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國家

國家(英語:Country;法語:pays;西班牙語:país;德語:Land),又作國或邦,現代多指主權國家(sovereign state)。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09 | 德國之聲

巴勒斯坦是一個國家嗎?國際上有哪些分歧點?

幾十年來,巴勒斯坦的國家定位問題一直備受爭議,當前的以哈衝突再次將這一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巴勒斯坦到底是不是一個國家?這是個涉及許多層面的複雜問題。

TNL+ 2023/11/04 | 留德趣談

坐火車,遇上威爾斯與凱爾特語

德國人常以「England」統稱英國,不知道英國除了英格蘭外,還有威蘇以及北愛。威爾斯是個country,這個「country」沒有準確的中譯,其概念類似自治區,有自己的政府和議會,卻不能譯為國家,因為後者在中文專指主權國家。

TNL+ 2023/10/21 | 留德趣談

讓人明白何謂香港人,不是思想統一、只許讚不許罵的機械人

城市和國家都是由許多個人組成,珍貴的是人性一面。要是只報喜不報憂,只講家鄉富有發達一面,卻忽視其缺點甚至不許別人批評,都只會給人覺得小家。唯獨讓人了解家鄉人性一面,才讓人知道港人跟他們一樣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思想統一、只許讚不許罵的機械人。

TNL+ 2023/09/09 | 留德趣談

來自哪國,有時是最不重要的資訊

我不知道他們的國家在何方,不知道那國首都是甚麼,不知道他們的總統叫甚麼名字,那又如何呢?結緣會友,不是參加世界常識問答,更不是《百萬富翁》比賽。我們先看到對方是人,無論甚麼膚色和口音,都是一樣。

TNL+ 2023/08/24 | 留德趣談

I am from here——我們需要國家嗎?

要是問住在外地的德國人,是否需要強大的德國作後盾,他們都會覺得這問題很特別,兼有點奇怪。除了要求助大使館的情況外,德國人應該不用靠德國,平時都不會想到要德國作後援。

2023/08/12 | 精選書摘

【小說】《緣故地》推薦序:取材自抗日「林杞埔事件」,將筆伸到歷史無法替小人物發聲的地方

本書為曾獲得台灣歷史小說獎的作家錢真,以家鄉竹山為場景,書寫一段日治時期帶有神異色彩的抗日故事。透過靜謐悠緩的筆觸,錢真寫下台灣人經歷近代化洗禮的震顫、新舊秩序更迭的迷惘,以及人與土地的深厚關係。

2023/07/25 | 精選書摘

《獨立宣言:一部全球史》導讀:一份「國家之前」、也是「國家之間」的文件

這本《獨立宣言:一部全球史》,除了追溯「獨立宣言」這樣的文體,如何成為現代國家誕生的重要文件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反思了國家的誕生,如何不可避免地受其所處之環境所限。

2022/09/12 | 精選轉載

台大徐進鈺談金門、馬祖邊界研究:被「雙重邊界」困住的前線地帶

隨著國民黨的退守,位於中國沿海的金門、馬祖也進入「軍管時期」。這時的金馬烈嶼不但不准與中國往來,連台灣人民也被禁止在當兵以外的緣故來到這所謂的「前線」地區,在金馬人心中,他們儼然被困在「雙重邊界」之中。

2022/09/03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朱家安談死刑:我們有把「復仇」的權利讓渡給國家嗎?

若國家的功能是為了維持契約,那要回答「國家有權做什麼?」,答案顯然是看哪些事情有助於維持契約。以當前死刑議題,相關的問題就會是「怎樣做能最有效的阻止重罪行為?」。

TNL+ 2022/05/22 | 風恂

魯迅與賴和「皆棄醫從文喚起國魂」?這是犯了似是而非的邏輯謬誤

回到一剛開始在魯迅與賴和的異同上,正是我們長期以來在這些認同思維上的混淆,導致我們在國家與族群議題上牽扯不清,也讓其他勢力有其操作空間,加深我們內部的矛盾與對立。

2022/03/22 | 留德趣談

在外地生活,別人沒聽過自己的家鄉時

外地港人也不應期望當地人認識自己的家鄉。真正有國際觀的人,遇到沒聽過自己國家的人,一點都不會動怒,只會輕輕一笑,然後感嘆世上國家何其多,不認識有何奇怪。

2022/03/10 | 《思想坦克》

歐亞草原的統治方式與分合掠奪,塑造成被歷史綁架的俄羅斯與烏克蘭

草原是四戰之地,住居其上的人們過的是不斷遷徙,逐水草而居,他們在這塊遼闊的大地上面説的非常相近的語言,只是爲了生存的需要,而不斷地分合爭鬥,而這樣的草原性格,也左右——或説綁架——了匈牙利,羅馬尼亞,白俄羅斯,烏克蘭這些國家。

2021/04/25 | 藍玉雍

【書評】《熱源》:書寫民族與國家的衝突,重新尋找人與人最真誠的關係

川越宗一的《熱源》著重描寫的,是不同民族在還沒成為「日本人」前,他們如何共存生活;以及在被成為「日本人」(或是「俄國人」)後,彼此互助,一起面對新的壓迫。

2021/03/09 | 讀者投書

中華民國沒有教你的事(中):國際法不是比拳頭大,而是比誰更懂得世界運轉的規則

如果「有自己軍隊可以保護人民不受外來侵犯就可以成為主權」,那國際社會不就早該承認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了嗎?為什麼沒有?

2021/03/08 | 讀者投書

中華民國沒有教你的事(上):國際法中的「國家四要素」,其實沒有「主權」

按國際法理來說主權國家(sovereign state)是有「領土主權」、「歸屬人民」及「代表政府」這三個組成「主權」,再來是具備「外交能力」,但這指的並不是「主權」,主權是你已經成為國家之後才會具有的權力。

2020/12/17 | 方格子vocus

她的城市浮游夢:談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

藉由朱天文在〈世紀末的華麗〉的角色與時空背景的個別分析,來對當代台北呈現之脈絡做最明確而清晰的闡識。