樂生活

在疫情發生前,和樂器幾乎無緣的我,從來沒有想過會這樣踏入樂器的世界,而且樂器成為自己人生中的休閒興趣的可能性越來越高,這種感覺相當不可思議。

2021/01/30 | 精選書摘

《我媽媽做小姐的時陣是文藝少女》:母親其實不是因為琴弦斷掉而不彈吉他的,我再清楚不過了

謝凱特毫不保留地描寫家族繼承的傷痛,勇於展現孩子任性或心虛的一面。成長過程那些細微敏感卻無以迴避的各種疼痛,透過一筆一畫地剖析自我,一次又一次重新解構與建構,嘗試去理解親情、友情和愛情中愛與被愛的各種面向。

2020/10/08 | Ricardo

傳奇吉他手Eddie Van Halen逝世:改變人們對吉他的理解,為搖滾樂創造嶄新的聲音

正如Eddie Van Halen的音樂生涯所示,他的才華不僅在於他的音樂才能,還在於他的創新:為搖滾音樂創造一種嶄新的聲音,並包括他對電吉他的改良及設計為電吉他工業所做出的貢獻。

2020/04/03 | Ricardo

《我的學生都是配樂大師》:靈光消逝後,迎向現代電影配樂前的最後一道璀璨晚霞

馬里歐.卡斯特爾諾–特德斯科這位備受推崇的古典樂作曲家和作曲指導老師享年81歲。只是很難想像的是,在他逝世後,相對於其它古典作曲家,他不那麼被世人熟悉的五十年後的今日,居然有一部以他為故事主體並帶點半傳記色彩的電影《我的學生都是配樂大師》問世。

2017/09/24 | KKBOX

盧廣仲 X 一青窈:宛如姊弟聊天般,感情十分融洽的台日友好對談

最近發行了個人第五張專輯《What a Folk!!!!!!》的盧廣仲,也在日本發行了同名的日文專輯並展開宣傳。本次也特別他與台裔日籍歌姬一青窈對談,過去曾合作過的兩人,一碰面便話匣子停不下來,從彼此的近況到對台灣及日本的音樂圈發展開啟對談。

2017/04/07 | 翁 稷安

一場重金屬音樂史的秀:巨斧時代的起落

台上同時五把吉他演奏,斧世代(Generation Axe)一詞,可以是對過去緬懷和回味,也可以是一斧劈下,開展出新未來的氣象,無論何者都值得在現場,不管結果為何,至少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起落。

2017/02/20 | MÜST 社團法人中華音樂著作權協會

在台南的稻浪、微風與田埂間,黃建為透過〈Over the Way〉尋回童年鄉愁

有趣的是,儘管是課餘巡禮台南鄉下啟發了〈Over the Way〉,歌詞卻儼然是一首格律整齊的英詩(poem),這與他從小耳濡目染的成長環境息息相關。

2016/11/01 | 讀者投書

我活在人生勝利組的泡泡裡,直到被「有故事的人」撞破

人生的際遇總是奇妙,作者當年當吉他家教的高中生,彷彿是用一個半月的時間來開啟他對社會的眼界,猶如埋下一顆種子,讓社會議題中的真正對話,就此開枝散葉。

2016/10/29 | 讀者投書

我活在PR值90的人生泡泡裡,直到被「有故事的人」撞破

人生的際遇總是奇妙,作者當年當吉他家教的高中生,彷彿是用一個半月的時間來開啟他對社會的眼界,猶如埋下一顆種子,讓社會議題中的真正對話,就此開枝散葉。

2016/09/13 | 社企流

舊弦變新弦!美國樂器行推「回收服務」,致力減輕每年150萬磅的垃圾量

雖然在全球都有各式各樣的回收服務,但仍欠缺回收或再利用的相關基礎措施,因此還是有許多產品再使用後就得進入掩埋場。

2016/09/13 | 社企流

舊弦變新弦!美國樂器行推「回收服務」,致力減輕每年150萬磅的垃圾量

雖然在全球都有各式各樣的回收服務,但仍欠缺回收或再利用的相關基礎措施,因此還是有許多產品再使用後就得進入掩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