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3 | 讀者投書 從〈慈烏夜啼〉反思國文教學:不要小看國中生的思考力,反面教材也有思辨的價值 回到該投書標題,〈慈烏夜啼〉一詩是否「不符合新課綱精神」?結合這幾年來關於國文教學的論戰來思考,筆者認為:「怎麼讀」或許比「讀什麼」更重要,因此即使是反面教材,也有思辨的價值,誠如該生文章中所呈現的。 白居易 慈烏夜啼 More... 國文教育 吳起 國文教學 布赫迪厄 素養教學 跨領域學習 詮釋方式 文化研究 師資培育 2021/02/07 | 讀者投書 白居易〈慈烏夜啼〉不符合新課綱精神,別以教育之名洗腦學生 白居易〈慈烏夜啼〉一詩,旨在奉勸世人及時行孝,立意良善,但卻利用了吳起做為負面實例,只陳述了來龍去脈之中的「部分事實」,讓讀者無法理解「母歿喪不臨」的背後,其實是隱藏了一言難盡的掙扎與權衡。 慈烏夜啼 白居易 More... 國文課本 吳起 母歿喪不臨 素養教學 儒家文化 曾子 古文 教育 2015/11/12 | 讀者投書 不想台灣成鬼島,不妨參考戰國時期三大知名「變法」 再兩個多月,我們將選出未來四年的最高行政首長-總統,以及中央民意代表-立法委員,無論選舉結果如何,若台灣想要順利地跨越這些困境,「改革」是一個必要的課題,談到「改革」,我們來看幾個歷史故事,看看歷史,想想現在。 吳起 商鞅 More... 改革 李悝 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