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復

嚴復(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乳名體乾,初名傳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後名復,字幾道,晚號瘉壄老人,福建福州人,祖籍河南固始。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4/22 | 方格子vocus

清末中國也打過一場類似「土豆=馬鈴薯」的語言認知戰,結果尷尬又值得借鑑

筆者出身語文科系,相當清楚語言並非中性的工具,而是實實在在制約著使用者。但縱然是從文化認同的角度看,要從語彙選擇過渡到政治認同與政治體制的改變,乃至生活方方面面的轉換,那是極大的跨越。

2022/06/27 | 精選書摘

《版權誰有?翻印必究?》導讀:中國盜版是結構性問題,移植自西方的版權觀念百年後仍難生根

作者試圖從知識體系、文化產業結構、政治法律權威等不同面向探討中國近代的版權發展脈絡,引領讀者深思在這趟影響東亞內部的跨文化交流與知識概念的全球史之旅中,對中國的書籍出版產業帶來甚麼樣的撼動與影響!

2021/01/20 | 精選書摘

《探索政治現代性》:「嚴復時刻」如何以西方現代性為本,為中國現代性奠基?

作為當時唯一能從英文直接翻譯西方政治社會經典作品的中國學者,嚴復的思想仍最具深度,值得以政治思想史以及政治哲學的角度深入分析。

2018/05/07 | 余杰

儒家思想為何與共產黨一拍即合?

儒家以仁為中心的內聖,無法開出民主科學法治的外王。因此,儒家道德理念必須經過一個自我否定的過程,接受吸納西方的民主科學法治,才能完成中國文化的創新。

2017/06/19 | 麻瓜的語言學

「語言癌」也是外來語:中文裡的「和製漢語」

語言就像不斷演化的生命,所謂純粹的語言不是不可行,但恐怕得放棄所有與外界交流的機會,因為一旦出現對話,人們就得開始交換「概念」,這個過程恐不是少數人所能決定的。

2017/06/18 | 麻瓜的語言學

原來「語言癌」也是外來語無誤:中文裡的「和製漢語」

語言就像不斷演化的生命,所謂純粹的語言不是不可行,但恐怕得放棄所有與外界交流的機會,因為一旦出現對話,人們就得開始交換「概念」,這個過程恐不是少數人所能決定的。

2016/06/29 | 精選轉載

對待動物,說「適者生存」就是天理嗎?

一些年輕人談及「人與動物」時,以適者生存來合理化人類對待動物的種種做法,但這簡單說辭真的站得住腳嗎?作者對此有不少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