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30 |
【書評】《黑暗年代的女哲學家》(下):「女性」作為哲學家,與男性為什麼、有什麼不同?
在這長期由男性主導的世界,作為「女性」本身就持續存在於某種自我與社會、個人與集體間的張力之中,這讓她們在成為哲學家的路上,加倍需要勇氣和獨立性——我想這是蘭德、波娃、韋伊和鄂蘭的共通之處,那就是她們都擁有不在意他人和社會眼光的勇氣,在思想上亦各自成一格,難以被簡單歸類到單一特定的哲學類別當中。
2022/04/30 |
【書評】《黑暗年代的女哲學家》(上):在納粹崛起的動盪年代,閱讀女性哲人思辨之路
今年剛出版中文版的艾倫伯格新書《黑暗年代的女哲學家》,在寫作風格和結構上完全延續了《魔法師的年代》,聚焦1933-1943年間,漢娜・鄂蘭、西蒙・波娃、西蒙・韋伊和艾茵・蘭德的生命與哲思。
2022/04/18 |
朱家安:若我能思考但不願意思考,那我到底是會思考還是不會思考?
若我能思考但不願意思考,那我到底是會思考還是不會思考?回想一下周星馳電影中達聞西發明的只有光亮的時候才會發光的手電筒。我想如果人無法在需要思考的時候思考,那空有思考能力並沒有什麼意義。
2022/04/12 |
《傅柯》:從前的傅柯就要漸漸消失,被人遺忘,而從凡森大學的蒸餾器裡將冒出一位入世的哲學家
此書是第一部問世的傅柯傳記,作者艾希邦不但在傅柯生前跟他有密切往來,對法國學界也有相當深入的瞭解。這個在二○一一年大幅修訂擴充的新版本,基於初版面世後不斷出土的文獻,增加更多傅柯與其他知識分子之間的來往互動,同時也觸及他與性及藥物的關係。
2022/04/06 |
朱家安:為了十餘年可能悠閒的退休時光,先辛苦工作四十年,這是划算的選擇嗎?
社會成功教會我們時間的寶貴和虛度光陰的愚蠢,但這並不是為了讓我們活在當下、享受現在,而是讓我們更願意用現在去換未來。我們當然可以這樣過活,但這樣過活的問題在於未來永遠不會到來,而你永遠無法享受現在。
2022/03/14 |
不如承諾來得艱難——承諾、契約到政治哲學
要眾人一起行動(act in concert),我們需要行動者的共同承諾,儘管世界不一定像你我預期,儘管行動一旦誕生,它的意義就會脫離你我,我們亦無法預期它會引伸甚麼結果,但我們仍可以共同承諾,會繼續行動,直至我們看到世界變得貼近我們的理想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