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8/29 | 李秉芳

im.B平台詐騙吸金90億,檢方起訴主嫌求處重刑,代言人盛竹如不起訴

檢方表示,主嫌曾耀鋒為通緝犯、吸金案首謀,其餘主要共犯在偵查期間,不僅包庇主嫌,甚至試圖迴避犯罪事實,購買大量高價品等來隱匿犯罪所得,因此請求法院從重量刑。

2022/12/22 | TNL 編輯

宣稱投資年化報酬率88%,Steaker創辦人黃偉軒涉吸金詐騙數億元,遭檢方聲押禁見

Steaker公開在網站上推出各式投資方案,宣稱若依投放金額,年化報酬可從5.8%到88%,吸引不少人埋單,2年內吸金上億元。然而全球第二大虛擬貨幣交易平台FTX上月無預警破產,使Steaker受到連累。

2022/10/13 | TNL 編輯

珍菌堂「牛樟芝大王」涉直銷吸金逾20億元,檢調10路搜索約談14人到案

檢調發現,2016年間,今日傳媒(NOWnews)前董座莊立平邀劉威甫在台設立分公司,吸引民眾投資,民眾須先繳交保證金,2年內還本,還有紅利回饋,購買者每月還可領取「顧問費」,介紹越多人買,回饋的金額就越多。後來成功吸金超過20億元後,投資者收不到利息,公司卻人去樓空求助無門。

2022/02/07 | 梁敏萱

【圖表】2年疫情期間台灣「假愛情交友」、「投資詐欺」案件續創新高

2021年股市熱潮席捲全台,投資詐騙發生數也再創新高。內政部發現,許多新興詐騙手法會結合「假交友」與「投資詐騙」,先透過交友認識的名義吸引被害人注意,再以溫情攻勢慫恿被害人一起加入投資、或操作外匯期貨,讓被害人愛情跟金錢落得兩頭空。

2022/01/18 | 疑案辦

台灣史上最大詐騙集團「鴻源機構」(下):涉及近20萬人的金錢遊戲,蒸發了無數家庭的保命金

這場金錢遊戲裡,真的所有人都是被害人嗎?上百億的金錢憑空蒸發,每個參與遊戲的人都喊著自己受害。有人自殺、有人家破人亡,有人終身背負著龐大債務。

2022/01/17 | 安睿宏觀理財規劃平台

如果別人介紹給你的「投資」包含這些元素,有很大的機會就是詐騙

先了解常見的詐騙類型,當遇到時我們會響起警鐘。仔細覺察到自己是不是被利用本能心理,如果難以覺察,先緩緩不要急著下決定,趕緊報警、找你的財務顧問、問親友,如果分辨是不是投資詐騙的話,也可以依照「8大樣態」來進行檢視。

2022/01/17 | 疑案辦

台灣史上最大詐騙集團「鴻源機構」(上): 80年代以每月「四分利」,吸金新台幣近1000億

1981年,鴻源投資機構以每月「四分利」(4%利息)的高利率吸引民眾投資,在成立8年內,聚集投資人超過16萬人,吸金民間游資近新台幣1000億元。

2021/11/15 | 莊貿捷

太陽能產業「龐氏騙局」,巴菲特也受害:橫跨8年、涉及35個投資基金、詐欺10億美元,主謀判刑30年

近日美國加州州(State of California)當地法院宣佈,一家太陽能公司的老闆Jeff Carpoff被判處30年監禁。美國聯邦檢控官稱,因為Jeff Carpoff策劃了一場超級龐氏騙局,堪是加州東部地區歷史上最大的刑事欺詐案件。

2021/07/13 | 方格子vocus

吸金被害人必備求生手冊:上法院有用嗎?要告刑事還是民事?

我如果走法律途徑,我的錢要的回來嗎?我該怎麼辦?要告刑事、還是要告民事?

2021/05/07 | 莊貿捷

金融詐騙層出不窮:炒股、吸金與掏空有何不同?律師一次說分明

隨股市日趨熱絡,各種金融犯罪層出不窮。曾接觸過許多金融案件的律師廖昰軒強調,一般民眾多搞不清楚金融犯罪的差異,其中又以「操縱個股」、「違反吸金」和「背信掏空」三大類型最容易混淆,雖然這些案件都會造成股市動盪,同樣都是坑殺投資人,但背後的法源依據、罰則卻大不相同,操作誆騙手法更是南轅北轍。

2017/11/28 | 精選書摘

我們對銀行搶匪施以重刑,卻拜託盜用公款的白領精神病態者幫忙投資

其實口舌伶俐、長袖善舞、有數字頭腦的精神病態者很容易打進金融圈,那兒有成千上百個撈油水的機會。這些人發現利益如此巨大,規則如此寬鬆,守門人老是在打瞌睡,一定覺得自己上了天堂。

2017/09/20 | 讀者投書

近日諸多紫衣信徒談到妙禪的神蹟,是否真有神力?

良好的宗教信仰便是眾生的心靈寄託,但由於世間本就有良好質本與不良質本的宗教與團體,就如同這世上有好人、有善者與有犯罪者、有壞人惡者一樣,也只能眾生們的智慧與觀察明辨好與壞。

2017/09/06 | 渾水

40萬中國人中招:90後美女龐氏騙局吸300億人民幣

作為認為騙局的手法有很多,而傳銷跟金融相關的地方,在於很多人都借金融工具巧立名目去搞,例如外匯等。可以弄得很複雜,不易辨明,惹人中招。

2017/09/06 | 渾水

40萬中國人中伏:90後美女龐氏騙局吸300億人民幣

作為認為騙局的手法有很多,而傳銷跟金融相關的地方,在於很多人都借金融工具巧立名目去搞,例如外匯等。可以弄得很複雜,不易辨明,惹人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