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同婚

同性婚姻(英語:Same-sex marriage),或稱為同志婚姻(Gay marriage),是指性別相同的人互相締結為婚姻的關係,當中亦可能會舉辦民事或宗教儀式。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11/23 | 王濬

柯文哲到底是挺同還是反同?我將他過去的言論列表,讓我們來一一檢視

2014年時他需要年輕選票而高舉「進步價值」;2018年害怕反同團體與「公投海嘯」吞噬自己,而改為強調「尊重反同」的模糊地帶;2020年因為懼怕2018年公投後的政治效應持續,乾脆走到公開「反對」的立場「以策安全」;而在2024年大選,為了重新鞏固年輕選票,柯文哲又開始「重新詮釋」自己過去的立場......

2023/10/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2023同志大遊行完美收場,17.6萬人「與多元同行」,逾200個團體參與盛會

今年同志遊行主題為「與多元同行 」,期待在解構性別框架後,可以建立任何身分都能自在生活、不受刻板印象限制的多元社會。昨天上午先由多家企業與NGO團體共同參與的彩虹市集活動揭開序幕,共有超過120家攤販、24個NGO團體設立攤位,規模為歷來最大。兒根據主辦單位統計,今年共有超過200個團體報名,總計17.6萬人參與。

2023/10/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2023同志大遊行今登場,巴黎副市長抵台參與盛會:台灣是典範

台灣彩虹公民行動協會理事長小鯨表示,台灣同志遊行今年邁入第21屆,今年期待能在解構框架後,可以建立任何身分都能自在生活、不受刻板印象限制的多元社會。巴黎副市長羅梅洛・米歇爾抵台參加今天在台北舉行的台灣同志遊行,他強調非常高興,並說道:「台灣是亞洲第一個通過承認同性婚姻的地方,因此是個典範」。

2023/10/17 | 袁齊

印度最高法院裁定駁回同婚法案:首席大法官稱同性戀是「自然現象」,不應受到任何歧視

各界原先對於印度有望成為繼台灣和尼泊爾之後,亞洲第3個同婚合法的國家有信心,期待為保守的印度社會帶來重大變化。但對於印度的 LGBTQ+群體而言,這項婚姻裁決將令人失望。在2018年廢除了印度殖民時期禁止同性戀的法律後,他們曾希望最高法院法官能夠承認憲法賦予他們的婚姻平等權利。

2023/10/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同志平權再跨進一步,民團主張同性伴侶法律框架包含民事結合

婚姻平權協會活動經理梁苡珊告訴《中央社》記者,多年來香港爭取同志平權都需就每項權益逐一提出訴訟,如遺產繼承、公務員同性伴侶福利、受養人簽證、合併報稅等,這次法院指香港同性伴侶值得被承認及尊重,指政府需制定替代框承認同性伴侶關係,是同志平權重要里程碑。她說,相信政府及每位立法會議員都尊重法院的裁決,未來協會會多做溝通及教育工作,現在是平權之路的新開始。

2023/09/12 | 德國之聲

不是全勝,也非全敗——香港同婚判決遺下兩大灰色地帶

歷經五年訴訟,香港迎來同性伴侶平權的歷史性裁決——儘管不是全勝,仍被視為重大突破。在未來兩年,社會將要討論一套新機制承認同性伴侶的法律地位,有哪些焦點?在判決帶來的曙光之中還有什麼迷霧?

2023/09/06 | G點電視

岑子杰同性婚權案部份勝訴,已婚同性伴侶:更漫長征途的開始

這件對香港同性伴侶爭取婚姻平權有深遠意義的案件,就今次「部分勝訴」,有海外註冊結婚的女同志感到感動,但也明白是「更漫長征途的開始」(beginning of a long journey),雖然本案並未為海外婚姻帶來法律認可,但終院對肯定同性伴侶權利的態度明確,因此她們仍然鼓勵同性伴侶去海外結婚,因為一紙婚書對香港居住的同性配偶,將會有多一重意義。

2023/08/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議員柴口征寬來台同婚登記,台籍伴侶感觸深:我的家鄉支持我的存在

劉靈均說明,日本政府不承認國民與任何國籍者的同婚關係,所以即便2人在台灣已經結婚,他也無法因此獲得居留權、繼承權或醫療照護權,甚至連告知病情都有可能被拒絕,「在法律上2個人就是陌生人」。

2023/07/23 | TNL 編輯

The 1975男男吻遭馬來西亞禁演後取消台灣演唱會,民眾:為何已通過同婚法還受到牽連?

考量到台灣被譽為是LGBT的堡壘,也通過同性婚姻、跨國同婚合法化等一系列LGBT法案,因此演出取消引發民眾的不解,認為台灣沒有像馬來西亞一樣的限制,受到牽連並不合理。大批粉絲向主辦單位喊話要求延期,更有粉絲直言:「可以跟The 1975說我們是亞洲第一個通過同婚的國家嗎?」

2023/07/18 | 國際大風吹

【國際大風吹】G7唯一未立法保障同婚的國家,性平觀念落伍的日本正在改變中?

日本最高法院針對「跨性別公務員廁所」的判決,似乎是符合社會主流民意,根據民調六、七成受訪者都不反對跨性別者使用符合性別認同的廁所,然而在過往的判決上,通常最高法院相對保守。例如,日本目前是全球極少數規定夫妻必須使用相同姓氏的國家,實務上超過九成都是女性婚後改成丈夫的姓氏......

2023/05/19 | 賴詩涵

民團公布同婚4週年民調:僅跨國同婚支持度成長,其他議題微幅下降

彩虹平權大平台今日公布同婚4週年對同志議題台灣社會支持度的民調結果,今年唯一有正向成長的議題只有跨國同婚,其他議題支持度都小幅度倒退,性別平等教育的支持度更是在連續3年上升後首次出現下降。雖立法院近日已通過「同婚專法」修正草案,讓同性配偶得以共同收養無血緣的孩子,但此議題今年的支持度不但較去年的支持度下滑2%,反對意見還成長了5%。

2023/05/16 | 李芯

同婚專法修法:同性配偶得共同收養,養子女不再「被迫單親」

立法院今(16)日三讀通過「同婚專法」的修正草案,讓同性配偶得以共同收養孩子,立委范雲認為,同志收養的通過不僅是兒童權益的保障,也是符合這些家庭子女的最佳利益。

TNL+ 2023/05/14 | TNL國際編譯

印度同婚請願最高法院「保留判決」,《穆斯林法》與《婚姻法》束縛下「同志仍須努力」

LGBTQ+倡議團體「Sweekar」發起人迪賽(Aruna Desai),先前就曾遇過一名青少年焦慮地打給她,說他自己在搬回德里的家之後,和家人出櫃卻遭到父母要將他踢出家門的威脅,甚至還帶這名青少年去找印度教信仰治療師,無所不用其極為的就是要把他「治好」。

2023/03/07 | G點電視

跨國同婚懶人包:港/台同性伴侶可結婚!一文了解台灣同性婚姻最新進展

跨國同婚成功修法的消息傳出後,不少讀者最關心的,就是若同性伴侶雙方均為香港或澳門人,是否可以到台灣結婚?為此,G點已去信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伴侶盟)查詢。對方表示跟當地政府交涉中,暫時沒辦法給予明確答覆,未來發展有待觀察。

2022/11/11 | 德國之聲

東京正式實施「伴侶宣誓制度」,但同志權益在日本仍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

日本東京都日前正式實施「伴侶宣誓制度」,承認同性伴侶,未來可在線上領取證書後,享有公營住宅申請服務,但接下來還有許多問題等待解決。

2022/10/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2022年台灣同志遊行雨中展開:上看12萬人參與,「基輔同志遊行」團體到場

台灣同志遊行雨中啟動,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黃珊珊等人皆參加,未出席的蔣萬安則表示已排了別的行程,但同婚法案時非常堅定投下贊成票,對婚姻平權的「立場很清楚」。

TNL+ 2022/10/28 | 陳麗劦

LGBT在東帝汶處境為何?法律保障性別認同,但性別暴力文化仍根深蒂固

直到目前,許多同志群體的基本權利尚未在東帝汶受到全面性的保護。 他們在不同領域的機會,諸如教育、就業、和健康,是相當受限的,而新冠肺炎和相關的規範更是加深此限制。更有甚者,儘管在東帝汶並未對同性性行為犯罪化,但沒有任何政府政策或法案用於保護同志權利。 而且,針對同志群體的性別暴力仍然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