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拉丁語:Nicolaus Copernicus,波蘭語:Mikołaj Kopernik,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波蘭數學家、天文學家,他提倡日心說模型,提到太陽為宇宙的中心。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2/12/30 | 罵克伍陸

【漫畫話經典】《地。-關於地球的運動-》:我們堅信不疑的事物,究竟是「真理」抑或是「信仰」?

不是史實並不影響這部漫畫帶來的感動,正如魚豊老師也很明白自己的作品純屬虛構。《地。-關於地球的運動-》早已傳達了最重要的核心精神:不論任何觀點、歷史、科學、人文哲學等,其實都是有待挑戰的、是可否證性(falsifiability)的體現。

2022/12/21 | 王薀老師

哥白尼為天下被愚弄的人們開啟視聽,非狂亦非狷,而是真君子也

恩師之所以會推崇哥白尼,原因不在於他對人類的影響以及天文學方面的貢獻,他的著眼點反而是放在哥白尼這個人他對真理的堅持,先撇開哥白尼終其一生是如何地效力於天文學的研究以及開發,重點在於他的初發心是為了要破除教會的錯誤觀點及愚民的思想。

2022/08/07 | 物理雙月刊PSROC

你不知道的哥白尼(下):「日心說」一問世馬上遭到羅馬教廷鐵血鎮壓?其實這並非事實

通俗讀物常給人一個印象,好像哥白尼的學說一問世,馬上就遭到羅馬教廷鐵血鎮壓。其實這並非事實。哥白尼的新理論並沒有馬上遭到天主教會的壓制,反倒是新教的路德與喀爾文對哥白尼口誅筆伐,不遺餘力。哥白尼的書要等到出版以後將近73年才遭到天主教會查禁。當時歐洲政局動盪,他的書是遭到池魚之殃。

2022/08/06 | 物理雙月刊PSROC

你不知道的哥白尼(上):魔鬼舅舅的寶貝外甥,低調到被鄰居認為是業餘天文觀測者

從外人眼中,天文學只是哥白尼的興趣,哥白尼只是業餘天文觀測者,所用的儀器也不是特別精良,哥白尼的厝邊絕對沒料到,人類思想的大變革正在他家隔壁悄悄地展開!

2021/05/18 | 精選書摘

《地球深歷史》導論:檢驗歷史會發現,「科學與宗教一再衝突」的看法經不起考驗

科學史的書寫也經常落入「輝格式」的窠臼,渲染成推動或阻礙科學進步這兩者之間的對決。經典的「科學革命」敘事即為一例,將哥白尼、克卜勒、伽利略與牛頓視為同一「道統」傳承,突顯這些科學偉人為啟蒙進步貢獻的價值,而忽略其學說在歷史上的內容及脈絡,可能與今日的認知有極大出入。

2019/10/17 | 精選書摘

《月球之書》:哥白尼的新模型能解釋行星逆行,卻無法說明月球亮度差異

《天體運行論》出版六十年後,天主教才伸出它的禁令魔手。然而,由於印刷術之利,數百本《天體運行論》已在歐洲各地流傳,席捲全歐的天主教與新教論戰雙方陣營天文學家也都拿到了。

2018/04/19 | 精選書摘

伽利略的真正罪行:挑戰唯有神學家才能探究的最終真理

伽利略事件並不單純是科學與宗教的牴觸,也不只是兩個不同天體模型支持者之間的爭執。它混合了哲學和神學的論爭,但最主要的還是因為牽涉到政治立場。

2018/04/17 | 精選書摘

伽利略真正的罪行是:他挑戰了唯有神學家才能探究的最終真理

伽利略事件並不單純是科學與宗教的牴觸,也不只是兩個不同天體模型支持者之間的爭執。它是混合了哲學和神學的一種論爭,但其中最主要的還是因為牽涉到政治立場。

2017/12/20 | 潘寬

獵巫之火從未停歇,黃國昌走下火刑台後是婚姻公投?

罷免黃國昌的發起團體安定力量,以及其背後的教會政黨勢力信心希望盟等,更是主打「最後一個父親節」、「黃國昌支持毒品合法化」等理由來操作罷免,這如果不是獵巫,那什麼才是?

2017/06/19 | 精選書摘

畢達哥拉斯的門徒們:西方世界如何從神學觀念過渡到科學觀念?

數學不但是人類探求自然真理的必要工具,更重要的,多數人都相信,不單單「數字會說話」,透過演算各種數學方法與程式,真理終究「能被探求出來」,不確定者只是到底得花多少時間而已。這也正是我們在本段一開始所提到,那股子莫名樂觀主義的邏輯來源。

2017/06/18 | 精選書摘

畢達哥拉斯的門徒們:西方世界如何從神學觀念過渡到科學觀念?

數學不但是人類探求自然真理的必要工具,更重要的,多數人都相信,不單單「數字會說話」,透過演算各種數學方法與程式,真理終究「能被探求出來」,不確定者只是到底得花多少時間而已。這也正是我們在本段一開始所提到,那股子莫名樂觀主義的邏輯來源。

2016/11/27 | 精選書摘

過去幾千年的各種太陽系樣貌演變,反應出人類的科學思考與發展

太陽系到底長得是什麼樣子?人類歷史上從柏拉圖時代,就開始試著從觀察中,去理解太陽系的真正樣子。現在我們理解的太陽系樣貌,背後有著兩千多年以上的觀察與驗證成果累積。隨著這篇文中,回顧過去曾被提出的太陽系模型樣貌,讓我們也可以看到人類科學技術與思考的發展與變化。

2015/01/09 | 精選轉載

恐怖份子為何血洗法國「查理週刊」?從一則丹麥的諷刺漫畫談起

你說,歷史跟小學數學課中的蝸牛問題是不是很像?牠努力往上爬了一丁點,卻還是往下滑一寸。接下來,牠會往上爬多一點,還是往下滑?牠最後終能爬上去嗎?

Cabu Cavanna More... Charlie Brown Charlie Hebdo Flemming Rose France Soir François Lefranc Gébé GMP Hara kiri Ian McEwan Jean-Paul Sartre Jyllands-Posten Luz Martin Amis Nicolas Sarkozy Philippe Val Professeur Choron Reiser Topor UOIF Wolinski 上帝 世俗主義 中東 中華日報 丹麥 人權紀念碑 伊斯蘭主義 伊斯蘭教 伊朗 伽利略 何梅尼 作家 偏見 公投 共黨間諜 冷戰 凱撒 切腹 勒方 古蘭經 台灣 史奴比 史達林主義 哥白尼 國會左派 國民教育 地圓說 埃及 基本教義派 基督教 大力水手 天主教 天堂 媒體 宗教 宗教法庭 宣言 密特朗 巴黎大清真寺 巴黎法庭 廣告 形象 恐怖主義 戒嚴 戴高樂 插畫家 教廷 文字獄 日德蘭郵報 時事 查理布朗 查理週刊 查禁 柯倫貝 極左派 極權主義 歐洲憲法 歐盟 歧視 歷史 毀謗 民主 沙特 法國 法國伊斯蘭組織 法國學運 法蘭西晚報 法西斯主義 波蘭 漫畫 狹利 猶太人 畫刊 知識份子 穆罕默德 米羅的維納斯 納粹 納粹主義 綠島 總統 總統大選 總編輯 美國 老蔣 自殺炸彈客 舞廳 英國 蔣介石 薩科齊 處女 解放報 解雇 言論自由 訂戶 調查局 諷刺 諷刺漫畫 貝魯 雜誌社 頭紗 魯茲 黨外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