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

商圈,又名商業中心、商店街、商業區、繁華街,是指城市中由商店、商場、餐館、辦公樓、酒店等商業設施,加上街道、車站、步行街等公共設施所有機組合而成的區域,為城市內主要的精華區與鬧區。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8/23 | 莊貿捷

【關鍵專訪】鼎鼎聯合行銷總經理梁錦琳:疫後新零售「數據」為王,HAPPY GO成遠東集團百貨零售轉型領頭羊

HAPPY GO在疫情下累積龐大的資料,像是第一手消費軌跡數據,從顧客的消費歷程、在App或網站上的搜尋紀錄,以及集團內的市調問卷都轉化成為「數據黃金」,加以分析抽絲剝繭、梳理,就可以洞察消費者的喜好和需求。

2020/12/19 | 海森飽嗝

【街頭產業觀察】疫情下的「短租特賣會」:消費者的福音,業者的救贖,商圈的隱憂

在疫情中的2020年,台北的熱鬧商圈中(像是台北市的東區和信義區、新北市的府中商圈)開始出現一檔接一檔的「品牌特賣會」。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難道是經濟不景氣,讓快閃特賣會找到更多生存的利基?

2020/11/23 | 中衛發展中心

「地方特色產業」與「商圈發展」,如何與地方創生政策做聯結?

什麼才是成功的商圈?或許有些人從商圈來客數、消費金額、品牌力來說明,但說到底,就是要看地方上的商圈組織是否有健康地運作,有無聚集一群在地的夥伴,針對各種危機與轉機共商對策、籌措資源、積極行動。

2020/09/23 | 精選書摘

《巷弄經濟學》:若有星巴克進駐,周邊的房地產就會跟著漲價

根據美國最大的線上房地產資訊網Zillow的研究,一九九七年到二○一四年間一般住宅的平均地價漲幅率為65%,但是星巴克附近的住宅高達96%,兩者相差懸殊。

2019/01/12 | 讀者投書

三年一閏,好歹照輪:東區為何從一級戰區變成「特賣出清」?

東區曾經是商家的必爭之地,但近來逐漸衰落,待租率越來越高,從租金、消費者習慣改變到路線設計,本文點出東區的5大問題,並請專家提供相應解方。

2015/10/19 | 王鐘銘

為什麼有時候我們需要一個把路變彎、變窄、變難走的道路政策?

這是活生生的例子,告訴我們道路寬敞不只是寬敞,還會改變行人和駕駛的行為,帶來新一輪路權爭奪戰,結果可能是部分使用者的空間不增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