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單身

單身(英語:Single or unmarried person),是指已經到或超過國家或地區的法定結婚年齡後,未婚,或離婚、喪偶者。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12 | 幸福拼圖ZEC99

想脫單卻不知道該怎麼辦?別沮喪,因為愛情是可以學習的課程

你可能每天晚上都參加各種約會活動,不管是單身派對還是速配活動,總是試圖在人群中脫穎而出。然而,這些努力有時候只會讓人感到有些疲憊,因為愛情似乎總是躲在角落裡不願出現。但我們不用太過沮喪,首先,試著調整一下你們的熱情,讓它更具吸引力。

2023/11/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擬納入單身與同性伴侶、解禁代理孕母,最快明年底送政院

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將朝4面向研擬,包含准許單身女性使用、開放同性適用、解套代理孕母禁令,以及保障兒童最佳權利。對於代理孕母是否會解禁,仍需要交由社會大眾進行最後討論。

2023/09/17 | 新加坡紅螞蟻

談「具包容性」的組屋政策:為什麼新加坡單身者在買房過程,常被調侃是「二等公民」?

一名新加坡單身者要購買預購組屋面臨諸多限制,首先必須夠老(35歲才有資格申請預購組屋),接著是選擇寥寥無幾(只能購買二房式靈活單位,且不能位於成熟組屋區)。在新加坡社會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下,為了「催生」,這麼做或許有其依據,但政策制定者同時必須思考的是,單身只是人們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單身者同樣對國家及經濟發展有所貢獻。

2023/09/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學者:中國人口性別失衡40年,逾3000萬男性討不到本國老婆

原新指出,到了適婚年齡,性別失衡就會出現兩個問題。一是婚姻的競爭性在增強,隨之而來的如彩禮(聘金)的增加、選擇性的增強、結婚成本的上升等。二是婚後家庭的穩定性會受到挑戰,畢竟有3000多萬的男性結不了婚,導致離婚率有可能上升。

2023/07/03 | 洪瑩霏

中央300億元擴大租金補貼今起正式上路,50萬租屋族受惠,特定條件家庭可獲加碼支持

為了減輕人民的房租負擔,中央政府投入整整300億元推動,擴大租金補貼計劃,只要是符合特定條件的家庭,即可享有每月2000元至4000元之間的租屋補助額,經濟弱勢族群將可獲得更高倍數的加碼補貼。為了提高租屋民眾申請補助的意願,政府亦精簡化整體計畫的申請流程。

2023/05/28 | 歪脑|WHYNOT

致失敗的性愛、不結婚的女人:女性戀愛情慾漫畫再引熱潮下,讀者的群像與渴望

儘管掛著「情慾漫畫」的噱頭,但穀子卻用各種詼諧的短篇漫畫形式,描述T子在日本跌跌撞撞的情慾冒險——好不容易約到海歸日本菁英,英文流利,生活有品味,但卻性無能;也曾遇到好不容易能夠聊天、個性相合,卻做愛到一半必須被公司Call回去加班的「東京社畜」……

2023/02/16 | ALEX STYLE DIARIES

沒有人真的需要另一個人:老套卻實用,享受單身的五個秘訣

傳統社會人們需要戀愛去幫助彼此,甚至是彼此的家庭去成長,但現在你有UberEats,有自己喜歡的工作,社會與媒體把戀愛包裝的太過美好,沒有人真的需要另一個人。與其難過羨慕嫉妒,不如好好享受單身的這段充裕的時間!

2022/12/25 | TNL特稿

【書評】《波士頓人》:在小說外堅拒結婚的亨利詹姆斯,卻在小說裡否定了芙蕾娜單身的可能性

《波士頓人》寫於一八八六年,亨利・詹姆斯希望以這部作品回應當時如火如荼的性別平權運動現況,對當時的社會樣貌有獨到觀察。後來本書也直接衍生出「波士頓婚姻」一詞,指的是十九世紀末美國新英格蘭地區兩位女子的同居關係。出版當年,因書中的性別觀點、政治立場而引發熱議。

2022/10/21 | 梁敏萱

生育自主|不生|不討厭小孩,不代表要有自己的小孩

生育,只能有一種選擇嗎?近年有越來越多人思考不生育自己的下一代,他們這個決定是如何促成的?選擇沒有小孩的人生,他們看到什麼風景?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2022/10/18 | 新加坡紅螞蟻

自1980年以來就呈下跌趨勢,但為何新加坡生育率如此低迷? 

新加坡人不生育的原因當中,不外乎經濟能力和生活壓力等因素,但另一個因素,卻隱然是一把雙刃劍,雖讓國人願意生育,卻也可能有了反效果。

2022/09/20 | 新加坡紅螞蟻

新加坡單身者得35歲後才能買「組屋」,越來越多人搬出原生家庭用「租屋」換空間

長期以來,新加坡房屋政策相對特殊。不結婚,或還未到35歲就無法購買政府組屋,新加坡國民成年後和父母同住的現像極為普遍。然而,隨著社會觀念轉變,居家辦公在疫後越來越普遍,如今年輕一代的新加坡人更崇尚個人自由,更渴望個人空間。

2022/08/21 | BBC News 中文

如何忘掉前任走出情傷?一名分手教練的建議與經驗談

「分手教練可以幫你自豪地回顧人生中那些在所難免和痛苦的時期,」阿榮可說。「雖然關係教練可以幫你如何在別人面前更具魅力,但分手教練可以幫你重新找回自我滿足感。」

2022/05/29 | 張忘形

「我沒有女朋友所以不幸福?」這種想法正是讓潛在對象逃跑的原因

如果有個人做的任何事情,都會讓對方感受到散發出「我好想交女朋友」這個意圖,除非你也有相同焦慮,否則你看到這樣的人會不逃跑嗎?所以久了就會變成,我明明這麼好,為什麼我喜歡的人都會跑。

2022/02/27 | 大人學

【大人學】如何跟喜歡的女生交朋友?多年來我用這些方法,從來沒失敗過

無論你是想跟一個女生交往,或你想得比較遠,希望以結婚為前提來相處,兩個人都該從「朋友」發展起。我認為想跟心儀的女生當朋友,你該記住4件事情。

2022/02/16 | 綠學院

單身狗賺爛了:不生小孩省下的碳,可以當作「碳權」來賣嗎?

腦洞大開的想想,只要你一輩子單身或不生小孩,大約就替地球減碳1159噸,因此應該要獲得1159噸碳權,如果碳權漲到每公噸200歐元,那不就是700多萬台幣嗎?這個思維,其實和企業計算碳權時常有的盲點很像......

2022/01/30 | Abby Huang

《星期天晚上》S2EP2|過年時最怕長輩問「你什麼時候要去凍卵?」凍卵後人生就自由了嗎?

凍卵手術是不是讓女性得花更多時間,面對生育這個選項?如果凍卵手術這麼成功,為什麼只有一成的人,實際上會去解凍卵子?人們想透過凍卵,解決什麼問題,又有哪些解決不了的呢?

2021/12/31 | 陳海粟

【書評】《我的孤單,我的自我》:即使女性地位提高,社會基調仍然是批評不生育的女性

女性嚮往陪伴,但同樣嚮往自由與獨自生活的愜意。然而正如書中所說:媒體對女性對陪伴的嚮往遠遠大於女性嚮往獨自生活的宣傳,因為「單身是可恥的」,「未婚女性是病態的、有缺陷的」。而這些對單身的詆毀宣傳中還有尚未言明的重中之重的原因是:有女性才有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