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國健署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簡稱國健署)是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所屬機關,負責推動及執行國民健康政策、社區國民健康、國民營養之規劃及推動等事項,肩負更重大的使命,將秉持「預防勝於治療」的精神,強化預防醫學與社區健康,尤其是因應人口結構改變,將更緊密結合社會福利與跨部會資源,落實從子宮到天堂、從家庭到社區的全民健康促進,目標是提高國民健康餘命,縮小健康不平等,讓全體國民,不分貧富、地域、性別、族群,都能活得久、且活得好。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肺癌擠下大腸癌登上罹癌人數之冠、胰臟癌首次擠進前十,醫生:50歲以上得糖尿病需提防胰臟癌

國健署今(10)日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過去15年蟬聯癌症榜首的大腸癌,這次退居第二,由肺癌登上「癌症冠軍」。此外,早期症狀不易察覺,被稱為「癌王」的胰臟癌,今年則首次擠進前十大好發癌症名單。

2023/11/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薛瑞元:解決同婚生育後代難題,代理孕母議題無可迴避;陳昭姿建議分階段、異性夫妻優先

推動代理孕母解禁近28年的藥師陳昭姿姿表示,早已同意代理孕母的歐美國家,是基於尊重人權,而非傳宗接代觀念。所有族群一體適用的人工生殖技術修法,難以能在明(2024)年底前出爐,希望開放異性夫妻與代理孕母合作的模式可速速生效,其他後續分階段執行,「不要阻擋追求幸福的權利」。

2023/11/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擬納入單身與同性伴侶、解禁代理孕母,最快明年底送政院

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將朝4面向研擬,包含准許單身女性使用、開放同性適用、解套代理孕母禁令,以及保障兒童最佳權利。對於代理孕母是否會解禁,仍需要交由社會大眾進行最後討論。

TNL+ 2023/10/24 | 潘柏翰

台灣長者的肌少症盛行率有多高?每天健走、爬山、伸展操為什麼「還不夠」?

結合學術研究、政府統計及健身業者的觀察,我們可得出一個畫面是:長者從事肌力訓練的速度,追不上肌肉流失的速度。一來是有在從事重量訓練的長輩比例並不普遍,二來是多數長輩從事的是「運動」,對於提升肌肉力量的幫助有限。

TNL+ 2023/09/27 | 胡芩

女性觀點看「凍卵補助」政見:無論經濟狀況好壞,「兩萬元」不可能是生育孩子的動機

去(2022)年底九合一選舉,提出凍卵補助政策且選上的候選人多達17位,這顯然是個很值得開發的政策,但對於經濟狀況不好的女性而言,一次性的補助兩萬元對應凍卵平均約十萬(還有持續的療程費用)、甚至是未來五年的管理費輔助其實對她們的幫助並不大,「兩萬元」不可能是生育孩子的動機。

2023/09/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侯友宜少子化政見:凍卵補助、育嬰留停全薪,3胎家庭百萬房屋補助;醫憂加重晚婚晚育

侯友宜表示,經醫療評估,30到40歲女性有2萬元一次性的凍卵補助,後續5年每年提供2000元保存費補助,最高補助3萬元,預估補助3萬人,預算9億元,經費不足再增補。為投資台灣的未來,也要成立少子化基金支持凍卵補助,不納入健保。讓女性衝刺事業時,可以保留未來生育機會。

2023/08/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國健署:青少年性侵通報情侶關係最多,七夕情人節約會5招護身

農曆七夕情人節來臨前夕,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婦幼健康組發布新聞稿分享「護身5大招」,保護青少年約會安全,提醒浪漫約會固然幸福,但也可能潛藏危險,應保持清醒與警覺,千萬別被愛情沖昏了頭,希望少男、少女們做聰明的約會者。

2023/06/01 | 精選書摘

《島國毒癮紀事》:大學生批貨、中學生當下線,電子煙次文化一路向下衝擊校園

歷經六年的追蹤與田野,採訪了數百位受訪者,《報導者》記者群透過多重面向,為讀者們立體呈現這個被毒品沁染的島嶼,及流竄其上的多樣性毒品;深入用毒╱用藥者的人生,瞭解他們的成癮之路與掙扎,並採訪了第一線的警察、律師、醫師、法官、檢察官、調查員、毒化檢驗員、社工等專業人士,他們如何看待台灣毒品蔓延的現象?

2023/04/27 | 梁敏萱

【圖表】《菸防法》新制上路首月,賣家掛羊頭賣狗肉情形增加,蝦皮違規件數最多

《菸害防制法》上路滿月,國健署公布最新稽查數據,電子煙違規數量佔大宗。學者更發現法制上路後,仍有不少業者「掛羊頭賣狗肉」,以知名電商平台蝦皮購物違規數最多,通常會用其他商品偽裝規避平台管制,繼續銷售違規菸品。

2023/04/03 | TNL 編輯

坂本龍一生前被診斷出中咽頭癌及直腸癌,台大醫師建議男性腸癌篩檢年齡應下修至45歲

依台灣腸癌篩檢實證,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邱瀚模說,國健署補助50至74歲民眾公費篩檢,但以性別、年齡發生率分析,建議男性腸癌篩檢年齡應下修至45歲,女性因有荷爾蒙提供保護效果,公費篩檢年齡可維持現狀。

2023/01/10 | TNL 編輯

《菸害防制法》逾15年未修,協商達成共識:加熱菸載具禁止廣告

近年來加熱菸在菸品市場上越來越活躍,但台灣的菸害防制法卻15年沒修,難以跟上菸品變革速度。菸防法修正草案今日終於迎來第5次立院協商,並在5個多小時的討論後,達成關於最具爭議的「菸品載具」是否該管的初步共識。

2023/01/04 | TNL 編輯

加熱菸載具是否納管?《菸害防制法》四度協商引立委林為洲不滿:買載具回家當玩具嗎?

行政院於2022年初提出《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並陸續經過三次的黨團協商,針對「載具」達成兩點共識:可販售但不能廣告、20歲以下不可購買,並將載具列入管理。結果在協商前一天,立委林為洲表示共識遭到推翻,「國健署說柯總召(柯建銘)不同意納管!」

2022/10/20 | 李芯

25%國高中生曾認真考慮過自殺,立委呼籲設置「心理健康假」,潘文忠:修法調整輔導人員師生比

國健署調查發現,曾認真考慮自殺的國中生有25.3%、高中生有25.0%,曾嘗試自殺的國中生有10.4%、高中生有9.4%。立委張廖萬堅進一步指出,5年來國人整體自殺死亡人數逐年降低,只有15-24歲的年齡層逆勢增加。

2022/09/22 | 李芯

國健署調查:「秘密客」穿高中制服買菸,33.4%店家沒看證件違規販售

國民健康署連續2個月發表與青少年吸菸相關調查,今日最新發佈的調查結果指出,在全台抽測的便利商店、連鎖超市等菸品販賣場所中,有高達33.5%店家違規賣菸給身穿學生制服的購菸者,其中違規率最高為檳榔攤,接著是一般商店、連鎖超市或大賣場、連鎖便利商店。

2022/08/25 | 李芯

國健署調查:青少年紙菸吸菸率下降、電子煙使用率3年內翻倍,因為「朋友都在吸」

國教署表示,無論有沒有使用紙菸,國、高中職生使用電子煙的比例都有明顯增加。這些學生使用電子煙的原因,以「朋友都在吸」為主,再來則是因「口味或味道較好」。

2022/03/29 | 曾凡芸

訪國中健康課本編撰委員:12年國教的「月經教育」有哪些改革?為何無法納入更多「素養導向」的教學理想?

「弔詭的是,合格老師的意見在健康教育教科書中,並不是主流。反而配課老師的意見才是主流 。」龍芝寧老師指出教科書市調的問題,台灣的健康教育學科,專業老師比例只有百分之20幾,有70%左右的老師是「配課老師」。如此一來若是要進行健康教育的改革,例如推廣有素養導向、更改學習樣態的教科書,會較為困難。

2021/10/24 | 讀者投書

菸商與反菸團體對《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的攻防,像極了《魷魚遊戲》

雖然只是納管加熱菸,但這背後打亂了一個長久以來穩定的利益結構,讓遊戲內的每個玩家都要再次重新博弈。在這場菸草版的《魷魚遊戲》中,我們也來試著為各方玩家,解析他們背後真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