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3 | 蕭雲 抗爭者還押仲睇到連登?全靠「解悶工廠」的義務工人 「解悶工廠」成立於2017年9月,為幫在囚者解悶且不致脫節,他們分工搜集網文,編輯格式節省紙張,打印分類化為信件,大約每星期三次,寄給各監獄在囚者。 解悶工廠 監獄 More... 還押 抗爭 囚權 寄信 反東北 示威 雙學三子 2019/12/17 | TNL特稿 獄中的日子——訪反新界東北撥款政治犯梁曉暘 現時有不少示威者遭還押,未來亦可能面臨監禁。曾因反新界東北撥款抗爭入獄的梁曉暘,分享他當年的經歷和想法。 政治犯 示威 More... 抗爭 政治檢控 入獄 監禁 荔枝角收押所 示威者 囚權 法律 梁曉暘 寫信師 在囚人士支援 求情信 2019/12/10 | 本土研究社 學中國搞「智慧監獄」,香港城市監獄化開端 大數據隨時可配合其他智慧城市監控基建(如智慧燈柱、智慧警務、智能身份證)作日常數碼監控,大家要合力睇緊啲未來嘅撥款同進展! 智慧監獄 監控 More... 電子手帶 私隱 監獄 新疆嶺 新疆 走犯 懲教署 在囚人士權益 囚權 人權 2018/11/22 | 陳娉婷 黃之鋒與前少年犯們:投訴懲教署,路途有多崎嶇? 去年10月,黃之鋒被懲教職員要裸身、蹲在地上接受問話,向懲教署投訴無門後,他決定反客為主,另循小額錢債審裁處向懲教署索償。他和兩個前少年犯,揭露懲教署投訴機制的層層失效。 黃之鋒 囚權 More... 懲教署 投訴 青少年囚權關注組 太平紳士 公務探訪 小額錢債審裁處 2018/10/31 | 陳娉婷 何潔泓:被隔離至沒香港人的囚倉,仍然緊靠苦難中的小眾 去年因非法集結罪入獄,何潔泓被編至小貓三四隻的圖書館倉,為有溝通障礙的非洲、菲律賓、內地人出頭,爭取到一小時放風,出獄後她致力倡議懲教署購入外語書,不欲再看見囚犯把同一本書借了十多次。 何潔泓 新界東北發展 More... 囚權 女子監獄 羅湖懲教所 2018/10/24 | 陳娉婷 被誤判入小欖精神病院,穿過地獄門:社運青年梁穎禮 新界東北13子之一的梁穎禮,因非法集結罪入獄13個月,期間兩度被送入小欖精神病院,囚友猜測他因爭取權益而被針對:「阿禮你搞太多事了。」阿禮無奈一笑,如果他不搞、不與權力作對,或許他今天仍在小欖。 梁穎禮 社會運動 More... 非暴力抗爭 監獄 囚權 囚犯 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 精神病院 2018/09/26 | 陳娉婷 少時仇警加入黑社會 憶勞教所不人道對待:當還債,但無助更生 麥以馬13歲入黑社會,18歲因襲警被判入獄,持續被虐打和侮辱,惟犯了錯的他,只當這些苦楚是贖罪。然而,監獄畢竟是一種高等生物欺負弱小的制度,這令他出獄後不甘再做小綿羊,為了逞強又變回社團成員。直至23歲被控性侵,他才在一無所有時,找到了信仰和藝術的出口。 囚犯 囚權 More... 同囚 麥以馬 黑社會 人權 藝術 更生人士 懲教署 戲劇 紋身 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