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生產毛額

國內生產毛額(英語:Gross Domestic Product,縮寫:GDP),亦稱國內生產總額、國內生產總值,在描述地區性生產時稱地區生產毛額,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區域的經濟活動中所生產出之全部最終成果(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market value)。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9/02 | BBC News 中文

不再迷信GDP:國際經濟發展指標開始跌落神壇的關鍵原因

專家們在文章最後總結認為,GDP同時作為收入、支出和產出的衡量標凖,意味著在某種形式上,它可能仍然是宏觀經濟分析的有效工具。「但是,用GDP來作為仲裁社會是否進步的唯一標凖從來就不合適,而且可能永遠不會合適。」

2021/05/12 | 精選書摘

《資訊圖表看懂氣候變遷》:天氣變熱不只危害人類健康,農業、經濟也已經付出代價

氣候變遷如今已經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地球上75億人的生活,並且造成許多代價。本文以數據與資訊圖表方式,帶我們一一了解氣候變遷的實際影響。

2018/11/12 | 精選書摘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5》:如何促使經濟成長?凱因斯不總是對的

凱因斯及其理論支持者,將此種現象稱為「乘數效果」,並認為政府增加支出,就是造成經濟成長的關鍵推手。但是,事實果真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