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紐約時報》評駐美代表蕭美琴:沒有大使頭銜,卻是華府最有影響力外國大使之一 蕭美琴也是國會山莊的公開常客,去年夏天她坐在時任眾議院共和黨領袖的麥卡錫(Kevin McCarthy)旁邊,出席他中國工作小組召開的座談會議。認識蕭美琴多年的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中國問題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蕭美琴「確實有著華府這邊的人帶有的自信」。 紐約時報 駐美代表 More... 蕭美琴 台美關係 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 白宮 國務院 國會山莊 中國 2022/12/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德國表態願提供中國疫苗助抗疫,北京給出軟釘子:自己可以滿足需求 美國表達願提供COVID-19疫苗援助中國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昨(21)日回應給出軟釘子;她說,中方目前疫苗加強針的接種工作正在有序推進,藥品和檢測試劑總體可以滿足需求。而德國已緊急運送BNT疫苗供僑民接種,並表示可立即運數億劑疫苗協助抗疫,不過北京沒有接受。 布洛芬 疫苗 More... 中國疫情 美國 國務院 退燒藥 BNT疫苗 德國 COVID-19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缺藥 2022/12/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普亭考慮訪問烏東佔領區,美國務次卿:俄羅斯沒誠意與烏克蘭和談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表示,美情報圈預期俄烏戰爭節奏放緩的情況未來幾個月會繼續下去;她還說,儘管電網和其他重要冬季基礎設施遇襲,烏克蘭人抵抗意志並未因此削弱。 2022烏克蘭危機 烏克蘭 More... 俄羅斯 澤倫斯基 普亭 頓巴斯 電力 停電 外交 談判 美國 國務院 2022/10/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經亞洲》報導台美討論聯合生產武器,美國務院低調不否認,美台商會證實「正處於程序開始階段」 據報導,一名直接知悉拜登政府內部商議狀況的消息人士坦言,台美聯合生產武器已展開初步討論。模式可能是由美國國防公司提供技術、在台灣製造武器,或是在美國運用台製零組件製造武器。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談及上述計畫時表示:「這正處於程序的開始階段。」 武器 聯合生產 More... 台灣 美國 飛彈 美台商會 日經亞洲 中國 嚇阻 拜登 國務院 2022/08/09 | 德國之聲 反擊華春瑩「味覺祖國」說,美國務院前發言人:中國有8500間肯德基,始終是肯塔基州的一部分 裴洛西訪台後,中國不斷對台灣進行文攻武嚇。中國官媒與科技業者近日合作展開「圖資戰」,呼籲14億人民上傳圖片共建台灣實景地圖。與此同時,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稱,台灣有許多來自中國的美食,「味覺不會騙人」,喚台灣「回家」。 裴洛西訪台 裴洛西 More... 台北 餐廳 山東餃子館 山西麵食館 美國 肯德基 肯塔基州 華春瑩 國務院 中國 2022/06/17 | 霧谷晶策 美副國務卿雪蔓亞洲行:過去幾年相對緩和的東北亞情勢,將因北韓與中國產生根本變化 美國副國務卿雪蔓訪韓國行程,延續美國總統拜登5月底的東北亞之旅,雪蔓與伊的韓、日對口相互認識與熟悉,日後才能逐步強化美日韓三國合作。 美國 韓國 More... 日本 雪蔓 國務院 印太戰略 東北亞 朝鮮半島 北韓 核武 飛彈 聯合軍演 美韓關係 美日關係 2022/05/19 | 霧谷晶策 美國務院網站刪除「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人該冷靜解讀別高興得太早 台美關係並非台灣單方面認為「史上關係最好」,真的就會是最好。美國對台灣的政策,自是以美國國家利益為最高指導原則。在這個前提之下,美國隨時會做出對美國最有利的調整。 美國 台灣 More... 兩岸關係 台海局勢 軍售 國務院 一中政策 三公報一法 台灣獨立 海峽中線 2022/01/24 | 曾凡芸 俄烏邊境局勢緊張:「俄羅斯隨時會入侵」,美國務院下令駐外官員與眷屬離境 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指出因為俄羅斯對烏克蘭邊境的持續威脅,會授權美國直接雇用的員工,可以自願離開,並命令外交官眷屬離開基輔大使館。同時也建議在烏克蘭的美國公民,盡速搭乘交通工具離境。美國國務院官員則表示,這個決定是出於「高度謹慎」的考量。 烏克蘭 美國 More... 俄羅斯 大使館 國務院 美國國務院 普亭 2022/01/23 | TNL國際編譯 聲波武器攻擊引發頭痛?美國中情局初步調查:「哈瓦那症候群」不太可能是他國所為 雖中情局日前調查結果顯示,哈瓦那症候群應非特定國家所為,但至今依然未能明確指出導致此症的原因,僅歸咎於個人環境適應問題或其他疾病,也讓相關單位與美國總統拜登所面對的質疑壓力日益漸增。 哈瓦那症候群 古巴 More... 美國 外交官 聲波 定向微波能量 境外勢力 神經症狀 國務院 怪病 心理疾病 中情局 2021/11/17 | 霧谷晶策 「亞洲通」康達出任美國務院亞太助卿,首訪日韓傳達拜登政府延續合作善意 康達此趟日、韓行程,意在對傳統盟邦釋出延續合作的善意,並且加強鞏固兩組雙邊關係。中國崛起、台海緊張議題是美國關心的重點,康達也在兩國訪問時,都提出關切,也是要得到日、韓兩國支持。 美國 日本 More... 韓國 東亞 印太戰略 國務院 康達 Daniel Kritenbrink 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 美日安保 美韓關係 北韓 薩德系統 2021/07/21 | TNL國際編譯 美國起訴並通緝4名中國駭客:網路攻擊足跡遍布12國、利用微軟程式漏洞竊取25萬筆個資 據調查,中國駭客活動的足跡遍及美國、加拿大、澳洲、德國、英國、瑞士、挪威、沙烏地阿拉伯、印度、馬來西亞、柬埔寨、南非共12國;橫跨航空、國防、教育、政府部門、健康、生醫與海事等多項不同領域。 中國 網路攻擊 More... 駭客 資訊安全 國家安全 情報 商業機密 美國 國務院 微軟 2021/07/03 | TNL 編輯 拜登政府宣布護照將增設第三性別選項「X」,布林肯:「驕傲回來了!」 美國有20個州,包括紐澤西州和麻薩諸塞州,在駕照和其他州文件都有非二元性別的選項,也就是目前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州已經發行了有非二元性別標記的身份證明文件。 同志驕傲月 LGBTQI+ More... 美國 布林肯 性別選項 國務院 跨性別 身分證 護照 非二元性別 2021/04/13 | 霧谷晶策 拜登政府限縮了川普時期「對台無上限」力挺,卻不失有限度的支持 在設定出新的交往準則裡,「刻意」強調的紅線,一方面表示美國重視美中雙方的底線,另一方面也讓所有美國官員知道,未來對台交流的「基礎」在哪裡。 拜登 美國 More... 台灣 美中關係 美台關係 對台交往準則 國務院 2021戰略競爭法案 抗中 2021/04/10 | TNL 編輯 美公布最新對台交往準則,美官員可參加雙橡園活動、常態性接待台灣官員 美國國務院4月9日公布最新的對台交往準則。據指出,在新的交往準則下,美台官員將能前往對方官署拜會與洽公,美方官員也得以參加雙橡園的活動。 台美關係 對台交往準則 More... 台灣保證法 國務院 蓬佩奧 布林肯 拜登 2021/03/25 | TNL 編輯 【專訪】川普前中國政策首席顧問:中共官員會談時的嗆聲,反映北京對拜登政府希望破滅 余茂春說,美國人民對中共統治、美中關係性質有重新的認識,對美國外交政策而言會是非常強大的基石與推動力。正因如此,余茂春表示,他對川普任內所制定對中國政策的延續性與生命力,抱持很大的希望。 對中政策 美國 More... 余茂春 蓬佩奧 國務院 專訪 美中會談 北京 楊潔篪 川普政府 拜登 台灣 民主制度 美台交往限制 一中政策 2021/02/24 | TNL 編輯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人事案通過,承諾致力反對北京、助台抗中 美國參院今天(美國時間23日)以78比20高票,通過湯瑪斯-葛林斐德出任駐聯合國大使人事案。她在聽證會期間主張美國須提供台灣抵抗中國所需安全協助,也承諾未來會致力在聯合國反制北京。 美國 駐聯合國大使 More... 湯瑪斯-葛林斐德 Linda Thomas-Greenfield 參議院 聽證會 孔子學院 國務院 外交 拜登 2021/02/19 | TNL 編輯 拜登政府有意重返伊朗核協議談判桌,國務院官員:壓力最大化策略讓伊朗更具侵略性 美國國務院資深官員認為,過去4年採取壓力最大化策略、不與伊朗當局對話的結果,就是如今所見到伊朗加速了其核武計畫的發展,使得這個國家愈來愈具侵略性。 美國 伊朗 More... 核子協議 國務院 布林肯 查瑞夫 國際原子能總署 羅哈尼 德黑蘭 核協議 川普 拜登 2021/02/05 | 精選轉載 雖然蓋亞那「台灣辦公室」無緣成立,但對台灣外交處境是「前進三步、後退一步」 台灣跟很多國家間的關係是介於0跟100之間的,就蓋亞那而言,過去台蓋兩國的關係應該幾乎等於0,毫無交集。經過這次事件,雖然暫時沒有完成設處,但由於雙方外交部已經有接觸,關係已經比起過去好很多。 蓋亞那 外交部 More... 南美洲 加勒比海 加勒比共同體 蓬佩奧 布林肯 拜登 國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